郭金金(湖北民族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从校园暴力事件看媒介暴力对现实暴力的影响
郭金金
(湖北民族学院 科技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社会上很多人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媒体,认为媒体的报道导致了更多的现实暴力。本文以校园暴力事件为基点,对媒介暴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媒介暴力与现实暴力之间的关系,认为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也要防止媒介暴力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媒介暴力负面影响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媒介暴力;校园暴力;负面效应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群殴、羞辱以及烫烟头等事件一度成为网络热议话题,而且施暴者也遭“人肉”。媒体的报道是否对这些事件的发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呢?针对各种议论,笔者就此展开分析。
对于媒介暴力的研究,有关学者认为,媒介暴力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暴力,另一种为隐性暴力。显性暴力主要指暴力、家庭暴力等真实暴力在媒介中的报道,或在娱乐节目中的反映。而隐性暴力则指暴力行为在媒体中的合理化,这种类型的暴力主要出现在娱乐节目中,主要形式有体育、卡通、游戏、图像暴力等,由于人们习以为常或以宣泄情感为由忽略了它的影响[1]。
有学者称,媒介暴力由真实暴力与幻想中的暴力两种形式构成。真实暴力是指媒介对社会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暴力事件、暴力场面的报道,而幻想中的暴力,则主要是指在一些娱乐性节目、电视剧中出现的暴力场景[2]。
还有一种观点,则从媒介暴力的构成形式及其影响效果来进行分析,指出现代媒介暴力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媒介化的暴力”,指大众传媒所传播的暴力内容;二是“暴力化的媒介”,指大众传媒作为实施者所施加的暴力行为;三是“虚拟化暴力”,指高科技条件下的现代传媒所搭建的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化暴力[2]。
依上所说,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则属于显性暴力或者真实暴力。依据笔者理解,可以简单地将媒介暴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现实暴力在媒体中的展现,可称作“现实的媒介暴力”;另一种是在娱乐中出现的暴力场景,不管是动画片、游戏,还是电影、电视中的暴力镜头,不具有真实性,仅供娱乐而已,即 “虚拟的媒介暴力”。
针对发生的一系列的校园暴力事件,很多人都认为是媒体的“杰作”,是媒体让这些人具有了向他人施暴的冲动,媒体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媒介暴力导致了现实暴力。
针对社会上的各种讨论,有杂志曾做过题为怎样看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调查,调查中发现,57.1%的人认为后来发生的几起校园暴力伤害事件与媒体以前的类似报道有关系[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乔新生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不断发生类似暴力事件,可能是因为媒体的过度报道而产生了连锁效应[4]。
但是扪心自问一下,从小到大我们看了多少暴力电影,从媒体上了解了多少暴力事件的发生,我们有去实施暴力行为吗,我们有暴力倾向吗?很显然没有。从另一面来说,我们如果对一个人有仇,我们能通过看电视就化解我们心中的仇恨吗?很显然不会。我们依然对他耿耿于怀,甚至想报复他。从自我的媒介消费行为可知,媒介暴力并没有那么容易让我们产生暴力冲动或减少暴力倾向。也就是说,媒介暴力并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
美国传播学界曾经对电视暴力是否会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进行了一项重要研究——“国家电视暴力研究”,研究发现电视暴力对观众的影响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他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构的四项理论论述其中有两点就认为媒介上呈现的暴力场景并不一定会在现实中产生同等程度的有害影响,而观众也并不一定都会受到消极影响[5]。
这一理论也正好可以用下文的两个事例来佐证。众所周知,日本的暴力电子游戏和黑帮动画都比较有名,但日本的谋杀案和强奸案发案率却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大家也经常会在媒体上看到欧美国家发生校园枪击案的报道,有人就会认为此种案件的发生,与媒介的报道有密切关系,但实际上这些案例的数量很少,它们的意义在统计学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法国学者埃里克·麦克雷曾在其著作《传播理论史:一种社会学的视角》中指出,媒体暴力与真实暴力无关。麦克雷认为,媒体不会制造现实暴力,但可能被凶手用来制造自己的暴力世界,满足他们对暴力的想象。如果媒体确实让人模仿,那么观察者模仿的也只是谋杀具体做法,而不是谋杀本身。也就是说,媒体是刺激行动产生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6]。
对于媒介暴力对现实中人们的影响,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些传播学研究者就对媒介暴力进行了研究,针对社会上的不稳定因素是否与媒介上暴力的呈现有关这个问题进行了长足的争论,直到现在争论和异议仍然存在。因此,很难断定媒介暴力就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
当然,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对现实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果。媒介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一个“放大器”,一个“扩音机”,一个普通事件经过媒体报道,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媒介具有放大效应和扩散效应,它是一把“双刃剑”。
1.诱发现实暴力
虽然,笔者在前文提到媒介暴力不一定会导致现实暴力,但校园暴力事件经过媒体报道,则会有更多人知晓,加之现在信息如此轻便可得,在校学生也不无模仿可能。如果自身与媒介中的暴力实施者有很多相似地方,就会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更容易引发模仿行为。曾经在一部影片中看到一个犯罪团伙模仿某个游戏情节进行作案,最后警方通过这个游戏破获案件。这些人也还只是孩子,他们在现实中生活的不幸福,引发他们向社会报复的倾向。
通常电视在播出一些危险游戏时,屏幕上经常会显示“请勿模仿”的字样,这就是为了防止有些人做出类似的举动,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热播之时,突然被叫停,因为里面有拉帮结派和一些暴力场景,可能有被模仿的可能,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美国华盛顿大学曾做过一项调查,有过证实,他们发现,因暴力犯罪的男性犯人中,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有意识地对电视中的暴力手段进行了模仿[7]。这样的案例还很多。
2.引发社会恐慌
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为我们揭开新闻能够构建社会现实的这层窗户纸,但即使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有差异,公众所能接触的也就是媒介环境。媒介对某个事件的突出报道,会引起人们对这个事件的着重关注。
因此,如果媒介过多报道相关暴力事件,就会让人产生认知错觉,认为社会充满暴力和各种不稳定因素,引发虚假印象。有人曾经做过实验,不断报道一个社区有暴力事件发生,那么这个社区人们的安全指数就会普遍偏低。报纸上如果经常报道有小孩被拐骗的消息,那么在这个时期人们的警惕性会随着恐慌的增加而增加。正如涵化理论中提到的 “卑鄙世界”指数[8],研究者们发现看电视多的人更容易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卑鄙之境,媒体的报道导致人们对这个世界产生错误感知,认为这个世界充斥着“恶”。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是不是因为媒介暴力会产生负面效应,媒体对校园暴力事件就可以置若罔闻呢?当然不是。一方面,“恐慌起于封锁,流言止于公开”,公众具有知情权;另外一方面,媒体的报道也能引起人们对该事件的反思。那么该如何降低报道的负面影响呢?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做以分析。
1.记者要讲求职业道德
有些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眼球,夸大暴力场景,赤裸裸地展现,细致地描绘,激发人们的好奇心,满足人们猎奇的心理,这显然是违背了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在新闻的真实性和伦理性之间要找到平衡点。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记者能把镜头伸向血淋淋的场景吗?记者明知道下水道没有井盖,能眼睁睁的看着行人掉下去,只为拍到一张动感十足的照片或者是为了揭露城市建设的不完善吗?或者,是为了拍到一组生动的人与自然的照片,看着无助的婴孩被老鹰慢慢啄食吗?笔者认为,即使这些场景够刺激,够真实,够生动,也还是会招来骂声一片。
因此,媒体对暴力事件报道要把握好分寸,对待细节的描述可以省略或者尽量少描写,把着墨点放在事情的起因、处理和结果上,注重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有凶手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的责任。对于这类事件,我们不能预知,那我们能不能增强防范意识,让杀人者无机可乘。
2.加强连续报道
另外,要注意事件的连续报道,尤其是对施暴者进行惩罚的报道。传播学在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到了去抑制效果,看到媒介中相关人物受到惩罚,在某种程度上观察者能减少做同样事的可能,因此,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
3.注重暴力产生的现实原因分析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现实环境的影响也很大。现在大多数学校周边的环境很恶劣,充斥着网吧、歌厅、游戏室等各种娱乐场所。这些都是校园暴力产生的诱发因素。另外,校园暴力事件的主体也都是一些青年学生,他们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对自我、对世界都还没能形成理性正确的认识,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拥有逆反心理,也容易争强好胜。而由于年龄问题,他们在施暴后,可能也不会受到相应惩罚。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学校和家庭,需要对其进行良好教育和积极引导。
虽然媒介暴力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也有可能诱发现实暴力,但我们也要追究校园暴力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抑制现实暴力的产生,一味去指责媒体,把批评的矛头指向媒体,也是不合理之举。
参考文献:
[1] 贾碧峰,雷黎萍,贾媛,杜向涛.媒介暴力的表现形式及其类型[J].今传媒,2007(3).
[2] 郝雨,王祎.媒介暴力:类型、效应及控制[J].新闻记者.2009(6).
[3] 怎样看媒体报道校园暴力伤害事件[J].青年记者,2010(19).
[4] 曾革楠.针对校园血案频发,专家呼吁——警惕媒体成为“暴力的帮凶”[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05-19
[5] 廖卫民,陈桂兰.被美化、淡化的电视暴力——美国“国家电视暴力研究”介绍及启示[J].新闻记者,2006(4).
[6] 展江.社会生病媒体吃药,不公道[J].青年记者,2010(19).
[7] 赵允芳.解剖“媒介暴力现象”[J].传媒观察,2004(12).
[8] (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著.曹书乐译.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思涵]
作者简介:郭金金,女,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文学与传媒系教师,硕士,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2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