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切尔·努维尔
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依赖一种名为稀土金属的材料
在全世界所有的自然资源中,哪一种将会率先“枯竭”?
我们最不可或缺的设备——例如智能手机、电脑和医疗设备——都要依赖种类多样的基本成分。光是手机里面就包含60至64种元素。很多金属的使用量都很少,可能只有一毫克甚至更少。但对设备的功能而言却至关重要。这其中包括铜、铝和铁,但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材料,例如“稀土元素”,日本人称之为“科技的种子”。
后一类材料受到各界的密切关注,因为它们是智能手机、混合动力汽车、风力涡轮、电脑和其他材料的关键原料。据称,其稀土资源将在15—20年内枯竭。类似地,有人认为,倘若需求持续增加,铟矿资源大约仅需10年就会枯竭,铂矿只需15年,银矿只要20年。展望更遥远的未来,还有人认为,铝等其他资源可能会在80年左右的时间内开采完毕。
最快只要再过10年,我们可能就需要为智能手机中使用的铟寻找一种替代品
另有研究显示,按照在地壳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对人类社会的重要程度来看,铑、金、铂、碲都是最稀有的元素。
专家称,稀缺与否的关键在于可用性而不是实际的物理储量,而这种可用性也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20世纪80年代, 人们停用了冶炼铝矿石时所需的冰晶石,原因是剩余的储量太小,不足以支撑开采费用,因此只能使用人工合成的替代品。
美国多数废旧电子产品都会直接扔进垃圾箱,而没有进行回收利用
首先,类似于铟(常见于电脑和智能手机显示屏中)这样的资源是其他采矿作业的副产品。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铟都来自锌矿,没有专门的铟矿,因为这种元素的储量很低,单独开采并不实际。所以,如果锌的需求下滑——例如,由于汽车厂商最近逐步放弃钢板,转用铝制车身——就会对铟造成影响。
什么材料最稀缺
在其他情况下,即使有专门针对某种资源的矿井,需求也可能超过供给。德语将某些资源称为“香料金属”,因为它们就像肉桂或藏红花这种用量很少的香料一样,在电子设备的生产过程中仅占很小比例,但对于某些功能来说却至关重要。
钯被用在手机里的电容器上,在这些设备的成分中仅占0.015%,但手机行业每年对这种稀有金属的使用量约为15吨。由于汽车、珠宝、牙科、医疗和电子行业也会用到钯,所以竞争最终会推高价格,而供给也会发生短缺。
政治同样会产生影响。例如,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战争会影响全世界的钶钽铁矿供应,这是一种用于生产电容的金属矿产。?笏(摘自英国BBC)(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