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科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6-02-21 18:57:44董强柳良仁杨博
西部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男科泌尿外科科学

董强 柳良仁 杨博

中国男科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董强 柳良仁 杨博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41)

本文阐述了现代男科学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作者对男科学发展的展望,并针对我国目前男科学发展的现状与困难提出了建议:当前男科学必须注重学科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建立与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男科疾病诊疗平台,建立男科学疾病多学科团队协作并加强学术交流活动。

男科学; 现状; 发展

执行编委简介:董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男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男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医学会男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四川省性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男科学杂志》《西部医学》等多种杂志编委。长期从事男性生殖与男性性功能方面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002~2004年在美国人口委员会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及洛克菲勒大学攻读博士后,继以访问学者身份于美国纽约康乃尔大学医学院及纽约长老会医院泌尿外科学习,主攻生殖道梗阻显微外科手术。已完成和进行中的课题包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调控 Leydig 干细胞的基因、信号通路及体内分化的研究》 (30872569)、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鉴定及向 Leydig 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2010JY0017)、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睾丸 Leydig 细胞分化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2012SZ0025)、四川省人事厅-学术带头人培育基金:胚胎型Leydig细胞对成年型Leydig细胞系发育的影响(川财社[2014]120号)等。近3年与团队成员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相关论文30篇,并依托华西医院泌尿外科的门诊资源建立了男性不育症睾丸穿刺活检标本库,为更进一步研究男性不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数据资源。

男科学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边缘学科,其研究内容涉及男性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男性生殖系统病理生理、男性不育与节育、男性性功能障碍、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等。男科学的发展追溯到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记载了男性生殖器官的解剖与功能[1]。中国医学亦早有男科内容,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即有关于男科疾病的验方,宋代岳普嘉著有《男科全编》亦关注男科疾病。由于男科长期未能成为系统专科,一直男科疾病的诊治由泌尿外科承担,制约了男科学的发展[2]。20世纪以来,人类在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药理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为现代男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男科疾病一直散落于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性病科、中医科之中。随着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同时与之相伴随的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等问题,男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递增,男性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同时,我国国民疾病谱的变迁,已由原有的传染病与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为主,转变为由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引起的生理与心理疾病为主。目前约35%~40%男性罹患男科疾病,其中性功能障碍发病率约40%,不育症患者占已婚夫妇的10%~15%,15%~35%男性患有前列腺炎[3-5]。2000年国家计生委将每年的10月28日定为“男性健康日”,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男性健康的重视程度[6]。近年因男科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我国新的人口卫生政策以及现代男科诊治水平的提高,使得男科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1 男科学发展简史

现代男科学起步较晚,国际男科学协会成立于1969年,1976年该协会更名为国际男科学学会。我国男科学虽然起步较晚,但其发展势头迅猛。1985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成立我国男科学第一个“男性学组”。1991年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年会成立“男性学组”。1993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常务理事会通过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与泌尿外科学会的男性学组联合申请,决定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男性学会,1994年中国中医药学会男科学会成立,1995年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第一次会议宣告中国男科学事业从此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在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与各地男科学分会的带动下,我国男科学事业取得了极大地进步,男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水平得到了提高,男科疾病的规范化诊治理念逐步推广。但是,由于男科学方面长期投入不足,造成专业的男科人才短缺、男科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仍有待提高、系统的男科诊疗设备仍无法普及使用。

2 男科发展现状

2.1 男性不育 目前一些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已经探明,如雄激素受体突变、生精细胞DNA损伤与修复异常、Y染色体微缺失与原发性少精症与无精症有关等。对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水平亦显著提高,许多诊断技术已用于临床,如体液检测、精囊镜、腹腔镜、染色体检查、超声诊断、睾丸组织活检等[7-10]。显微外科技术与微创手术在治疗男性精道梗阻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1-13]。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将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水平推到了新的高度[14]。近些年来,干细胞工程在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研究中崭露头角,虽然目前仍处于动物试验阶段,但对于男性不育症的治疗,干细胞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15]。

2.2 男性性功能障碍 基础研究方面,加深了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与早泄的病因、发病机理的认识[16];建立了糖尿病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临床方面,Rosen设计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在诊断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17];PDE5受体抑制剂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的问世与临床应用,是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与早泄的一大突破[18,19]。

2.3 前列腺疾病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前列腺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方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已进入药物治疗与微创外科治疗时代。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已取代了传统的开放前列腺剜除术。目前我国在经尿道前列腺激光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3]。

3 男科研究展望

3.1 基础研究不断深入 男科学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基础医学领域的新理论与新技术,是多学科交互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未来男科学的发展,必然与基础医学的发展密不可分。在细胞与分子水平认识与阐明男性生殖规律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不仅有助于认识男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并且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方向与靶点。

3.2 临床研究力求突破 中国男科疾病仍缺乏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研究,目前国内外的男科学指南绝大多数采用国外的诊疗数据,由于种族、环境、遗传、人文等因素的差异,中国患者的特点必然不同于欧美患者;因此,发展男科事业,必须进行广泛的、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与制定规范化诊疗指南。中国具有大规模的男科疾病人群,随着国内男科医师队伍的不断壮大与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进行大规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逐渐成为可能。

3.3 现代男科学与精准医疗 精准医疗是利用基因组、蛋白质组等技术与医学前沿技术,对一种疾病的不同状态和过程进行精准分类,实现对于疾病和特定患者的个性化精准医疗的目的,提高疾病诊治与预防的效益。精准医疗与规范化诊治并不冲突,其是规范化诊疗更为高级的产物,是规范化诊疗的进一步深化与延伸。发展现代男科学精准医疗,必然需将精密仪器等先进的现代技术与传统临床经验进行整合,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验证传统的临床经验,大大减少临床实践的不确定性,在保证精准诊疗的同时尽可能将副作用控制到最低[24,25]。精准医疗是现代男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4 发展男科学的建议

4.1 加强男科学专业人才队伍建议 目前我国医学学科专业目录中,尚无独立的男科学专业学科名称。长期以来,男科工作者分散于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性病科、精神科、中医科等学科;高等院校未设立单独的男科课程,大型综合医院鲜有独立男科病房,这些现状严重制约着男科学的发展。将男科学建设为独立学科,有利于集中一支热爱男科事业、富于创新的团队,有利于建设一支理论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男科专业人才队伍。促进男科学的发展,必须建立完善的、独立自主的男科学规范化培训与专业医师考核制度,集中现有资源进行男科临床与科研机构建设、男科学学术交流推广、科普知识的普及与传播。

4.2 建设规范化、标准化男科疾病诊疗平台 由于我国男科学起步较晚,医师与患者对男科疾病的认识有待提高。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不同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男科学疾病的诊治差异较大,部分私立医院由于逐利存在过度治疗的嫌疑,造成了男科学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大力建设与推广男科疾病规范化、标准化的诊疗理念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节约医疗资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综合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更多的临床试验,从而使得男性学科的临床实践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

4.3 成立男科学多学科协作团队 男科学涉及男科学、泌尿外科学、内分泌学、妇产科学、中医科、遗传学等学科。多学科结合、临床与基础结合,是发展男科学的有效方式。如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辅助生育技术即体现了临床与基础的结合,男科学与妇产科学、生殖医学、遗传学的结合。

4.4 加强学术交流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术交流网络,如学术交流、男科学刊物与网站等媒体的建设、出国学习等方式,达到互相合作,资源共享,构建男科学术交流平台,实现男科学的信息化。

5 小结

男科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近二十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现代男科学在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要保持目前男科学的发展势头,未来男科学的发展,必须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并重,加强高素质的男科学专业人才队伍与男科学专业学科建设,重视男科学疾病的规范化、标准化诊疗,并加强学术交流,注重多学科团队协作。

[1]胡建国, 陈胜辉, 徐和平,等. 关于发展我国男科学之浅见[J]. 中国性科学, 2007, 16(1):12-15.

[2]黄海波. 近代中医男科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思路[C].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次男科学术大会论文集2014:7-11.

[3]Loprinzi PD, Edwards M. Association Between Objectively 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Erectile Dysfunction among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American Men.J Sex Med. 2015,12(9):1862-1864.

[4]Zhang S, Tang Q, Wu W,etal.Association between DAZL polymorphisms and susceptibility to male infertility: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DB]. Sci Rep. 2014,10;4:4642.

[5]Riegel B, Bruenahl CA, Ahyai S,etal. Assessing psychological factors, social aspects 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 in men -- a systematic review[J]. J Psychosom Res. 2014,77(5):333-350.

[6]侯春玲, 赵新娟. 10月28日全国男性健康日[N]. 解放军健康, 2009, 5:39-39.

[7]吴云剑, 董强, 李永忠.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应用[J]. 西部医学, 2009, 21(7):1184-1185.

[8]O′Hara L, Smith LB. Androgen receptor roles in spermatogenesis and infertility. Best Pract Res Clin Endocrinol Metab[J]. 2015,29(4):595-605.

[9]Gunes S, Al-Sadaan M, Agarwal A. Spermatogenesis, DNA damage and DNA repair mechanisms in male infertility[J]. Reprod Biomed Online, 2015,31(3):309-319.

[10] 魏明, 甘露, 肖小敏. Toll样受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研究进展[J]. 西部医学, 2012, 24(8):1641-1642.

[11] Wosnitzer M, Goldstein M, Hardy MP. Review of Azoospermia[J]. Spermatogenesis, 2014,31;4:e28218.

[12] Gudeloglu A, Brahmbhatt JV, Parekattil SJ. Robot-assisted microsurgery in male infertility and andrology[J]. Urol Clin North Am, 2014,41(4):559-566.

[13] 彭靖, 李铮, 涂响安,等. 中国男性不育显微外科15年发展历程及展望[J].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14, 7: 586-594.

[14] Panagiotopoulou N, Karavolos S, Choudhary M. Endometrial injury prior to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s for 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15,193:27-33.

[15] Volarevic V, Bojic S, Nurkovic J,etal. Stem cells as new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curr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J]. Biomed Res Int, 2014,2014:507234.

[16] Gur S, Kadowitz PJ, Sikka SC,etal. Overview of potential molecular targets for hydrogen sulfide: A new strategy for treating erectile dysfunction[J]. Nitric Oxide, 2015,14(50): 65-78.

[17] Cai X, Tian Y, Wu T,etal. The role of statins in erectile dysfun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Asian J Androl, 2014,16(3):461-466.

[18] Evans JD, Hill SR. A comparison of the available phosphodiesterase-5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erectile dysfunction: a focus on avanafil[DB]. Patient Prefer Adherence, 2015,12(9):1159-1164.

[19] De Hong C, Ren LL, Yu H,etal. The role of dapoxetine hydrochloride on-demand for the treatment of men with premature ejaculation[DB]. Sci Rep. 2014 Dec 1;4:7269.

[20] 张宗平, 王安果, 刘照功,等.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与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术后性功能比较[DB]. 西部医学, 2012, 24(11): 2154-2155.

[21] Li S, Zeng XT, Ruan XL,etal. Holmium laser enucleation versus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and trial sequential analysis[DB]. PLoS One. 2014,9(7):e101615.

[22] Luo YH, Shen JH, Guan RY,et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vs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comparison of outcomes according to prostate size in 310 patients[J]. Urology. 2014,84(4):904-910.

[23] Chen S, Zhu L, Cai J,etal. Plasmakinetic enucleation of the prostate compared with open prostatectomy for prostates larger than 100 grams: a randomized noninferiority controlled trial with long-term results at 6 years[J]. Eur Urol. 2014,66(2):284-291.

[24] 徐鹏辉. 美国启动精准医疗计划. 世界复合医学[J], 2015, 1:44-46.

[25] Mata DA, Katchi FM, Ramasamy R. Precision Medicine and Men′s Health.Am J Mens Health[DB]. 2015 Jul 17. pii: 1557988315595693.

Andrology in China: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

DONG Qiang,LIU Liangren,YANG Bo

(DepartmentofUrology/UrologicalInstitute,WestChinaHospital,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41,China)

In this article, we elucidated the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modern andrology. We provided several suggestions about the current andrology in China. We shall try our best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andrology and normalized training of competent surgeon, setting up unified criteria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ndrology disease, reinforcing cooperation of multiplye discipline and academy communication.

Andrology;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200551)

R 699

A

10.3969/j.issn.1672-3511.2016.02.001

2015-10-08; 编辑: 张文秀)

猜你喜欢
男科泌尿外科科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稿约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稿约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男科特效中药产品市场抢手赚钱稳定可靠
科学
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
科学拔牙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纪要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探讨
环球中医药(2015年4期)2015-02-27 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