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
(通化聚鑫经济开发区畜牧兽医站,吉林 通化 134100)
猪病毒性腹泻防治研究
黄丹
(通化聚鑫经济开发区畜牧兽医站,吉林 通化 134100)
猪肉是我国的主要肉类消费品之一,但是猪病的存在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尤其是猪病毒性腹泻病。基于此,在分析猪病毒性腹泻病的症状、病原和流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防治措施
猪病毒性腹泻主要威胁对象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后的保育猪,育肥猪也时有发生,但相对而言发生率较低。发病的仔猪,粪便呈黄色和白色水样,保育猪粪便黄色或灰色。育肥猪和母猪即使发病也会在短期内恢复,仔猪2~3日龄表现为呕吐及腹泻,时间稍长,猪体会出现脱水现象并逐渐消瘦,病情严重的仔猪会发生死亡。
猪病毒性腹泻临床鉴别较为困难。猪流行腹泻(PED)、猪轮状病毒(PV)和猪传染性胃肠炎(TGE)是猪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另外,其他病毒如星状病毒、猪腺病毒感染、肠病毒感染等也可以引发该病。这说明该病的发病原因比较繁杂,多种病毒均诱发该病。猪病毒性腹泻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季发病率最高。
3.1 预防措施
3.1.1 加强饲养管理。猪舍一定要保证清洁、卫生,尤其是夏季,要灭掉蚊蝇等,及时清理粪便,注意猪舍通风,保证舍内温度;增加空气湿度,适当喷水;加强消毒工作,在每组猪出栏后要进行彻底消毒,不留死角,尤其是发病的猪舍消毒后要搁置几周,保证新进猪的安全性。
3.1.2 加强仔猪营养。一定要把控好仔猪初乳关,保证母猪饲料全价,增强母猪的抵抗力。断奶仔猪身体相对比较虚弱,所以要保证仔猪的营养均衡,增强个体抵抗力,减少腹泻病的发生。在猪的饲料中保证多种微量元素的加入,维生素也是必不可少,最佳方式是让仔猪自行采食,让猪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此外,按照疫苗的规定,定期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预防。
3.2 药物治疗
针对疫苗免疫失败,发生严重流行的猪场,返饲法是目前采用最多且较理想的方法。5日龄内发病特征明显的活仔猪,发生腹泻24 h左右,采集其小肠,去除肠系膜淋巴结,把脱脂牛奶冷却至5℃左右,小肠和牛奶按1 g∶1 mL的比例搅碎,然后用生理盐水溶解放到冰箱冷却。可加少量抗生素,如1 g阿莫西林、3 mL庆大霉素、5 mL恩诺沙星注射液。所得溶液每头母猪2 mL,为了减少误差,每头母猪再加8 mL牛奶,这样每头母猪喂10 mL,包括所有产房、怀孕、空怀和后备母猪。此法需清洁饮水,饲料添加利诺(1 kg/t)或恒炎康(1 kg/t),连用5 d。加强营养补充,饮用口服补液盐、葡萄糖溶液和维力康(500 g/t)、或维多利(500 mL兑水1 t),连用3 d。
当猪群发生病毒性腹泻后,仔猪进行早期断奶,一般18日龄开始执行断奶操作。在饮用水方面可采取开放式饮水,并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补液盐和维力康等,该方法连用10 d左右。在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阿莫西林、利诺等,同样连用10 d左右,根据实际效果选择是否延长使用时间。
对于发病猪的关键防治措施是防止脱水,保证病猪能喝到口服补液盐水(配方为葡萄糖20.0 g、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氯化钾1.5 g和水1 000 mL)。同时,为防止继发感染,应用恩诺沙星注射液,按猪体质量1 kg用药0.1 mL(含恩诺沙星25 mL),肌肉注射,2次/d,连用3 d;或者用α-干扰素每天注射1次,连用3 d。
对于猪病毒性腹泻而言,部分猪场兽医工作者对猪只的混合感染认识不够,腹泻病的病因本身就很复杂,往往不会只因一种病原引起发疾病,这就给腹泻病的诊治带来误导,耽误了最佳诊治时间。因此,应根据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防疫计划,全面控制疾病的发生,才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对于管理人员,应勤加观察,及时发现病症,早发现早治疗。
当前,小规模养殖场的防控和治疗措施比较滞后,尤其是药物使用不科学,有的仅凭经验进行药物治疗,忽视了药物使用说明书和兽医的叮嘱,最终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规模化养殖场对于猪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效果较好,其疾病的防御体系和系统比较完善,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和及时治疗,值得借鉴。
S858.28
B
1674-7909(2016)26-19-1
黄丹(1982-),女,本科,初级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疫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