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艳秋(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德州主打畜牧业发展绿色牌
文|王艳秋(山东省德州市畜牧兽医局)
绿色是现代畜牧业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山东省德州市针对畜产品总量平衡,畜产品消费向高端、精细、特色发展的新趋势,围绕绿色核心,从生产、监管和治理多个方面入手,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较好实现了产业发展、产品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绿色畜牧业发展目标。
根据养殖场区不同基础,分别开展市、省和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区创建,建立标准化养殖场区档案登记和退出机制,完善档案内容,实行有效管理,稳步提升养殖设施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750家,养殖量占总饲养量比重超过60%,一批管理规范、基础设施现代、品牌意识强、循环生态的新养殖场区不断涌现。比如,禹城市维多利亚现代化牧场存栏奶牛1.2万头,为保证奶牛日常口粮,牧场以1000~1500亩为单位,与农户合作设立多个青贮玉米收储点,在营养价值达到最高值时将玉米秸和玉米棒一起青贮,既让奶牛吃上了绿色天然营养餐,又使农户实现了增收,养殖与种植得到有机结合。同时,牧场还与华电集团等合作,将养殖粪污进行固液分离和烘干发酵,用于发电和再利用,牛粪和污水都成了资源,真正实现了绿色循环发展。
龙头企业在发展绿色畜牧业、提高原料品质方面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而分散的养殖场户有依靠龙头闯市场赢得稳定效益的愿望。德州市对禹城东君、齐河圣喜、夏津新希望、乐陵嘉立荷等20多家畜牧龙头企业从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入手等方面进行帮扶,产业链连接紧密度显著提升,成为发展绿色畜牧业的中坚力量。
目前,全市依托323家畜牧加工龙头企业、91家省级标准化合作组织、2家产业联盟,聚集养殖场区户1.2万个,在这些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联盟的带动下,养殖者的绿色品牌意识和饲养管理水平都有极大提高,今年申报无公害畜产品品牌的养殖场户达到101家,是往年的2倍以上。光明乳业(德州)有限公司从基础设施建设、饲养管理规范程度、用药防疫程序化等各方面,实行倒逼机制,对签订购奶合同的奶牛养殖基地进行管控,实现优质优价。目前基地养殖户基本实现由监管向自觉转变,鲜奶质量和产量大幅度提升,公司已经成为光明乳业旗下高端奶—莫斯利安最主要的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市场。
为适应玉米价格不断下降,粮食作物效益偏低,国家农业政策调整等趋势,德州市引导青贮专用玉米、苜蓿等饲草作物种植,推动粮经饲统筹,实现农牧结合。
1.搞好试点。禹城市、乐陵市被列为全国“粮改饲”试点市,分别落实项目资金1000万元和800万元,“粮改饲”工作已全面展开。
2.突出重点。全市有180多处大型牛羊养殖场区建立了农作物秸秆青贮池,加上各类中小型青贮设施,农作物秸秆青贮能力达到200多万吨。
3.发展饲草中介。在饲草种植收储有一定基础的县市,利用土地流转整合,大力发展饲草专营中介组织和企业,在养殖场户与种植场户之间搭建起合作桥梁,进而带动苜蓿、饲料玉米种植。今年8月,邀请96家关于牧草种植和收储、奶牛养殖、科研院校、设施设备、检验检测以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的单位和个人,成立了全市饲草产业联盟。预计今年该产业联盟种植和收储面积将达到20万亩。饲草作物的种植和利用推广,不仅显著增加农民收入,而且饲草经家畜过腹还田,培肥了地力,在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的同时,实现了农民增收,促进了农牧循环发展。
绿色畜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引导、扶持和治理以外,还需做好“防管”文章。
1.搞好疫病防控。全面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集中免疫和日常免疫,落实消毒灭源、疫情监测、检疫监督等措施,并根据新形势重新修订了《德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对防控措施、任务职责等进行了重新划定和明确。今年7月份,德州维多利亚农牧有限公司顺利通过“全国规模化奶牛场主要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验收。
2.加强监管。加强对饲料、兽药、疫苗生产经营厂商的监督检查,净化畜牧投入品市场;加强兽药休眠期和兽药残留管理,推广饲养档案登记管理制度,实行养殖全过程监管。目前,全市有7家大型生猪加工企业列入放心肉监控系统。
养殖产生的粪污和病死畜禽的处理是制约绿色畜牧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对此,德州市明确措施,狠抓落实,取得突破性进展。
1.制定发展规划。市政府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对“三区”划定、禁养区内依法关闭或搬迁的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等都提出明确要求,各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之中,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2.加强引导扶持。引导企业和养殖场加大治污投入,比如陵县光明乳业奶牛示范场、夏津六和百万生猪基地、乐陵嘉立荷牧业公司等大型养殖牧场和基地,均建立了现代化的粪污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充分利用上级扶持项目和资金扶持增加对粪污治理的投入,比如宁津县争取上级“绿色畜牧业示范县项目”资金900万元,用于畜禽粪污治理;齐河县依托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专项列支430万元支持30个生猪养殖场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并对西魏养殖北区污水处理项目和已建成的西魏南区、彼斯壮等4个治污项目给予运转经费支持。
3.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的通知》,在明确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地方各级政府管理责任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监督责任的同时,重点加快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建设。截至目前,全市确定的8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已经有5处建设完成,并陆续投入运行,另外3处年底将全部建成。届时,全市将从根本上解决病死畜禽处理难的问题,为畜牧业健康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