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婷
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功效再造
邓文婷
充分发挥高校实验室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能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和环节,是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极为重要的途径。当前各高校普遍将实验室作为教学的“垫脚石”,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办学格局,实验室发展得不到重视,其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且各类实验室各自为政,资源浪费严重。国家应该从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大学生创业发展的角度,建立高校实验室长效发展机制,采取多种措施支持高校实验室的发展。高校内部要整合资源,建立一体化运作平台;要改变实验课程的“辅助”角色,部分实验课程可单独授课;以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热情;加大开放力度,整合高校实验资源,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试验教学改革。
高校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法》把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并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主要特征。经济新常态下,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求为经济寻找新亮点,并缓解就业压力。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高校被寄予厚望,尤其在创新创业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高校实验室尤甚。从目前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操的条件来看,在高校众多创新发展资源中,高校实验室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完全具备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教学指导的条件,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纵观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比较好的高教无一不是极为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将实验室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最为重要的平台和高校科研成果对外转化的窗口与手段。我国高校要解决学生科研水平不高、动手能力不强,乃至解决毕业生就业结构性的矛盾,迫切需要更加重视实验室的功能发挥,不能将实验室矮化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而应再造实验室功效,让它在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发挥更为重要、更为突出的作用。
实验室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在教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训练技能,培养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科学实验素质,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发挥有目共睹的作用。新时期,国家积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作为高校进行科研创造的重要和主要载体,高校实验室具有更加突出的历史使命,需要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一)从实力基础看,实验室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重要载体
调查发现,多数学生认为,既然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生投资接受教育,学校应该结合专业的特点,为大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1]尤其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充实、完善和丰富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进行课程和实验室建设过程中,都要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2]
大学生要进行创新创业,需要提高动手能力,多参与实践。目前,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多,如各种孵化基地、企业社会实践等,但对在校生来讲,最直接、最便捷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是高校各类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往往免费对全校师生开放,只需要履行必要的申请手续,就能便捷进行实操训练,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实验室承担基础教学的重要任务,往往设施设备全,能满足学生的操作需要。
(二)从培养成效看,实验室是提升大学生水平重要手段
高校科研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科研成果的重要产地,在高等院校的发展过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从近年来国际国内各项赛事来看,国内在校生创新创造能力明显偏弱。权威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国内大学生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是江浙,也仅有4%,而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是20%-30%。要解决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创业水平不高的问题,迫切需要从高校抓起,通过增加实验频次,提高试验质量,提高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水平。
(三)从发展趋势看,实验室是学校转型改革的重要途径
我国高校众多,高校定位不准是突出问题。近年来,高校改革思路已经日渐清晰,那就是要对1200所高校进行转型改革,对专注科学研究与职业教育的高校进行功能调整,以此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基础。高校转型后,实验室的作用更加明显:侧重科研的高校,将更加重视实验室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加大科技类实验室的建设与投入,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各类实验;职业教育类高校侧重面向市场的实操训练,更加注重日常实验教学,更加突出以市场为导向对实验室进行改造,更加彰显实验室的作用。
(四)从就业困境看,实验室是大学生创业最直接推手
当前,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经济下行带来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同时毕业生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高校、教育部门普遍感受到就业压力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一直苦恼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一些毕业生眼高手低,重理论缺乏实操经验。解决当下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师生齐动手,从大学生入校一刻起就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泡”实验室活学活用课本知识。动手能力提高了,创新能力强了,才能在职场生涯谋取很好的发展前景,也能放手一搏,凭自身能力、掌握的技术发明,自我创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大展身手。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教育环境,它不仅在于教育理念的创新,更在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批判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人才综合素质、锻炼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3]
社会需求和教学实践情况清晰显示,实验室在高校教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且不可替代,但目前国内的高等教育体系对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重视还很不够,主要表现如下。
1.在“功能定位”上,大多数实验室普遍作为教学的“垫脚石”,其作用仅仅是配合各学科专业完成一般教学目标任务,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学术探究水平并不作为其学业的考核内容,实验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办学格局和传统的教育理念仍未完全改变。在高校众多院系中,实验室边缘化明显,实验室这一促进学生创新创业的“利器”得不到有效发挥。
2.在实验室人才职业发展上,制约因素较多。如目前高校专业职称评定中“实验系列”的职称只能到副高,对于注重职称待遇的高校老师来讲,这种职称架构,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也难以引进优秀师资,而进行科研指导需要老师具有较高水平,甚至是及时掌握前沿科技的能力;高校普遍重视对院系老师的培训,却忽视对实验专职人员职业技能的系统化培训,老师学习机会少,实验室育人环境差,实验老师整体素质难以保证,一些学校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长期作为一个辅助的教学单位存在,实验室老师思想和工作状态不稳定。
3.从发展规划上看,高校普遍重视学科建设,对实验室建设缺乏热情。很多高校实验室缺乏清晰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不明确,实践教学处于低水平循环状态,更缺乏创新的内生动力;对实验室投入有限,教学设备多年不更新换代,设备陈旧,脱离实际,学生不愿意到实验室学习。
4.从管理体制看,各高校管理体制混乱。有的高校将管理职能归入资产管理处,将规划、建设、经费、使用等划入教务处;各种功能的实验室又按专业管理,呈现多头管辖、条块分割,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比如有的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就分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开发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计算机网页制作实验室等,各实验室又各自有自己的资源库。由于各自为政,信息难以共享,削弱了实验室的功效,实验室资源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近年来,一些高校尝试在实验课之外开放实验项目,接受全校师生自主申报,学校统一安排实验,以此调动师生通过实验的积极性,提高科研、创造水平,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项目申报过于集中
一些院系对开放实验不重视,或者宣传不够,导致开放实验项目申报集中在某些院系;集中在理工科院系,文科院系少;师生就近申报居多,跨专业、跨学科申报少。
2.项目申报教师比例太大
一些高校开放实验项目面向全校所有教职员工,由于对专业知识熟悉、拥有实验经验、与审批者熟悉等原因,虽然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申报总人数没有学生多,但比学生更容易申请获得实验项目,一些老师将获得的实验项目用来作为科研的子课题,将学生作为科研助手,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申报的兴趣。
3.缺少资金支持
高校实验室迫切需要面向学生开放,但开放实验项目需要资金支持。由于缺乏硬性规定,学校对开放实验项目的投入往往显得随意,投入的资金量并不大。往往一个项目几百元甚至仅仅两百元的资助,在扣除老师必要的指导费后,真正能用于学生科研的经费几乎没有。学校完全靠简单开放硬件设备来实行开放,对开放实验项目产生的实验费用、耗材等缺乏必要支持,让学生缺乏参与热情。
4.项目意义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目前高校开放实验项目大多是学校自发组织,有些还是理工类院系仅凭某位院系领导大力提倡才得以苦苦支撑,开放实验项目的运作层级底,受重视程度弱。很多高校将实验室开放项目看作是正常实验课程的点缀,认为它不属于常规教学活动,可有可无。这不仅导致开放实验项目得不到资金支持,更让教师缺乏参与指导的积极性。
高校实验室在规划建设、管理体系、师资队伍、实验课程创新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及应用能力,以及资源的有效运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还不能胜任和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实验室科学建设,对于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乃当务之急。[4]
实验室是高校科研成果的孵化基地,是学科发展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创造条件,吸纳更多大学生走进实验室,一方面增进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提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一般科研思维,搞好科学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提高动手能力,为以后创业发展蓄势。如美国的大学实验室里经常有利用假期参加科学研究的大学生,通过积极参与,他们可以掌握一些实验技巧,获得部分研究成果。
再造高校实验室服务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路径,主要从六方面入手。
(一)提升层次,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巨资投入建设的高校实验室得不到及时、合理的使用,是严重的资源浪费。从培养创新人才、支持大学生创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国家应该建立促进实验室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增加资金投入、政策倾斜等措施,加大对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扶持力度,及时更新实验室基础设施和实验器材,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真正让实验室成为师生乐于常驻的科研重地;扫清高校实验室发展障碍,实验室老师的薪酬待遇、职称评定名额与层级等同于院系,甚至享受比院系更加宽松、优厚的环境,吸引更多优秀老师投身实验室,摆脱实验室仅为院系服务的“附属”地位,提升实验室的教学科研水平;鼓励高校成立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统筹各方力量,加大整合力度,提升实验室在学校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面实行实验教学学分制,规定必须达到的学分数,否则不能毕业,但实验内容和项目可自主选择。
从制度层面鼓励高校将实验室资源对外开放,促进校级之间实验室资源的正常交流、使用,对使用公共财政建立的实验室程度、每学期开放时间等予以明确,以此方便学生更好地从事实验研究与实践。
(二)整合资源,构建一体化平台
从传道授业、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说,高校应该协调各院系,整合现有的实验室资源,从建规立制上确立各类实验室都属于全校师生都能使用的公共资源,对设置障碍阻挠非本院系学生使用实验室的予以惩处。针对各院系均有数量不等实验室的现状,一些高校尝试进行实验室资源的整合,如对涉及公共科目教学的、理工科跨院系使用频率较大的实验项目进行整合,成立校一级的物理实验中心、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中心等,从运行机制上杜绝院系将实验室资源在小范围内开放。对适用学科、专业面窄的实验室,可放在院系内部,但必须对开放时间、开放范围予以规范,满足全校师生跨院系使用这些实验资源。
在整合实验室资源时,要特别注重对跨领域、跨专业进行试验的学生给予积极支持、配合,学校及院系应该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满足学生需要。从学科发展和创造发明成果来看,“跨界”容易产生新成果。
(三)重视课程教学,实验课程逐渐单独授课
高校教学体系中将实验室长期定位为教学辅助手段,是师生均不重视实验,导致高校科研、创业水平低下的极为重要原因。实验课程有着极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直观性,理应在教学设计中具备更为重要的地位,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学校要想建设好创新创业实验平台必须根据创新创业培养的需要,对部分课程单独设置课程(部分工科专业已经实现了实验课单独设置课程),还要增加一些创新创业的实验课程,从现有的教师中挑选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教授担任这些课程的导师,帮助学生培养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5]同时,实验室要创新教学手段,综合运用录像、幻灯、投影、CAI多媒体、网络教育等多种现代化的教学工具,适时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联机投影教学,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试验,让讲授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四)以竞赛为抓手,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热情
纵观高校各类实验,十分强调动手能力。实验室先天具有承接实验的能力与水平,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主动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通过动员、筹备、参与,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通过宣传、奖励获奖选手等方法,调动学生勤于实验、勇于挑战的冲劲。其实,高校实验室可直接指导的竞赛项目有很多,如机器人大赛、电子技术大赛,以及各类技能大赛。通过组织这些大赛,实验室的实力、水平得到展示,实验的作用深入人心。
(五)加大开放力度,为自主实验扫清障碍
校方安排的实验课显然无法满足爱创新创造学生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在所有高校推进实验室开放进程,并将实验室开放程度纳入学校总体考核目标,促进学校主动、全面开放,使大学生从平时进行的教学实验逐步引导到创新性实验的阶段。开放高校实验项目,学校需要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实习需要。
(六)走出校门,加大校际、校企间实验交流
这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1.学校之间实验资源不平衡,而学生实验需求千差万别,高校需要建立实验联盟,在各高校实验中互通有无、合作共享,为学生的科研、创新实践尽可能地提供实验支持;2.高校毕竟是象牙塔,难以像置身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企业那样敏锐了解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科研实验方向。同时,一些企业搭建了具有较高甚至世界一流水平的实验室,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该主动跟相关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实验资源弥补自身不足,也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实际适时调整实验方向,更新实验课程。只有这样,高校实验室才能更吸引人,实验课程才更有针对性。
[1]刘永萍.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能力培养[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3(2):44-45.
[2]李振声,吕以全,徐钦民,等.电工电子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59-142.
[3]谢鸿芳,周美珍,黄晓辉.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6):154-156.
[4]武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7):206-209.
[5]崔亚娟.普通高校转型背景下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实验平台构建[J].统计与管理,2015(5):160-161.
2015-08-13
邓文婷,广州大学实验中心实验师,工学硕士。(广州/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