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张院萍
我在天楼山牧场等你—访贵州鸿原林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江鸿
文│本刊记者 张院萍
◎贵州鸿原林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江鸿
一粒粒金黄圆润的小桔子,披着晶莹的水珠,盛在洁白的盘子里,如一幅刚画好的油画。
金桔在这篇文章中不是主要角色,但却是本文的引子,所以必须得提到它。
它是本文的主人公戴江鸿带来的,千里迢迢,坐着飞机和风,又乘上出租,出现在山东烟台牟平的一个晚宴上。
当金桔转到我面前时,我犹豫了一下,那天有点受凉,肚子有些不舒服,但出于它远道而来的诚意,还是拿起一粒。味道很是鲜美,显然是精心挑选出来的。
由此跟它的主人—戴江鸿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他是贵州鸿原林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除此之外,他还是清华校友合唱团的一名男高音主力成员,有着优美的嗓音和俊朗的外表。他的身上,体现出一名畜牧从业者的独特情怀:温情、谦和、智慧,而且对从事的事业充满了坦诚和热情。
记忆的仓库会日日打开,许多童年的故事、情节、画面、镜头,伴随着温馨、乐趣和亲情,一幕幕呈现在戴江鸿脑海。岁月难以磨灭的回忆,给了他深深的抚慰,也由此更增强了他回乡创业的念头。
记者:您好,戴总,您是清华大学毕业的,现在却养上了牛,我觉得这个跨度有点大哦。
戴江鸿:我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外企上班,长期在跨国公司从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业务,做了将近20年,做得还不错,从当初的业务员到后来的业务领导,各方面都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但是慢慢地我对继续在外资企业工作没有了兴趣,想要回归,而且这种感情越来越强烈,想要做一点传统的东西。我觉得传统的东西能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思索考察了好多时日后,最后我选定在养牛上。
我生长在贵州高原偏僻的正安县县城,县城周围和乡下到处可见本地黄牛和水牛,黄牛用来犁土,水牛用来犁田。当牧童的感觉很好,古诗中不是写吗:牧童骑黄牛,歌声震林樾。每到寒暑假我们几兄弟都会从县城去到乡下老家,时不时自由自在地骑在牛背上,看看青山相连,听听溪水潺潺。牛是农家十分倚重的生产资料,我常常目不转睛注视着牛悠闲地吃草、打架、交配、耕作,所以我心里对牛是挺有感情的,牛使得我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同时,我也看到农民家庭的生活是十分艰难困苦的,如果遇到家里有人得病那就更惨了。从小心里就装着一个疑问:农民家庭有希望和未来吗?
记着:后来您找到答案了?
戴江鸿:后来我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随着我的认知的变化,我认定在贵州山区搞农业没有出路,梯土梯田的耕耘都要靠肩挑背扛,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民最多只能自给自足,更糟糕的是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家乡的生态环境一天天遭到破坏。如此恶性循环下去,何时是尽头?后来发生的事印证了我的认知,即越来越多的农民儿女长大成人后离开土地,宁可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挣钱,也不愿四世同堂埋头务农。到现在,村村寨寨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还留在故土,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同时大片大片的土地被闲置起来无人耕作,造成了众所周知的社会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
记者:您对家乡的感情很深啊,为此您打算做些什么吗?
戴江鸿:是啊,生我养我的地方,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我也一直想着能为家乡做点什么。1994年的时候,作为主创人员之一,我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为国兴黔促进会”,简称“兴黔会”,还出了几期《兴黔》刊物。我们把在北京的贵州人组织起来,大家互帮互助,也为贵州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后来,我和二弟戴江鸥号召部分朋友,踊跃参与我们组织的募捐助学行动,与贵州地方教育局和中小学合作,坚持三年募捐,让辍学的三百多名失学儿童重新回到学校继续学业,孩子们的来信让我和朋友们心中感到无比温暖和欣慰。直到国家宣布对山区学生进行补贴我们才停止了该项公益活动。志愿为正安筹建一所希望小学、应邀到正安一中与在校学生义务分享学业和工作经历等,都是我十分乐意去做的事。
记者:经过多方考察,最后确定了养牛?
戴江鸿:是的。但确定养牛却不仅仅是从公益事业的角度出发的。我们选择的是一项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事业。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在贵州逐步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利用大量闲置的农村劳动力和荒废的土地,通过现代化管理、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市场营销能力,将之转化为经济成果,让农民受益,让公司发展,让家乡回归青山绿水。一举多得,岂有不为不成之理啊?去年11月,我和二弟江鸥、四弟江涛去美国堪萨斯城参加了全美安格斯牛年会,了解到美国养殖业的主力军,其实都是一个个的养殖户,每个养殖户饲养十几头或几十头母牛不等,保证每头母牛每年繁殖一个牛犊,能给养殖户带来一千美金的收入,市场稳定,收入稳定,生活稳定。养殖业经过一百多年的成长和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和完善,这便是美国一些乡村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的根本所在。我们相信这也是国内养殖业发展的趋势,这个行业必将出现许多机会和挑战。
◎芳草萋萋的天楼山牧场
那个叫正安的地方,跟戴江鸿丝丝缕缕连接着,哪怕是一个小东西,也会串联起新的意象,破茧化蝶。家乡和家乡人,真的太重要了。没了他们,故事悬在那里,没法生根。而有了他们,特别是有了故乡的背景,在戴江鸿的眼里,白云苍狗,鸟语花香,都是绝妙好曲。
记者:开始养的是本地牛吗?
戴江鸿:是的,不过出师不利,头两年就死了一百多头牛。那时候贵州没有规模养殖牛群的经验,对越冬饲料等保障措施缺乏充分的认识和准备。冬天临时把牛委托给农民进行有偿代养,等到开春去收牛的时候,发现死的死卖的卖,牛已经收不上来了。
记者:万事开头难。
戴江鸿:是的。主要靠自有资本和政府对我们牧场基础设施项目的支持,我们继续成长,目前公司又发展到三百五十多头牛了。
记者:都是母牛?
戴江鸿:主要是母牛。我们一直在做母牛业务,从最初到现在,痴心不改。我们搞了13年,一直在专心养母牛。今年年初更进一步明确了战略方向,我们的产品就是优质能繁种母牛,我们的服务就是帮助我们的客户(农民养殖户),通过饲养品种优良的能繁母牛而获得长期稳定可观的收益。我们不追求暴利,相信只有合理的利润才可能是长期稳定可靠的事业。我预计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回归家乡饲养优质能繁母牛,五年之内在正安将有上万个养殖户,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就可以获得合理的收益,农民通过饲养鸿原林牧的优质能繁母牛,公司保底包销,不仅能脱贫还能奔小康。我们与地方政府合作扶贫,产业资本紧密合作,打造属地优质肉牛品牌,把正安建设成为全贵州省最大的优质能繁母牛生态养殖区,这是我们的中期目标。
记者:也就是说,选择母牛饲养是刻意为之的。
戴江鸿:对,我们的产品是什么?不是育肥,不是屠宰,而是优质能繁母牛,这是我们坚守的方向。现在公司已经从生存探索期进入到发展期,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支持和鼓励,省、市、县各级领导对我们公司的发展都很重视,多方面给予指导并提供支持;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饲养的牛逐渐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得到了远近农户的认可。我们为养殖农户提供优质品种母牛,同时对他们生产的牛犊负责包销,没有了这些后顾之忧,养殖户就能够放心地买牛、安心地养牛。这次我们投资数百万元,通过与中牧集团合作从澳洲引进西门塔尔和安格斯原种母牛,便是我们的事业进入发展期的标志,我们计划今后还会多批次引进优良品种的原种母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
记者:您觉得这种模式经过实践,可行吗?
戴江鸿:可行,而且我们信心很足,一个是能把这种模式做好做大,另一个是正跟县政府合作,想把正安县变成贵州最大的优质能繁母牛生态养殖区。养殖农民养上十来头母牛,一头母牛一年产一个牛犊,按现在的市场价,每头母牛一年也能挣个几千元(相当于一千美金),十来头母牛就能带来比较可观的收入,生活会得到改善,就不用出去打工了,也不用担心打工拿不到工资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村干部和农户来找我们,非常积极主动地与我们探讨合作的事。
对故土的认识,戴江鸿有一种顽固和执着。这是一种热爱,或说是一种依恋更准确。那里每一头牛的眼神、气息和模样,都是他熟悉的,那里的梦色彩斑斓、神奇无比,难与人言却又那么地想对人说:我在天楼山等你……
记者:您很有信心。
戴江鸿:是的,我觉得这个事业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定会有好的前景。当然发展过程中,还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但我们会坚持下去不动摇!希望能得到像媒体,尤其像你们《中国畜牧业》这样国家级行业龙头期刊的支持。
记者:我们会尽力而为。
戴江鸿:谢谢。
记者:我想问一下,您唱歌、养牛,觉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戴江鸿:这两者是一脉相通的。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赋予我唱歌的天赋,家乡的山水又养着我的牛。我在上高中之前演过两部歌剧,在正安也算小有名气;后来在清华,那时清华大学学生合唱团的团长,听见我在水房边洗衣服边哼歌,就循着声音过来找我,问要不要参加合唱团,这样我就加入了合唱团。毕业二十多年后的2013年,我和一些热爱合唱的同学聚在一起发起成立了“清华校友合唱团”,我是男高音主力队员之一。我喜欢唱歌,每当唱起一些山歌和民间歌谣,就会想起我的家乡我的牛,那是一种积极的享受和情怀。感恩家乡、感恩歌唱,真心希望能为家乡的美好做点事。
记者:你们坚持了13年养母牛,风风雨雨的,您觉得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戴江鸿:第一,最初的发愿很重要,是善的、是好的、是有益的、是有生命力的,难能可贵。意义这个东西,不存在于别处,而是一种主观的信念。坚定不移,一直坚持,事情就会越来越好。
第二,就是团队非常重要。论养殖我们四兄弟虽然都不专业,但我们13年来,还能为当初的理想聚在一起,风雨同舟,休戚与共,这非常难得。这种凝聚力,我相信会创造出奇迹。现在,有专业人士开始看重我们加盟我们,我们非常欢迎,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发展的需要。同时,我们也张开双臂欢迎更多的仁人志士,以多种方式参与这一事业,一道努力成就,一起分享成果。
第三,跟农民打交道需要务实、诚恳和尊重。务实就是要注重从实际出发,认真仔细、设身处地考虑农民的利益诉求;诚恳就是要老老实实跟农民沟通,虚头巴脑的作风要不得;尊重就是要尊重农民的习惯、诉求和权力。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建立起长期稳定且富有成效的合作关系。埋怨和批评农民自私、短视狭隘、缺乏大局观等态度和做法是要不得的,是干我们这种事业的人所避讳的。客观地了解情况、理性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些对于无论与什么人进行合作都是基本前提。
记者:您跟农民有很深的感情。
戴江鸿:是的,我很愿意跟农民聊天,从小我就跟农村来的同学很要好,我们能谈到一起聊到一处。与农民合作,互补互利,创造价值,合理分配,这是我们的原则。如此合作,我们彼此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农民在我的梦想里,所以我很尊敬他们,何况我的父亲就是从正安农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大学生。是他们让我的梦想闪闪发亮,我对他们充满了感恩,也对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