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

2016-02-20 12:14:06韩金华
乡村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东明纹枯病磷肥

韩金华

(东明县东明集镇政府,山东 东明 274509)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

韩金华

(东明县东明集镇政府,山东 东明 274509)

玉米是世界三大主粮之一,近年来受温室效应和环境恶化的影响,对玉米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为病虫防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要想提升玉米质量和产量,应从栽培技术和病虫防治两方面着手。基于此,探究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措施。

玉米;栽培技术;病虫防治

玉米是我国的第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玉米的产量高低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整体粮食安全。而且玉米市场越来越广阔,除食用外,还可饲用、制作淀粉、发酵、制糖等,经济效益极佳。为此,掌握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使用适当的病虫防治方法,是保证玉米产量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玉米栽培技术

在玉米种植中要想实现高产高收,需要品种优良、土壤适宜、养分充足。播种前需做好准备肥料、精选良种、种子处理、精选土壤和细心整地等工作。

1.1 精选土地

玉米属于高秆农作物,根系比较发达,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土壤要求不是特别严格。但玉米植株较为高大,具有分枝密集、根系繁多的特点,在生长过程中需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养分和水分。所以,种植玉米时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通透性好、地势平坦的土地。

1.2 细心整地

在整理玉米地时应做到碎垡、深耕,对土壤作防晒处理,深度在20 cm以内,目的是杀死土壤中的病毒和细菌。由于玉米在生长期对水分和养分需求较大,必要时应开挖排水沟渠,不仅可及时排出积水,也可预防干旱。

1.3 精选良种

在玉米栽培中种子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其生长情况,通常选择抗逆性强、中大穗、紧凑、增产且抗病能力强的玉米种子。选好种子后需进行挑选,剔除破碎、混杂、霉变的种子,在晴天将种子晾晒2~3 d,并使用浓度为50%的辛硫磷乳油进行拌种,预防害虫。

1.4 合理施肥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其生长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肥料,包括专用肥、钾肥、磷肥、氮肥、磷酸二铵、复合肥和尿素等。在玉米施肥过程中应确保基肥充足,其中磷钾肥是基肥的主要构成部分,对玉米产量有着决定性作用,种肥的主要目的是壮苗。因基肥不足导致土壤肥力下降或者无基肥时,直接为玉米施加种肥也可以,能够明显增强土壤的肥力。施肥时需注意将种子分开,或者将种肥与土壤混合后进行穴施、条施,防止出现烧苗现象。钾肥主要施用在玉米生长早期,需作为底肥尽早施用,玉米在苗期就开始吸收钾肥,在孕穗期达到高峰,开花期则通过之前的积累呈现出下降的趋势。磷肥的主要作用是改善玉米的品质和色泽,以及分化形成雌雄穗、发育根系,在玉米苗期需要的磷肥量较少,仅占1%左右,此时如果磷肥不足将会导致玉米的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缓慢,而且在后期很难补充。当玉米长出5~8片叶子时,对磷肥需求达到高峰,占64%左右,能够让籽粒饱满。玉米在生长后期对磷肥需求占35%左右,是增产的主要肥力。

2 玉米病虫害防治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将会导致玉米质量下滑、产量降低,甚至出现绝产。所以,做好病虫防治工作相当重要,应尽量将病虫害的负面影响降至最小。玉米病虫害有多种,包括大小斑病、丝黑穗病、青枯病、茎腐病、玉米螟、地老虎、蝼蛄、红蜘蛛、高梁条螟和粘虫等。其中,玉米苗期主要有粗缩病、缺锌病、地老虎、蓟马、粘虫和红蜘蛛等。在此以蓟马为例,一般以群体形式聚居在玉米的新生叶子内,被虫害的叶子会出现黄白色的斑纹,假如病情严重,玉米叶片上将会出现畸形扭曲现象,防治蓟马时通常可采用高质抗病虫能力较强的玉米良种,或者喷洒药物。在穗期,假如玉米遇到温度较低、雨水频繁的天气,往往会出现纹枯病和大斑病等。以纹枯病为例,叶鞘和果穗是主要发病区,茎干也存在可能。发病后,玉米叶子会出现淡褐色的斑块,如果不及时防治病情将会更加严重。防治纹枯病时可使用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种子,喷洒药物效果更佳,一般可使用37.5 mL/hm2氟硅唑兑水150 L在叶面进行喷雾防治。

3 结语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应充分意识到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种植者需做好玉米播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栽培中注重土壤、选种和施肥技术的运用,重视防治各种病虫害,确保玉米高产高收。

S513;S435.13

B

1674-7909(2016)15-08-1

猜你喜欢
东明纹枯病磷肥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裘东明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谢东明
油画艺术(2018年3期)2018-05-23 09:23:48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现代农业(2016年5期)2016-02-28 18:42:36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乡村科技(2016年30期)2016-02-19 06:21:42
阻抗变换问题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