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海景”可能不利身心

2016-02-19 16:15李颖浩
看世界 2016年4期
关键词:海景窗户荷兰

李颖浩

很多人都梦想拥有一幢海景房或山景房。但是澳大利亚媒体日前报道称,房子外漫无边际的景色可能对我们不利——它可能会造成人们身心不安。

法国有个俗语叫“被围困的城堡”(la forteresse assiégée),它用来描述被围困在墙内,一心渴望墙外自由的一种窘境(据说钱钟书的《围城》就是借鉴了这个概念)。然而,在薄薄的一层玻璃外的世界看起来确实绚丽,但不可避免地会干扰我们的思绪。这种“价值千万”的景观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灵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古罗马人肯定无法理解现代人渴望住所有一个巨大的视野。古罗马的富人住在内向封闭的建筑(多姆斯)里,而穷人住在多楼层的建筑(因苏拉),而且越穷的人住在越上层,按现代人的观念,这里的视野最好。(1852年奥的斯发明安全电梯之后,人们对楼层高低的价值取向才开始逆转。)

中国人在20世纪之前也长期住在朝内相向的建筑里(如四合院)。曾经的罗马人和中国人都觉得能在家里看到“一片天”就足够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遥望远处高大事物时产生忧郁情感的内容。现代的尼采所谓的“距离产生悲怆”也唤起了类似的感伤与沮丧之情。

那又是什么让人们愿意住在“围城”里呢?因为我们在追求外部无限扩张的空间时,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会造成内部的损失,更具体地说,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强度对于抵抗来自外部世界的压力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压力只会不断磨损人的个性。

美国20世纪画家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被认为是最擅长表现人类“异化”(强调一种疏离和对立)的画家,他的作品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霍珀刻画的人物通常置身于室内,这些人物之静默状态颇似17世纪的荷兰绘画。美国艺术评论家约翰·厄普代克观察到:“(霍珀的作品)如同扬·弗美尔(Johannes Vermeer;17世纪荷兰画家),一种神秘感渗透于最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之中。”

但是两者的静默独处是不同的:霍珀的人物缺乏荷兰家庭主妇和孩子们显露出来的那种满足感。霍珀的人物,以厚涂技法成形,显得没有细节而僵硬,毫无表情。厄普代克称之为“被污染的静默”。

那究竟是被什么污染了?画中环境只有充沛的阳光、氧气和室外视野而已。

以霍珀1959年的作品《哲学之旅》(Excursion into Philosophy)为例。画中一名男子穿着白衬衫和商务西裤坐在一张硬板床的边上,他的身旁放着一本翻开的书,脸上愁眉紧锁,不安情绪溢于言表——这是典型的“霍珀风格”。

是的,霍珀的作品总是这样点到为止。但我们还是很疑惑,是什么造成画中男人与环境“不协调”的情绪:苦恼不已的他旁边有一本书、身后是躺在床上的一个半裸女性,而窗外则是广阔的蓝天绿地。

霍珀的《哲学之旅》

窗外炫目的光“侵入”室内:两条巨大的光柱分别投在了地板和墙上,这让房间造成一种不协调和不舒适感。在霍珀厚重的涂笔下,连床都显得硬得像石头。

霍珀曾经就这幅画开玩笑说:“他刚刚读了柏拉图。”(可能在暗示“有爱无性”的“柏拉图式恋爱”。)不过从画中床单的情况来看,之前应该不曾发生什么。

霍珀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类似这样,某种程度地处在内心煎熬中。而他画中的窗户都是顶端为百叶窗,占窗户大部分的下方玻璃窗的部分则可以看到室外景观,光线也能通过此投射进来。

再回看荷兰绘画。荷兰式的窗户跟霍珀的不一样,也跟现代的一整块玻璃的落地窗不同,它其实起到了一种微妙的作用。这种窗户营造出一种令人舒适的隐秘空间,这种空间是完整的,而不是向外无限延伸的,而这扇窗同样能暗示外边是街道或者花园。室内方面,可能有水罐、曼陀林(一种琵琶乐器)和一张荷兰地图或风景油画——墙上的图画可以适当延伸人的想象空间。

同样是室内绘画,弗美尔的人物总是显得平和而满足,而其中的奥秘之一可能就在于,室内的隐秘感给人一种舒适自在和沉浸自我的感觉,而这需要平和的光线,而不是从室外投射进强烈的光柱。另外,荷兰式的窗户往往是不提供向外观景之功用的。

或许就是荷兰式的窗户阻碍荷兰绘画出现霍珀式的风格:荷兰式窗户占大部分的下方是百叶窗(玻璃在那时很昂贵)。上方的小部分才是含铅的窗格玻璃,光从上部透过玻璃投射进来时非常柔和,而下方的百叶窗只有在天气许可的时候才打开。

即便有能力给窗户下方部分装上玻璃,当时的荷兰人也是用彩色玻璃,光线因此变得暗淡柔和,让室内在昏暗中透着一丝神秘。

英国18世纪到19世纪的画作也能说明一二,在那些画作中的窗户总是被厚重的窗帘掩盖部分,里面的人物坐在火炉边读小说,摆出非常舒适的坐姿,让人感觉他的思绪正在自由地徜徉。

暴露于漫无边际的外部景观中,会让人感到不安。霍珀1951年的作品《海边的房间》(Rooms by the Sea)或许也能说明这一点。该画的主体是一面室内的白墙,左侧是一道门,为我们往空荡荡的起居室张望留了一条狭窄的口子。右侧,透过一扇打开的门,能看到蓝色的大海,风平浪静,但是距离近得让人心生警觉。门和海之间没有走廊或海滩,显得好像房子是漂浮在海上的。早晨的阳光涌入房间,被门的矩形切割成一个倾斜、硬边的几何形。这个情境仿佛希区柯克的惊悚片中某个充满悬疑的决定性时刻。

艺术评论家科特尔(Holland Cotter)对此评论道:“光穿透房间的方式令人警觉。你也许会想象,自己此刻正透过一个身陷危机的人的眼睛,端详这一切,你的左侧是起居室的平淡无奇,右侧是惊心动魄的残酷空间,一股耀眼的、非人的可怖能量向你奔涌而来。”

这种解读看起来有些戏剧化,但要知道,霍珀当时在记事本里称这幅画为“海边的房间,又名投海之地”。

所以说,我们应该认识到价值千万的海景或山景可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陷阱。它会扰乱你的思绪,让你分神,让你感到不安。

彼得·德·霍赫的《母亲的责任》。荷兰式的窗户常仅从上部采光,且不作观景之用

猜你喜欢
海景窗户荷兰
相约海景餐厅
凡·高
擦窗户
窗户知多少
“荷兰威尼斯”羊角村:这里岁月静好
枷锁 ——阿伦德(荷兰)▲
贴窗户
从《海景》和《山羊》看爱德华·阿尔比的生态伦理观
五名索马里海盗被引渡至荷兰
窗户外面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