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6-02-19 06:38李生杰
乡村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固氮根瘤菌发芽率

李生杰

(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勃利 154599)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李生杰

(勃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勃利154599)

大豆因营养和饲用价值高、用途广泛而得到广泛种植。基于此,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大豆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广大大豆种植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来选择,品种要对当地的不利气候有一定的抗性,如干旱、病害、虫害等;其次是产量高、株型紧凑、适应性强等。哈尔滨地区可选择在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的“绥农14”“合丰25”“北丰11”等品种。

2 选地整地

2.1选地

大豆根部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土壤分泌一种酸性物质,连作会导致大豆缺钼。因此,大豆种植最忌重茬。应选择近两年未种植过大豆的土地,可以将大豆与玉米轮作,种植2 a玉米后种植1 a大豆。另外,大豆的种植地要选择排灌方便、光照时间长的开阔地。

2.2整地

选好地块后需要整地,首先要对土地进行深耕,翻耕深度以30 cm为宜。同时清理田间杂物,如石块、树枝等。播种前再将土地耙平,施加农家有机肥作为底肥。

3 种子处理与播种

3.1种子精选

选择好合适的品种之后,就要对种子进行精选。首先是去掉种子中的杂质。其次是去掉虫粒、破碎粒等,保留颗粒饱满、无病虫害的良种。大豆种子在含水量为13%左右时发芽率较高,但是大豆种子比较容易失水而影响发芽率。因此,一般需在播种之前进行发芽试验,选择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播种。

3.2种子处理

大豆种子处理主要是对大豆进行拌种,由于大豆是固氮植物,其固氮效率与土壤中的根瘤菌含量有重大关系。但是,多数土壤中的根瘤菌含量不足以支持大豆的固氮需求。因此,需要使用根瘤菌进行拌种,以提高根瘤菌含量,提高大豆根部的固氮效率,确保大豆的质量。

3.3播种

大豆种子能正常萌发的温度在8℃以上,即地表以下5 cm左右处的温度在8℃以上时即可播种。哈尔滨地区大豆的播种时间一般为5月上中旬。播种前先起垄,垄宽60~80 cm,每垄种2行,株距15 cm左右,采用穴播法播种。一般667m2播种2万株左右,过少则不能充分利用土地,造成土地的浪费,而且还会降低产量,影响经济效益。种植密度过大,则相邻植株之间将会争抢养分、空气、光照等,最终互相影响而使产量、质量降低。

4 田间管理

4.1间苗、定苗

为了确保充分利用土地,保持幼苗的整齐、健壮,在豆苗出齐之后,要进行间苗、补苗、定苗。对于一些幼苗过密的地方,去掉弱苗、病苗,保留壮苗;对于一些未能发芽的地方,进行补苗。

4.2中耕

在大豆植株长出第1片复叶前进行锄头铲地,锄净苗眼草,要做到不伤苗,松表土;待到苗高10 cm时进行第2次铲趟,用大铧趟成张口垄,做到不伤苗、不压苗,培土高度以不超过第1对真叶节为准;第2次铲趟后10 d进行第3次铲趟,做到深松多上土,用大铧带培土板趟成方头垄,培土不超过第1复叶节;做到三铲三趟,铲趟不脱节。

4.3除草

播种前5~7 d对土地进行药剂处理,防止杂草生长。要施药均匀,流量准确。施药后将深度7~10 cm厚的土层进行翻混,保证药剂与土壤混匀。但在春季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时不能用药剂处理土壤;如果在大豆播种前没有及时进行化学药剂除草,可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采用垄作栽培方式时,可选择苗带进行喷药,施药后及时进行2~3 cm厚度的土层翻混;大豆生育前期的田间杂草的化学防除宜早不宜迟,田间杂草较多时,可在杂草基本出齐、墒情较好的条件下进行。

4.4病虫害防治

防治霜霉病,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9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大豆食心虫,用2.5%溴氰菊酯30m L/667m2或20%杀灭菊酯乳剂65m L/667m2,兑水稀释一两倍喷雾;或用80%敌敌畏乳油熏蒸成虫。

5 适时收获

大豆的收获方式不同,收获期也略有差别。人工收获在大豆豆荚刚开始成熟时进行,将大豆拔起后平铺在地面上晾晒,几天后即可成熟;机器收获则要等豆荚基本完全成熟后,即大豆叶片脱落、茎干干枯后进行。

S565.1

B

1674-7909-(2016)05-09-1

猜你喜欢
固氮根瘤菌发芽率
山西大豆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及共生匹配性筛选
研究解析施氏假单胞菌固氮生物膜形成的网络调控机制
海洋生物固氮研究进展
鲜食大豆根瘤菌应用研究
HZ330CL横折缺陷原因分析与改进
化学诱变剂EMS对知母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讨低温冷冻条件对玉米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夏玉米种子发芽率对植株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根瘤菌接种对拉巴豆生长、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大豆/玉米间作体系中接种AM真菌和根瘤菌对氮素吸收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