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萍 李作明(柘城县农业局,河南 柘城 476200)
柘城县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领
王萍李作明
(柘城县农业局,河南柘城476200)
2016年河南省柘城县小麦生产再获丰收,基于此,结合柘城县小麦生产的基本情况与特点,分析气候条件对小麦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阐述小麦生产中的主推技术及主要工作措施。
小麦;丰产技术;管理措施;柘城县
河南省柘城县2016年夏粮面积6.47万hm2,平均单产较2015年提高5.76kg,实现了夏粮生产“十四连增”。综合分析,2016年小麦实现高产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穗粒数的增加和千粒重的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原因,一是各项田间管理措施落实到位,二是由于667m2群体的减少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各种营养元素供应充足。加上后期温度适宜,没有出现干热风危害,延长了灌浆时间。
一是实现了一播全苗。麦播期间,抓住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通过认真落实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逐步扩大深耕深松面积,采取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适期播种面积大,播种质量高,实现了一播全苗。二是冬前生长量达到壮苗指标面积较往年有所下降。由于冬前强降温发生时间早、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且光照不足,致使小麦提前15~20d进入越冬期,小麦越冬前单株分蘖数减少、植株偏小、生长量不足,冬前生长量达到壮苗指标面积较往年有所下降,化学除草面积大幅减少。三是中后期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小麦返青至扬花期,没有出现有效降雨,随着气温升高和小麦生长需水量增加,麦田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加速了小麦两极分化进程,使667m2群体较近年有所减少。四是病虫害总体发生轻。除部分地块纹枯病较重外,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较常年发生偏轻。五是产量三要素呈“两增一减”态势。据测算平均667m2穗数39.2万,穗粒数35.2粒,千粒重44g。与2015年相比,穗粒数增加3.1粒,千粒重提高1g,667m2穗数减少4.3万。
一是秸秆快速腐熟及配方施肥技术。利用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统一购买了秸秆快速腐熟剂,免费发放给群众使用,并对小麦底肥施用提供合理配方。二是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采取科学选种、药剂拌种、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等关键技术措施,提高播种质量,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三是水肥管理技术。越冬期雨雪过程虽然有利于补足土壤墒情,但由于降温早及播种以来光照不足,因苗制宜、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全面提升小麦春管质量。小麦拔节及扬花期,柘城县没有出现有效降雨,随着气温升高和小麦生长需水量增加,麦田土壤墒情不能满足小麦拔节期生长需求,促进多成穗、成大穗,预防晚霜冻害,根据春季气候特点和苗情转化情况,推广了以浇水、施肥、防病治虫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四是间作套种技术。结合作物种植习惯,推广了小麦-三樱椒套种模式,该模式一般667m2产小麦400kg、三樱椒250kg,667m2产值3500元左右。为切实减轻劳动强度,播带的确定既要保证相关机械的使用,又要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一是多次举办小麦生产技术培训。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130余场次,受训农民1万余人次。二是及时印发技术资料。结合农时累计印发小麦品种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小麦冬春管理技术要点、后期管理技术和病虫情报等5万余份,使广大农户掌握了小麦生产关键技术。三是搞好技术宣传。充分利用现代宣传媒体开展技术宣传,广造声势,提高管理质量。柘城县农业局联合柘城县电视台,利用《柘城新闻》《民生365》《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制作麦播技术、化学除草、科学追肥、一喷三防等技术专题讲座10期,及时宣传麦田管理技术。四是及时解决小麦生产中技术难题。柘城县小麦生产技术专家组,利用政风行风热线、专家热线等及时解答农户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自麦播以来,深入田间现场解决技术难题50余次。五是高标准落实品种展示田。安排小麦品种展示试验2处,展示田安排品种21个,主要采取统一免费供种、统一免费供拌种剂、统一播种、统一管理与统一技术指导的管理模式,对各品种适应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认真观察总结。六是搞好统防统治工作。积极开展统防统治工作,落实完成统防统治面积0.33万hm2,由县农业局统一提供药剂及配方,专业飞防公司和机防专业队具体负责喷防工作。在防治上,做到四统一,即统一药剂、统一配方、统一喷防时间、统一技术指导。通过统防统治,有效提高了“一喷三防”的质量。
S512.110
B
1674-7909(2016)0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