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施护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

2016-02-20 06:37吴丹玲
新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脑梗死实验组质量

吴丹玲

绍兴第二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辨证施护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

吴丹玲

绍兴第二医院,浙江 绍兴 312000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护对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护理后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实验组好转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1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有改善,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脑梗死;辨证施护;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神经内科疾病之一,通常指患者脑部缺血、缺氧及血液供应障碍造成的脑软化或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脑梗死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类身心健康,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因此脑梗死患者的护理尤为重要[1],笔者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护,观察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的变化,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3年2月—2015年1月本院脑梗死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36~67岁,平均(48.36±4.53)岁。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0岁,平均(45.76±3.8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标准。脑梗死主症:口歪眼斜,舌语不清、神识混乱、偏瘫;次症为:头晕目眩、共济失调、饮水发呛。辨证分型:肝阳上亢、风痰阻络、血瘀气虚、肝肾不足证型。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2]中相关规定者;②经MRI或头颅CT检测后确诊为脑梗死;③无严重肝肾功能性疾病;④无严重并发症,如失语、意识障碍、药物依赖、血管性痴呆等;⑤生命体征稳定者;⑥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排除呼吸衰竭、肝肾功能不全者;②排除有失语、意识障碍、药物依赖、血管性痴呆等严重并发症者;③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 护理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保持患者呼吸通畅,改善脑部缺氧情况,建立静脉通道,对发热患者实施物理降温,给予患者低脂、低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与患者家属沟通,讲解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帮助患者完成各项身体检测,用药时应注意患者有无过敏史,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避免刺激。

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根据辨证分型进行护理,肝阳上亢型:表现为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易怒、心烦、头痛、偏瘫后血压升高,苔黄,脉滑,口歪眼斜,护理原则,保持病房安静,给予精神护理,调节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配以安静舒缓的轻音乐;血瘀气虚型,表现为四肢麻木、面色枯黄、口歪眼斜,苔青瘀、脉滞,护理原则,注意保暖、衣被适合,积极参与锻炼,配以节奏感强的音乐;风痰阻络型:表现为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神志抑郁,护理原则,避免患者情绪受到刺激,保持室内清洁及舒适,配合节奏慢而轻平的音乐;肝肾不足型,表现为,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护理原则,嘱患者睡眠充足,加强饮食,精神放松,配合柔美抒情的音乐。各证型患者都必须坚持运动,嘱患者多进行主动运动,运动要循序渐进,由简单的翻身到坐位,再由坐位到站立,由双足过渡到单足站立。并对患者进行语言康复训练从简单到复杂,让患者主动找人交流,多说话,并给患者提供说话机会。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对患者睡眠状况进行评价,包括7个维度,18个条目,总分在0~25分,总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以PSQI<8分表示睡眠质量好,PSQI≥8分表示睡眠质量差。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结果

4.1 2组睡眠质量比较 见表1 。护理后PSQI<8分实验组有24例,对照组15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睡眠质量比较 例

4.2 2组护理后ADL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2 。2组护理后ADL均有改善,与本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后ADL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 讨论

常见的脑梗死类型一般分为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与脑栓塞,其中脑梗死预占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的80%[4],临床症状表现为:共济失调、感觉出现障碍、颅内压升高、脑干梗塞及发绀等。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脑梗死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表2 2组护理后ADL改善情况比较() 分

表2 2组护理后ADL改善情况比较() 分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30 30护理前11.36±2.45 12.55±2.67护理后23.42±4.21①27.63±5.69①②

失眠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资料显示,脑梗死患者的失眠发生率57.9%,失眠与心理因素、脑卒中对脑的直接损伤程度和患者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患者生活质量[5]。中医学认为,中风后睡眠障碍的病机是气机升降失常,阴阳失衡。由于患者到陌生环境会引起紧张不安、害怕、担忧等症状,导致患者睡眠加重。本研究通过辨证施护,各证型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针对性强,各证型配以不同音乐,不同旋律的音乐以陶冶情操,调节脏腑功能,还可以振奋精神,刺激思维,激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6]。

脑梗死患者普遍有依赖性和焦虑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生活质量下降。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协助患者进行积极功能恢复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对不同患者其护理、康复、饮食禁忌均不同。密切观察患者语言、行为及其病情变化、疏导患者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护理。本观察提示,脑梗死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可改善患者的失眠症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

[1]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24:236-239.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3]朱峻岭.早期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及ADL、FIM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337-1338.

[4]饶明俐,王文志,黄如训.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5]赵书霞.脑梗死病人的辨证施护[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95.

[6]周端球.中西医结合护理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0,32(2):40-41.

(责任编辑:马力)

R743.3

A

0256-7415(2016)05-0239-02

10.13457/j.cnki.jncm.2016.05.091

2015-09-25

吴丹玲(1984-),女,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学。

猜你喜欢
脑梗死实验组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质量投诉超六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