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的思考

2016-02-19 12:33唐兴华临沧市临翔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临沧677000
乡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危害

唐兴华(临沧市临翔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 临沧 677000)



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的思考

唐兴华
(临沧市临翔区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临沧677000)

[摘要]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田残膜、农村居民生活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导致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是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基于此,简要阐述农业面源污染的含义、危害及特征,分析防控与治理的必要性,提出防控、治理对策,为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危害;特征;防治对策

自20世纪80年来,我国为推动农业生产快速发展,提高农民人均占有粮食和纯收入。同时,由于化肥、农药、饲料、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及使用方法不科学,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致使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国家、国际大趋势,也是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在此背景下,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深入农业、农村展开实际调查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1 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

对农业面源污染含义可从微观上和直观上来理解认识。其包括种植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水产养殖面源污染、农村生活面源污染4个类型。

1.1微观上农业面源污染

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农田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畜禽养殖粪污和水产养殖废水中的氮磷、致病菌等污染物,农村居民生活废弃物等,在降水、灌溉或排放过程中,通过地表径流、排水和地下淋溶,造成水体、土壤、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而形成的面源污染。

1.2直观上农业面源污染

是指由于化肥、农药、地膜、饲料和兽药等化学投入品使用不当,以及作物秸秆、畜禽废弃物、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或农村)废弃物处理不当或不及时,造成的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1]。

2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及特征

2.1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

总体危害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一是危害水体功能,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表现为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和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超标。二是危害农田土壤环境,影响土地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表现为土壤有害物质超标和土壤结构遭受破坏。同时造成了食用的食物、饲料及饮水中的硝酸盐积累,对人畜健康不利。三是危害农村生态环境,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农业(或农村)废弃物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影响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2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一是排放形式具有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面源为分散排放农业面源污染影响因素很多,随机影响十分显著,如农田面源氮磷等污染物流失受到降水量的大小、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农田地形、种植模式等自然条件,农业化学投入品数量、施用方式、时间等人为条件的影响。二是污染物具有资源性。农业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是氮磷,实际上是营养资源。三是广泛性和不易监测性。农业排放则多为生产原料(如农药、化肥等),排放主体(农户)广泛性较突出。

3 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与治理必要性

3.1国家农业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的新要求

农业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保障。随着人口增长、膳食结构升级和城镇化不断推进,我国农产品需求持续增长,对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遭受着外源性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压力,已成为制约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令人堪忧。

3.2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面源污染是我国农业生产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

3.3国家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深刻认识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

4 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与治理对策

根据农业面源污染危害具有广泛性、分散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其排放的农药、化肥、农村生活废弃物等污染源的主体是农户的特征,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控、治理对策可从职能层面和技术层面着手实施。

4.1职能层面采取的防控与治理对策

4.1.1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牢固树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思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和培训会等途径和方式,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农业技术人员、领导、农民群众、社会公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本质和危害,以及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治理工作的意义。

4.1.2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障措施。加强组织保障,各级政府成立由农业、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和水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科学地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实效;完善政策措施,不断拓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经费渠道和财政资金专项投入;建立健全政府推动、秸秆利用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经纪人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体系,降低收储运输成本,加快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2]。

4.1.3多渠道争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投入。积极争取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农业清洁生产示范、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申报立项。

4.1.4实施化肥零增长行动。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茶叶等园艺作物上的应用,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全覆盖;推进新型专用配方肥料推广;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农企对接,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结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有效模式。

4.1.5着力解决农田残膜污染。严禁使用厚度0.01 mm以下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加快可降解地膜推广运用;加大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支持,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给予补贴;开展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创建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

4.1.6建立一批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治理示范区。针对各地主导优势作物、重点区域(蔬菜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污染源特殊地块开展防控与治理示范。发挥以点带面,逐步全程覆盖的防控布局。

4.2技术层面采取的防控与治理措施

4.2.1推广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的技术。推广使用专用配方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秸秆还田、化肥深施以及肥水一体化等高效科学施肥技术,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污染源。

4.2.2深入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大示范和政策引导力度,因地制宜开展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腐熟加工、秸秆生物堆加工、秸秆堆沤加工还田等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利用技术宣传推广。

4.2.3积极探索先进适用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加快推广安全用药、绿色防控、农田节水等清洁生产技术与装备,建立完善的农业清洁生产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逐步构建农业清洁生产认证制度。改进种植和养殖技术模式,实现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资源化。

参考文献

[1]叶长林,吴新民.浅析农业面源污染对新安江流域水质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2005,11(4):158.

[2]毕海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要把握好关键点[N].中国环境报,2015-05-21.

[中图分类号]X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3-55-2

猜你喜欢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对策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试述黔南州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
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综述
浅谈利用生态农业产业链技术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