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敏
温岭市中医院皮肤科,浙江 温岭 317500
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疹(湿热型)40例临床观察
王崇敏
温岭市中医院皮肤科,浙江 温岭 317500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证型湿疹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湿热证型湿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给予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均治疗2周。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2.50%,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证型湿疹,能减轻患者皮肤损伤面积及严重程度,且毒副作用较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湿疹;湿热型;自拟清热除湿汤;临床疗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可分为慢性湿疹与急性湿疹。此病易反复发作,且发病率极高,占门诊病例15%,据研究调查表明[1],全部类型的湿疹发病率约为18%,其中钱币性湿疹与汗疱性湿疹共占4%,异位性皮炎约占7%。一般临床表现为瘙痒难耐,苔藓样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中医辨证将湿疹分为4型,分别为血燥型、血热型、湿阻型、湿热型。笔者以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型湿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月本院湿热证型湿疹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女23例,男17例;年龄25~63岁,平均(38.45±3.64)岁;急性湿疹12例,慢性湿疹28例。实验组女19例,男21例;年龄32~65岁,平均(42.36±3.58)岁;急性湿疹10例,慢性湿疹3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及相关急性湿疹诊断标准,①皮疹集簇成片状,呈多形性,边界不清;②病发处出现丘疹、红斑、水疱或轻度肿胀;③瘙痒难耐,因抓弄导致糜烂、渗出结痂等。
1.3 中医辨证标准 湿热证型主症:①渗出明显,瘙痒难耐;②皮肤出现红斑、灼热等现象;次症:①大便干燥,尿黄;②口渴,舌红、苔黄,脉滑;③心烦意乱,焦躁。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相关标准者;②年龄18~70岁;③体表面积>患病面积50%者;④无相关药物过敏史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1 对照组 给予西医湿疹常规治疗,盐酸西替利嗪(瑞士 UCB Farchim SA注册号:注册证号H20100739),每次10 mg,口服,若出现不适,每次5 mg,早晚口服。
2.2 实验组 给予本院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组成:黄芩、龙胆草各9 g,板蓝根、生地黄各15 g,车前草12 g,茯苓10 g,生石膏(先煎)30 g,六一散(包煎)15 g。水煎服,每天1剂,早晚饭后30 min口服。
2组均治疗2周。
3.1 症状评分标准 主要症状:皮肤瘙痒、出现皮疹、皮损成片;次症:心烦、尿黄、便干、口渴。主要症状评分标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要症状评分:轻度1分、中度2分,重度3分。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1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及相关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率≥95%;显著: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证候积分减少率≥70%;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好转,证候积分减少率≥50%;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加重或无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50%。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总有效率实验组92.50%,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皮肤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 。2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皮肤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皮肤症状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40 40治疗前9.53±2.96 9.21±2.54治疗后4.65±1.58①2.01±0.56①②
中医学认为湿疹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内正气不足,禀赋不耐,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卫外不固,感受湿、风、热邪等。相关研究显示[4],湿疹是由于多种原因诱发患者表皮与真皮浅层炎症的皮肤疾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瘙痒难耐、皮损形态呈多样对称分布,抓破皮肤表层易渗出。中医辨证论治把湿疹分为四型[5~6],①血热证型:皮肤损伤以丘疹红斑为主,夜间瘙痒更甚,渗出液较少,以祛风凉血为主治疗,除湿清热为辅助;②湿阻证型:一般表现为皮损暗淡,皮肤内有隐在水疱,手抓破渗出,舌淡、苔白,皮肤干燥脱皮屑,以除湿健脾为主治疗;③血燥证型:病程上,皮肤干燥脱屑,浸润肥厚,瘙痒难耐,舌红,以除湿滋阴为主治疗;④湿热证型:其发病快速,皮肤红肿灼热、黄水淋漓渗出,红斑、丘疱疹与丘疹大片分布,舌红、苔黄,尿黄,便干,以清热利湿为主治疗。
湿热证型湿疹即现代医学的急性湿疹,发病迅速,且过程痛苦,笔者以自拟清热除湿汤治疗,结果显示,2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皮肤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2.50%,优于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以清热除湿汤治疗湿热证型湿疹,不仅能减轻患者皮肤损伤面积及严重程度,且毒副作用较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1]姚春海,刘青云,陈少君,等.清热除湿汤内服联合外用西药治疗急性湿疹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3):164-165.
[2]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4-5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旷燕飞,杨志波,曾碧君,等.湿疹中医临床证候分型及用药情况的文献调研分析[J].中医药导报,2008,14 (12):84-86.
[5]唐志坤,伏圣祥.赵纯修教授治疗湿疹经验拾零[J].新中医,2000,32(10):13-14.
[6]段岚桦,杨慧敏.清热除湿汤加减治疗急性湿热性皮肤病的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 (1):42-43.
(责任编辑:马力)
R758.23
A
0256-7415(2016)05-0146-02
10.13457/j.cnki.jncm.2016.05.056
2015-10-22
王崇敏(1977-),男,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皮肤科疾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