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敏
(鹤壁市畜牧局,河南 鹤壁 458030)
鸭瘟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郑丽敏
(鹤壁市畜牧局,河南 鹤壁 458030)
鸭瘟的致死率较高,作为传染类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的特点。因此,养殖从业人员加强预防意识,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携有病原的鸭子通常伴随有体温升高、食欲差、两腿发软、翅膀下垂等情况,养殖从业人员需要观察鸭子的生活形态,及时做出判断,防止疫情的扩散。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隔离和消毒,积极落实预防接种工作,防止病情的爆发。
鸭瘟;诊断;治疗
鸭瘟主要是指由鸭、鹅等动物为病原体的急性、热性、传染性高的败血病症,又被称为大头瘟或鸭病毒性肠炎,是常见的鸭类疾病之一。该病主要传染区域集中于养殖业、畜牧业地区,且由于养殖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对流行病的关注意识差,容易引发死亡。其传播途径也较为广泛,包括消化道、排泄物、呼吸道等。与此同时,口服、皮下注射等人工感染途径也是近年来引发鸭瘟的重要途径之一。
1.1 鸭瘟的病原学阐述
在鸭类中麻鸭和番鸭的感染率较高,且病毒分散在病鸭的器官、排泄物中。此外,该病症存在潜伏期,通常为2~5 d。病鸭表现为羽毛松乱、高温、行走困难等,以及眼角膜浑浊,有排斥物从鼻腔中流出。该病毒属疱疹病毒,能够在9~12日龄鸭胚中进行自我繁殖和生长,从而引起细胞病理变化。鸭瘟仅有1种血清类型,病毒粒子显现为球状,有囊膜,无血凝性特征,直径多在80~120 nm。此外,该病毒主要集中在脾脏器官内,在不同的发病期所呈现出的病毒含量也是不同的。值得注意的是,该病毒对低温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反之,高温、阳光和干燥的气候不利于病毒的生长。
1.2 鸭瘟的病理变化
鸭瘟是大头瘟的主要症状之一,即病鸭通常头颈部位表现出肿胀,且皮下组织有伴有黄色胶样,严重病情则导致其不能行走。而病鸭的鼻孔有较多的分泌物,气管黏膜充血,可见微小的血斑甚至是溃疡的痕迹。与此同时,粪便排泄物多为灰绿色稀便。此外,肠道部位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也是主要表现之一,并以十二指肠和直肠最为严重。在进一步的探究中,还发现鸭瘟也会造成心脏、心外膜等地方出血,囊腔内充斥着红色的渗出物,即法式囊黏膜红肿。相对地,病鸭中也会有灰白色的死点出现在肝脏的表面,且由于质地脆弱,容易破裂,继而胆囊肿的胆汁外流。通过进一步观察,病鸭也多出现眼睑肿胀和流泪等情况,眼结膜充血并伴有脓性黏液。
与此同时,进行剖检病变的检测。该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全身性出血和水肿。此外,皮下组织多有弥漫性炎性水肿。在胸膜处有泡沫状物渗出。其口腔和食道黏膜处皱壁表现为条状,且剥离后有溃疡病症。病鸭的腺胃有血斑,且出现坏死的斑点。而产鸭的卵巢略有增大,并有卵泡破裂的情况,容易引发腹膜炎。而处于产蛋期的母鸭群的死亡率较高,且产蛋量直接下降24%~40%,甚至停产,并在3 d后因极度衰竭而导致死亡[1]。
在诊断过程中,首先将采集病鸭的肝脏、脾肾等进行病毒体的分离。此外,通过组织样本接种鸭培的绒毛尿囊膜进行进一步的化验检测,其主要鉴定方式包括免疫荧光试验、空斑抑制试验等,ELISA则是现阶段快速诊断的一种方式。
在诊断的同时,要区别鸭瘟和鸭巴氏杆菌病。鸭巴氏杆菌病的发病较急,一般在数小时内直接死亡,且鸡、鸭、鹅等禽类均会受到感染。但是该病不会造成头颈肿胀等问题,尽管在肝脏部位也会分布坏死点,但多为针尖状。此外,与鸭霍乱的病情相比,鸭瘟的病程较长,且鸭霍乱病情重肠道出血较为明显,但是极少出现肠道溃疡、泄殖腔黏膜表面的假膜等情况。
治疗措施可分为治疗和预防两大方面。首先,当发生鸭瘟时需要及时进行隔离及周边环境的消毒(定期使用5%漂白粉溶剂对鸭舍和用具进行消毒),防止疫情的扩散,包括对健康鸭的紧急预防接种。此外,可采用免疫鸭血清和高免血清进行治疗,具体为每只鸭肌0.5~1.0 mL。就现阶段而言,鸭瘟的治疗尚无有效的药物,发病早期可以使用一定剂量的康复血清或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故而“预防为主”是控制鸭瘟的主要形式[2]。
在预防方面,主要是提高雏鸭母的源抗体。在饲养过程中注重防预,坚持科学的饲养模式,做好鸭舍的消毒排查,防止相关疫情的发生。相对地,饲养人员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保持卫生干燥整洁,对不同年龄的鸭进行隔离分开饲养,在喂食上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能够在发生疫情后及时做好隔离工作,减少损失。与此同时,应反思养殖业的饲养管理模式和病源形成的因素,防止疫情的再次爆发,为养殖人员提供新技术、新知识,继而提高经济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当从外地引进新品种时,需要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做到隔离饲养2周以上,以便观察是否携带病毒等问题。此外,禁止到鸭瘟流行的地区进行放养也是控制鸭瘟传播需注意的事项之一。
最后,笔者认为做好预防接种的相关工作十分重要。即根据鸭瘟的发病情况和区域气候特征,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有利于防止该病情的大规模扩散。此外,正确接种鸭瘟胚化弱毒活疫苗。具体情况如下:首先,对2个月以上的鸭子注射生理盐水,每只鸭肌肉注射1 mL。注射后3~4 d能够有效地提高鸭自身的免疫力,且免疫期高达9个月。对于2个月以下的雏鸭,则可进行腿部的肌肉注射,每只鸭肌肉注射0.25 mL,免疫期为30 d[3]。当雏鸭长至3个月时需进行二次注射,即每只鸭肌肉注射1 mL,提高免疫力。
鸭瘟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且多发于夏秋两季,并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征。不同品种的鸭子均可感染,且雏鸭的死亡率高达95%,严重威胁到养殖业的发展。而处于潜伏期的病鸭也会通过排泄物等方式扩大传染,加剧鸭瘟的增长,难以控制。该病的死亡率较高,且集中于母鸭和成鸭,雏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对我国的养殖产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坏。因此,加强对鸭瘟的预防工作,为农户提供科学的养殖模式,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鸭瘟,做好防治工作,能够有效地减少鸭瘟带来的危害。
[1]刘菲.PCR检测鸭瘟病毒方法的建立及鸭瘟病毒强毒SC1株在急性人工感染成年鸭体内分布规律的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14.
[2]黄河龙.鸭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4):1851-1852.
[3]贾仁勇.鸭瘟病毒蛋白质组二维电泳特性和UL24基因的发现、原核表达及应用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8.
S858.32
B
1674-7909(2016)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