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道瑞,秦晓辉,侯 洪,周明冬
新疆自治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乌鲁木齐 830049
浅析新疆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董道瑞,秦晓辉,侯 洪,周明冬
新疆自治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乌鲁木齐 830049
地膜栽培技术的应用加速了生产方式变革和生产力发展,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依托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田残膜的回收再利用。本文重点介绍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
地膜;回收利用;项目;问题;对策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保温、保墒和抑制杂草作用,引入新疆后,被逐步运用于棉花、玉米、小麦、番茄等粮食经济作物,极大地促进了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提高,已成为农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配套措施。但随着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延长,土壤中残膜量逐渐增加,对土壤环境、耕地质量、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业生产环境带来诸多不利影响[1],且增产效应会被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所带来的负效应所抵消[2],残膜污染将对新疆农产品稳产、高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在此背景下,新疆依托国家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积极组织项目申报,2012年以来,中央累计投资3.24亿元,在新疆62个县市开展项目示范,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地膜回收面积2 209万(666.7m2),统筹国家旱作农业项目资金和自治区财政资金的配套使用,极大地促进新疆农田残膜污染治理工作。
近几年,通过项目推动实施,农民残膜回收意识增强,促进了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残膜回收利用企业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并初步构建“四位一体”回收利用体系,极大地促进了新疆农田废旧地膜的污染治理。
1.1 项目建设整体进展顺利
项目验收采取地方组织验收以及国家发改委会同农业部抽查核查的方式开展,目前,新疆已有30个示范项目市(县)所承担项目通过了国家三部委联合验收,并已投入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工作,有效地减了当季农田地膜的田间残留,治理效果初步显现。
1.2 初步构建“四位一体”回收利用体系
通过不断推进残膜田间回收、网点收购、企业资源化利用三个环节有效连接,逐步构建了由政府、农民、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四位一体”回收利用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农民交售为主导,企业和社会人员参与的回收利用队伍,促进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
1.3 促进立法进程,源头治理残膜污染
大量强度低、易老化超薄膜的使用,直接导致回收困难,为保证地膜质量,提高可回收性,新疆加快完善法规标准,相继制定和出台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DB65 3189-2014)强制性地方标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棉田残膜回收技术规范》(DB65/T 3835-2015)、《农田废旧地膜回收质量要求》(DB65/T 3834-2015)、《农田废旧地膜加工技术规范》(DB65/T 3836-2015)等一系列法规标准,从地膜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等多环节加以强制规范和引导,从源头遏制残膜污染,着力解决残膜污染问题。
1.4 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近年来,各地通过编制宣传资料,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行动,广泛宣传残膜污染的危害,推广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污染防治和清洁生产相关知识,不断提升公众尤其是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的良好舆论氛围。
2.1 项目批复严重滞后
由于项目实施方案批复下达时间普遍较晚,加上前期土地审批、环评等前期手续办理耗时长,时间跨度大,影响项目建设进度,部分项目县市为赶工程进度,存在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情况。
2.2 项目方案前期设计调研论证工作不充分
由于项目申报时间短、任务重,有的项目实施方案设计、上报前未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未统筹考虑城市主体功能分区、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规划,导致诸如项目选址不合理、变更回收加工企业等问题,为后期的项目实施带来诸多不利,严重影响项目实施进度。
2.3 重项目争取,轻项目落实
部分县市存在争取项目时积极主动,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轻视管理和督促,加上人手少、任务重及地州级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导致项目开展出现落实难,推动难的被动局面。
2.4 开展残膜回收利用积极性不高
一是存在残膜回收机械化程度低,人工回收成本大、时间紧,农民回收残膜积极性不高,导致回收加工企业无法获得充足的生产原材料;二是机械回收残膜的含杂率较高,加大了企业回收利用成本,企业回收意愿低,回收利用体系运行不畅。
3.1 加强发改、农业、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
为确保项目按期实施,示范县(市)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并做好后续配套政策的落实,建议各地(州)发改部门在国家批复下达后一个月内,完成项目方案的批复,财政部门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农业部门组织实施、推进项目建设和后期的管理与服务,企业严格按照方案开工建设,形成政府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3.2 充分开展项目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
加强项目前期工作,从立项的源头即项目实施方案的设计、上报和审核抓起,指导项目单位结合实际科学制定方案,合理设计建设内容规模,确定各项技术措施,确保项目批复后能立即组织实施。
3.3 加强属地管理,强化项目监督
项目所在地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力推动,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将残膜污染治理纳入绩效考核范畴,并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和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县级农业部门组织好项目实施和推进工作,地州级农业部门做好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检查验收等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保证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序开展。
3.4 加大机制、体制和科技创新,调动积极性
一方面多方位、多渠道筹集支持资金,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大对残膜回收和企业的造粒补贴;另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通过科技立项机制组织开展农田废旧地膜回收机具研究开发,通过科技攻关形成系列化的高效残膜回收机具,做好残膜回收机械、清杂设备的研发、示范和推广,提升回收质量,降低回收清杂成本,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回收的积极性。同时,可进一步研究探索政府出资建厂并安排回收资金、企业回收再利用的PPP模式实施的可能性,进一步完善残膜回收利用体系。
[1]吾甫尔江·托乎提.论地膜污染与防治对策.新疆环境保护,2000,22(3):176~178.
[2]毕继业.地膜覆盖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农业工程学报, 2008,24(11):172~175.
董道瑞(1986年—),硕士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工作。
2016-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