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

2016-02-19 08:52赵国军
新疆农业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农技技术推广技术人员

赵国军

伊宁县农业局,新疆伊犁835600

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研究

赵国军

伊宁县农业局,新疆伊犁835600

本文根据农业科技推广的有关理论,采取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对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分析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对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创新,并提出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伊宁县

近年来,新疆的农技推广体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为农民素质的提高、粮食的增产、农民收入的增加提供了保障,新疆农业和农业技术推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但仍存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民生产的需要。本文对伊宁县农技推广体系进行研究,在分析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对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总结与创新。主要研究目的有是明确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基本原则及方向,提出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指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议、对策。

1 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适应发展需要

从2014年7月起,伊宁县各乡镇农技推广部门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三权,乡镇技术员由乡政府进行考核。伊宁县农业局及农技推广中心对乡镇农技推广站只做业务工作指导。这样对积极发挥农业局及农技推广中心统一管理全县农技推广工作的作用存在较大障碍。

1.2 财政经费投入不足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服务功能主要体现在县乡两级。由于县级财政和乡镇财政投入不足,伊宁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设施落后、推广方式简单、工作环境艰苦,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县乡农技推广运行机制缺少对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制约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

1.3 设施条件仍待改善

“十二五”期间,通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项目的实施,各乡镇农技推广站配备简单的办公设施,但截止到2014年底,再未添置新的办公设备。以愉群翁回族乡农技推广站为例,乡农技站办公场所仅为28 m2,10余个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共用1台电脑和打印机,没有文档柜、公用照相机、U盘和公用交通工具等办公实施,不仅降低办公效率,同时严重影响着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效果。

1.4 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高素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是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根本所在。农技推广人员知识单一、技能水平低下,是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关键薄弱环节。伊宁县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4.1 农技推广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

伊宁县共有乡镇农技人员编制157个,实际在编的133人中仍有10余人不在岗。乡镇政府抽调、借用现象普遍,造成了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

1.4.2 各乡镇农技人员配置不均

根据编办核定的基层农技站人员编制数,最多的是16人(愉群翁回族乡),最少的是5人(萨地克于孜乡和维吾尔玉其温乡)。县城周边乡镇实际在岗人数较多,在一些偏远乡镇农技人员严重缺乏。

1.4.3 技术人员技能素质较低

目前,农技推广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者占41.3%;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占36.1%,占主体地位的是初级职称者。乡镇农技推广站的工作人员,多数是90年代初分配的农学栽培专业的少数民族中专及技校毕业生,对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新技能、新知识掌握不足。

1.5 农民文化程度偏低

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村中很多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劳动力转移到了非农产业,面对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的现有劳动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难度更大。

1.6 推广服务模式单一

伊宁县技术推广仍然存在着手段和方法陈旧的问题,主要还是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一张嘴、两条腿”的推广模式效率不高,农技人员与农民互动的科技咨询服务长效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以及培养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

2 完善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措施

2.1 改革体制

改革体制是解决目前政办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问题的重中之重,全面总结伊宁县农技推广体系多年来体制改革与机制运行,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技术干部“职称评聘”制度,实行国家、省、区级的高级职称干部技术包县、包乡制度,让他们参与基层的技术革新、结构调整、产业规划、重大问题的解决;同时把县级以下技术岗位设置和技术干部“评聘”的权力真正下放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2.2 创新机制

一是双向选聘:建立“产业定岗、竞聘上岗、岗定职称”的激励评聘机制,同时在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实行“人选岗、岗选人”的“双向选聘”办法,转换用人机制,巩固并加强技术人员待遇和职称分开的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二是建立“361”考评激励机制:实行绩效工资制度,针对不同职称的技术人员结合其所在乡镇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于年中、年终进行交叉、公开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定等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比例为“361”,即30%优秀、60%合格、10%不合格)。奖励考核优秀者,考核合格者全额兑现绩效工资,不合格者的绩效工资奖励给优秀人员。三是制定“三定三挂钩”责任制: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结合每位技术人员的工作职责,与技术人员签订“三定三挂钩”(定岗位、定指标、定任务,并与技术人员的职称评聘、工资分配、评优选先相挂钩)目标管理责任书。“三定三挂钩”考核结果直接与次年技术人员的岗位评聘相结合。

2.3 强化工作保障及改善推广条件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财政要切实加大对农技推广工作的投入力度,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使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和工作经费等得到保障。二是设立农业专项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县财政每年从新增财力中再提取1%,设立农业技术推广专项基金。对科技示范户、优秀技术员等给予适当补贴或奖励。三是争取项目资金。立足伊宁县资源、产业、环境优势,积极做好相关项目的储备、筛选、论证、申报和争取工作,利用上级扶持资金,改善伊宁县农技推广条件,提升农技推广水平。四是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部门、涉农企业及民间资本,坚持“合作双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参与农技推广活动,进一步拓宽农技推广经费来源渠道,缓解政府投资压力,使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急需的基础性和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上。

2.4 拓展推广方式,构建多元体系

建立政府型、企业型、自助型等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点内容。

2.4.1 突出重点示范、构建四级示范体系

积极推进并完善、提升县级示范园、乡级示范区、村级示范片、科技示范户四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体系。

县级示范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的诞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要产物[6]。通过示范园的试验示范来带动周围的农民,同时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7]。伊宁县以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项目为依托,今后进一步完善、提升3个县级示范园的高效种植、高效养殖、特色林果、设施农业、休闲观光等功能区的示范作用,并完成国家3A级休闲观光农业景区申报与创建工作。

乡级示范区:继续完善、提升20个1 000(666.7 m2)乡级示范区。示范内容主要包括:玉米良种繁育、玉米标准化栽培、小麦标准化栽培、冬小麦高产创建、冬小麦复播胡萝卜、冬小麦高产创建复播玉米、树上干杏套作薰衣草、高效设施农业、葡萄标准化、留兰香标准化栽培、高效露地蔬菜种植、有机农产品基地、甜菜高产栽培、薰衣草标准化栽培、休闲农业等。

村级示范片:每年建设100个50亩以上的村级示范片。建设内容以粮食高产创建、高效模式、高效作物、特色作物为主。

科技示范户: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每名农技推广人员每年服务10户以上,每年发展科技示范户1 000户以上,每户面积10(666.7 m2)以上。

2.4.2 大力提倡涉农企业参与农技推广

采取政府推介、资金补贴等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涉农企业自主或与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探索农资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服务水平和带动能力。一是及时采集技术需求信息,按照农民需要、市场需求、产业要求,依托各类、各级农技服务组织,建立农户与推广机构的直接沟通渠道,以便提供有效服务。二是扩大技术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偏重产前、产中服务向产后服务延伸,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一起抓;由原来的偏重传统农业技术服务向高效生态农业技术服务延伸;由原来的偏重为个体提供服务向为农业组织(农企、合作社等)服务延伸。三是丰富技术服务手段,既要用好用活推广现场会、观摩培训、田间学校等传统手段,又要善于创新服务模式。推行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订单服务模式、以农资经销商为主体的农资服务模式、以科技示范园区为主体的示范推广模式等。

2.5 狠抓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2.5.1 稳步推进农民科技教育及培训

农民科学文化水平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较弱,致使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展缓慢,这也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2]。根据历史经验,结合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的现状,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就是示范带动,建立试验示范基地,以试验示范来带动周围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地区优势农产品生产水平,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3]。一是通过辐射带动,培养农村种植大户和科技骨干,带动周围农民科技水平的整体提高;二是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让农民目睹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从而促进农民学习和使用科学技术;三是鼓励县乡两级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使农民在学习中用,在实践中学,在生产实践中掌握科技技术[4]。

农业科学知识促进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提高农业科学水平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综合文化素质的有效手段[5]。结合“科技之冬”、“科技之夏”、“科技巴扎”等活动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全面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及职业技能教育。

2.5.2 强化技术人员培训学习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力度。一是通过选派技术人员到内地、自治区、自治州大中专院校进行培训,每年培训比例不少于技术人员的30%;二是聘请自治区级、州级专家及本单位技术骨干开展最新实用技术讲座,每年受训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0人次。通过培训让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农业科技的新成果、新技术,农技推广的新方式、新方法,使其能够针对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和农民需求,有效的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工作。

2.5.3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平台开展培训

将“三农”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所提供的高效服务项目融入到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与产后的各个环节,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和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准确的发布在“三农”信息网上,同时对农牧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安排专人解答。

2.6 争取项目资金,提升服务效果

建设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必须要有项目支持,今后,要继续实施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完善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设施设备,保障技术人员工作补助,进一步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成要件。

3 结论

本文充分运用实地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方法,全面的摸清了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总结提出了伊宁县十三五期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应该建立以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主力,准公益性和盈利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辅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同时从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改善条件、提升技能、拓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强有力的建议和创新举措。

[1]许新.扬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扬州大学,2006.

[2]朱方长.面向21世纪农业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特点[J].农业科技管理,1998(6):7-10.

[3]石龙阁,蔡忠杰.辽宁省农业科学阜新基地建设20年回顾[J].辽宁农业科学,2002(2):25-29.

[4]云德奎.加强三个基地建设发展区域经济[J].现代农业,2002(3):1-2,4.

[5]窦铁岭.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与改革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3):65-67.

[6]张志.科技体制改革的回顾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0(2):52-54.

[7]白和盛,苏建坤,杨建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培育[J].天津农业科学,2013,19(9):74-77.

赵国军(1977年4月—),硕士学历,山东武城人,研究方向:农村发展经济。

2016-06-18

猜你喜欢
农技技术推广技术人员
关于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推广的思考与探究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智能制造技术推广服务与实践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秋冬种及冬季农业开发农技行动”启动实施
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运用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培育乡镇农技人员立足当下更要看重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