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强
在充满变化的经营年代,有效的学习力已经成为诸多企业重塑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学习型组织等成为CEO眼中的关键词。以战略高度崛起的企业大学正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边缘处近身中心地位。企业大学如何和业务发展紧密联系,创造更多价值?企业大学如何锚定其应有的战略高度,迈向更高层次的角色?企业大学如何成为灌能引擎,为人才绩效提升输入源源不断的知识技能?这一系列的问题迫使企业大学不能只扮演培训师的角色,而应是业务伙伴、战略合作者、心理咨询室、职业规划师,甚至是展示员工能力的另一个舞台。
万达集团业务发展突飞猛进,却长期面临人才短板。早在2009年万达集团年会上,董事长王健林就强调,万达现阶段的短板是人才问题。要想真正解决它,真正做好培训,万达学院非办不可!四岁的万达学院肩负着重任,不断地补好这块短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说各个企业发展阶段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但是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或许可以给自身以启示。
寻找有用的讲师
许多企业大学从外部请一些有名望、有地位、在行业有声誉的专家来讲课。可事实上,这些所谓的专家并不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隔靴搔痒,说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话语,却无法将理论和实际问题嫁接在一起。为把“有用”落到实地,应首先把“岗位”落到实地。万达学院有一个核心理念叫“知者为师”,那么,谁是知者呢?
管理层。2012年2月6日,万达学院举行开学典礼,王健林董事长讲授“开学第一课”,并表示,以后每年会在万达学院讲两课,把万达好的东西总结出来与学员分享。在企业里,没有比管理者更明确培训的关键性需求,他们能将自己在日常工作中的经验进行转化,联系实际,强调运用,并给出结果。高层管理者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既能增加管理者与员工的沟通,又提高了员工的管理技能,使他们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公司的业务;管理者参与学习实践,起到“行为榜
样”的作用,很大程度地鼓舞和激励员工积极学习和创新,最终使其工作得到持续的改进。
一线优秀员工。有人质疑,业务做得优秀,并不代表讲得优秀,茶壶煮饺子的人不在少数。实事正相反,一线优秀人员是技术的精英和经验的拥有者,工作的细节和案例早已扎根在头脑中,学员能把问题问出来,他们就能把解决方法讲出来。他们虽然没有花哨的课件,甚至没有系统的备课,却能将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娓娓道来。学员能听懂,也爱听,学完就能应用。同时,让这些优秀的一线人才站在讲台授课,不仅是对其工作的认可,也是给他们以尊严,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这才是有用的讲师。
激发有用的潜能
潜能是人们原本具备却“忘了”使用的能力。研究表明,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人们表现出来的现实能力仅占其能力的30%,还有70%的潜能未发挥出来。因此,企业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充分开发员工的潜能。
提升学习兴趣。万达学院有一门课程叫“微电影学管理”,有两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一是将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实践案例提炼出最佳管理手段和方法,并通过对人物、场景、管理过程及冲突再编写成剧本,自导自演成微电影;二是节选与课程以及讲师的深入点评,从电影中学习管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也能提升学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执行力。在万达学院的培训版块里,有一个重要内容强制执行。按组织诊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就要求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及时解决此类问题并杜绝类似现象的发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思想强大,身体却并不太强大。面对这个群体,如果还像学校里的老师一样念书本,读课件,一定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万达学院,教室里将学员进行分组,每个小组的学员围成一个小桌,各组之内要分享、互动,各级之间还要PK,大家面对面地学习。这样做的好处是,提升了学员的注意力,还能为学员之间的问题自行寻找答案。
提供有用的支持
运营支持。如何实现从“问题”到“成果”的转换?万达学院有一万多名学员,如何汇集这支庞大群体的智慧和经验?万达学院实行了“11130”教学法,即1类业务问题,1个典型案例,1个解决方法,30分钟讲解。以“招商谈判”课程为例,根据“11130教学法”,讲师和小组成员一起梳理总结招商谈判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6个问题,从其中选取了自己最拿手的一个,最终将课程主题聚集为:“招商谈判中因工程问题陷入僵局怎么办?”课程一开始便抛出了某广场招商工程问题陷入谈判僵局的真实案例。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之后,课程最终晒出了一个“工程问题谈判化解方案清单”,作为模板供给招商谈判人员。学员大赞,这种拿来即用的“干货”才是有用的培训。
效率支持。“模块化管控”是万达快速发展的秘笈。模块化解决“干什么”的问题,而培训管理可以帮助解决“怎么干”的问题。从各个节点中梳理出“关键节点”、“事故高发节点”和“难点结点”,然后对每个节点开发出对应的微课程。当学员遇到问题,或将要进展到某个关键节点时,可以提前点击“节点学习”,让经验得以快速传播。学员不再受限于几天的培训班,而是通过万达学院网络学习平台,实时解决问题,实现“随时随地,有求必应。”
企业文化落地支持。董事长王健林说过,企业文化不是用来看的,关键要有用,体现在三个方面,认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和提升竞争力。万达学院有一个更宏观的作用,就是要系统地研究人才与企业的关系。万达学院要解决的是人才与万达集团和谐相处的问题,要解决“社会人才与万达事业相和谐的问题”。如果学员不是一个可以享受卓越人生的人,那么学院就会建议其离开万达,因为万达不适合他。在万达,大家都应该成为一群喜欢征服困难和挑战自身极限的人,成为一群一遇到困难就斗志昂扬的人。万达有一个十分霸气的口号:“宁可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就是在这种狼性氛围的熏染下,才会让员工不断地挑战极限。
通过对万达学院的解读,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大学要想为企业快速发展做战略支持,则必须“站得高,看得远”,更重要的是能实务落地。行业人士之所以说起此话题就想到万达学院,就是在时代大潮中,看到了“有用的培训”对于员工和企业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在企业家们看来,无论是何等的战略规划、业务布局,企业大学的建立都要合乎其“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基本功能。 责编/齐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