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林杰 孟卫东
(1.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国内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佟林杰1,2孟卫东2
(1.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2.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4)
目前我国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发生概率较高。从企业技术创新、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协同创新以及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并对国内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技术协同; 协同创新; 风险管理; 产业集群; 投石效应
技术协同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任何环节的疏忽或纰漏都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由于我国目前技术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存在主体间信用机制不健全、技术协同创新资金渠道不畅通、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风险分担不合理、技术协同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纠纷以及技术协同政策的执行乏力等问题,导致我国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发生概率较高。为此,本文通过对我国技术创新风险与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理论研究的梳理,明确了我国目前技术创新及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理论研究的状况及其不足之处,从而为我国未来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理论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我国学者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研究,经过多年的不断积累,目前主要集中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信息反馈机制以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上。
1.1对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
对于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技术创新绩效的研究,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有:杨建君和李垣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包括企业股东、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技术研发团队三个方面,各创新主体间的激励关系和激励机制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股东对企业管理者的激励主要体现在物质、能力以及级别等方面,而企业管理者对技术研发团队的激励主要表现为物质激励和环境激励,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对企业股东和企业管理者的激励主要表现在技术创新绩效和技术创新成果应用两个方面。由此,杨建君和李垣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循环激励模型[1]13-18;刘晓敏等从企业管理者视角研究了企业治理机制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其结论如下:不同企业治理机制以企业经营管理者为媒介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产生间接的影响[2]697-702;谢风华等则对民营企业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和技术创新绩效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受教育水平、职务任期对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绩效、企业创新技术的应用和生产绩效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推广和营销绩效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的年龄差异对企业技术研发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生产绩效和市场营销绩效会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3]65-73;徐亮等以重庆市116家企业与竞争者联盟的数据样本为基础,对企业竞合战略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结论如下:企业的竞合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间的合作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企业间的竞争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并不明显[4]87-96;钟和平等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员工冗余技术创新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从理论层面得出企业面临不同冗余情况(冗余不足、过剩和适度)时企业激励机制和条件的最优组合[5]41-46;刘铭等从技术创新过程绩效和结果绩效两个方面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以KDS公司的技术创新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如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绩效指标中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结果绩效的指标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企业技术创新应用能力以及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推广能力[6]233-236。
1.2对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尹继东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企业核心竞争力能够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因此,要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降低和克服二者制约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良性互动的螺旋上升发展[7]81-84;李寒蕾等以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为切入点,分别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阐释了二者的内在联系,重点以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共生模型[8]147-149;封伟毅等以1995—2010年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技术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中,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的影响明显高于企业技术应用转化能力。同时,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能够通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间接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影响[9]154-164;谢言等对企业原始性技术创新的内部动力机制和对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企业原始性技术创新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显著作用,其创新的根本动力机制来源于企业管理者的青睐和重视,企业技术创新研发资源、企业内部研发投入以及企业外部研发合作关系对企业原始性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中介调节作用[10]116-125;张可等通过构建企业技术突破性创新与核心竞争力间的关系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转化方式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11]180-181;张文娟等以华为公司为例证实持续不断的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主要和根本动力,同时也是企业稳固其市场地位和份额的重要保证[12]26-27;雷磊等指出科技型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较大,因此,我国科技型企业应不断加大技术研发资源投入、提高技术研发团队的整体水平以及保持企业专利申请的数量[13]88-93。
1.3对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研究
秦汉锋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从哲学的角度清楚地阐释了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辩证关系,肯定了技术创新对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14]39-45;王大洲和关士续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良性互动的过程可划分为四个环节,具体包括:第一,企业通过制度安排限定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范围,同时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第二,随着市场和技术创新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进行特定层次的制度创新进而构建新的制度平台;第三,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出为企业制度创新提供适度的资源和条件;第四,企业技术和制度创新的互动结果为下一阶段的制度和技术创新清除了制约因素[15]38-47。徐英吉等以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了企业技术熵和制度熵的概念,并根据企业不同的技术和制度的创新组合对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且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企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组合的最佳临界点[16]82-89;蔡乌赶从协同演化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系统的演进路径和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以福建省软件产业为例,构建了技术创新系统协同度模型,从而进一步证实了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产业系统三者之间的螺旋演进关系[17]401-406。
2.1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类型的研究
吴涛在对原有技术创新风险因素进行归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方式,具体包括系统风险和环境风险、过程性与非过程性风险以及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风险等三个方面[18]41-46;周寄中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组织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信息管理风险、市场风险、企业文化风险、资金风险以及外部环境风险等八种类型[19]221-224;王攀等指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准确识别能够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他通过对中小型制造企业风险因素的归类分析,认为技术创新风险具体可分为管理风险、生产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以及市场风险等6种类型[20]38-40;高昕欣等从决策和过程两个维度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分类,其中决策维度风险包括研发风险、转化风险、制造风险和营销风险,过程维度风险包括以技术风险和管理风险为代表的内部风险以及以市场和政策风险为代表的外部风险[21]8-17。
2.2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方法和模型的研究
黄继鸿等通过构建集值统计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评价,集值统计数学模型的评价方法因为能够消除不确定或不准确的判断,并对多种不同意见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专家判定中的随机误差,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度[22]273-276;陈建新等在参考周寄中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指标体系,并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比较适用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环境变动性较大或风险信息搜集不完整的情况[23]88-91;汪新凡则以集对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联系数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其研究结果显示:基于集对分析的风险评价模型能够有效克服基于模糊数学的风险评价模型的弱点,模型评价结果更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24]97-99;包国宪等提出将模糊数学方法与AHP相结合以有效避免由于模糊信息无法处理而导致的评价结果失真的情况,该风险评价方法借助隶属度专家对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比较结果,然后通过模糊向量获得判断矩阵,最后构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AHP模型[25]64-66;宋哲等认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复杂多变,因此可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系统视为灰色系统,并为厘清各层级指标间的关联性,结合ANP和GRAP集成方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从而保证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6] 55-58;尹晓菲等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指标体系,并在改进遗传算法和确定各风险因素指标权重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27]256-258。
2.3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控制的研究
马有才、宋传义从提高企业内部技术创新风险管理意识、制定符合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对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建立技术创新风险转移和保障机制以及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快速反应机制等五个方面研究了不断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控制能力[28] 45-47;陈红川从四个方面提出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策略,具体包括:通过试错法或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建立市场风险的实时监控机制、不断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构建企业管理风险多举措防范机制[29] 200-202;马志强等提出企业应建立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系统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同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系统应包括技术创新风险识别子系统、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子系统、技术创新风险预警和控制子系统以及技术创新风险动态监测子系统等四个方面[30]5-8;王海刚等提出从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实施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以降低技术创新管理风险以及建立市场信息动态监控机制以降低市场和竞争风险等三个方面防范企业技术创新风险[31]151-154。
3.1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系统和模式的研究
彭纪生等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演化进程和规律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愈发需要企业技术、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的协同创新,企业组织文化、制度以及技术协同和匹配度是影响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32]12-16;陈劲等以协同学序参量概念为研究切入点,详细阐述了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和市场协同创新的必然性。同时指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联合创新能够加速技术创新序参量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实现企业技术创新价值的创造和实现[33] 1-5;张波指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政府、金融部门间的技术创新合作能够形成多种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具体包括校企协作、产学研协作、政产学研协作、产业集聚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等多种协同模式[34] 5-7;辛冲等将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关系划分为组织主导、技术主导以及平衡型三种类型,并以医药制造业为例对企业组织和技术相对协同效度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相对协同效度测评结果能够较为客观和全面地反映企业组织和技术协同度[35] 37-43;谢雨鸣等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呈现出辅助技术先发和主导技术跃升的特点,并在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资源和组织模式进行整合分析的基础上将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分为契约型、组织型以及战略型三种[36] 103-113。
3.2对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
张在群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知识转移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机制三个方面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37] 38-41;李京晶以创新扩散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以及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别从技术协同创新的知识扩散、技术协同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及技术协同创新的交易成本等三个层面对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38] 55-64;邱建华以我国铝业为例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他指出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互动沟通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协同保障机制以及创新激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并综合运用DEA法和超效率DEA法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绩效进行了测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策略[39] 68-90;张琰飞在对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主体间的协同演化博弈研究中发现:技术协同创新效应的实现应降低技术研发主体间的协同成本,并不断提高技术协同的附加收益,同时避免机会主义的威胁。而政府作为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的外部力量,其政策的导向性和持续性能够增加技术协同主体创新的主动性和紧迫性,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产学研实质协同创新的开展和进行[40] 35-37。
3.3对三螺旋协同创新理论与技术创新和转移的研究
以三螺旋为基础的官产学合作模式研究首先需要理顺政府-大学-产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应明确如何加强官产学合作中各螺旋线的作用。陈红喜以三螺旋理论为支撑分析了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应重点发展[41] 6-8;边伟军、罗公利认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官产学联盟是三重螺旋发展到组织阶段两种典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模式[42] 4-6;徐珏、于丽英以产业集群层面下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产业集群成长过程中的官产学三螺旋关系的演变特征,并比较了硅谷和张江产业集群发展中三重螺旋关系的演变,提出了如何加强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的紧密度[43] 92-95;陈静、林晓言以技术转移和创业型大学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分析美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技术转移中政府、技术供给方和需求方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三螺旋创新理论,分别从大学、政府和产业三个角度提出了技术转移新途径的对策[44] 1-5;孙耀吾等提出了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模型,研究了标准化螺旋体上升的路径和动力;并通过TD-SCDMA 案例,系统地揭示了技术标准化的深层机理和规律[45] 734-736;饶凯等根据三螺旋创新理论,以我国大学2003—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依据,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政府研发投入对大学技术转移合同的影响,并进一步证明了政府在技术转移和创新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46] 74-76。
4.1对产学研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研究
张凌等从产学研协同创新技术风险、市场环境风险、组织管理风险以及政策制定风险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风险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评价法对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因素中技术风险是关键风险因素,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最高,其次是市场环境风险和组织管理风险,而政策制定风险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最低[47] 86-89;包国宪等在对产学研协同技术协同创新结果和风险本质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三层次双维度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并以西安高新区为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和计算了各风险指标因素间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控制策略[48] 1-5;胡慧玲等指出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成因主要包括创新目标和组织文化的差异性以及协同创新信息不对称,她提出包括合作伙伴选择风险、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管理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环境风险等7个一级风险指标和25个二级风险指标因素,并综合运用AHP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了风险评价[49] 20-24;沈云慈从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银行和风险投资机构等五个层面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因素,并从道德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50] 46-51;谈毅指出了我国当前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主体间信用缺失、协同创新管理机制不完善、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以及知识产权归属不明确等多方面问题,并认为在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的众多因素中创新风险-收益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政府的参与和介入[51] 42-45。
4.2对技术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的研究
郭韧等从知识来源的复杂性、知识结构的互补性、知识标准的统一性、知识差距、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协同的动机和意愿、协同关系的动态性、沟通平台的通畅性、创新能力的匹配、协同成员的学习能力、创新利益的分配、道德风险以及创新环境等12个方面对企业知识协同创新的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52] 181-185;刘丽贤等认为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风险主要包括客观性、随机性、隐藏性和转化性等四个特点,且基于供应链成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从而为供应链成员知识协同创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53] 28-31;王秀红指出组织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的不确定性主要源于顾客需求的不连续、顾客需求的异质性以及顾客需求的定制性等方面,其在对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供给和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质量屋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组织间协同创新知识网络知识供给模型和逆向知识需求模型,明确了组织协同创新知识网络中知识供给和需求的内在规律和动态变化[54] 575-580。
4.3对技术协同创新风险分担和控制机制的研究
李霞等不仅提出了“投石效应”概念,而且对其进行了界定。并针对协同创新利益分配与风险分担脱离的问题对Shapley值进行了修正,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协同创新利益分配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的科学性和可行性[55] 15-17;陆立军等将产业集群协同创新风险划分为“搭便车”风险、“囚徒困境”风险以及“技术锁定”风险等三种类型,而对于如何有效避免上述三种风险,他认为:除了不断完善协同创新风险管理制度等正式风险控制机制之外,集群企业还应不断拓展以创新网络为基础的非正式风险控制机制[56] 65-68;杜勇等指出协同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表现出利益共享、风险分担、资源整合以及动态复杂性等特点,同时在对协同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道德风险、协调风险、产权风险、环境风险以及技术风险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实施协同创新项目市场价值跟随计划、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实时动态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设立独立于参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基金、建立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技术风险投资主体以及完善政府和社会对协同创新的风险补偿机制等六个方面构建了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机制[57] 54-59;李林等基于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 值法构建了协同创新风险分担模型,且对投入机制风险、招投标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信息泄密风险等20项风险指标进行了排序,并根据协同创新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大小进行风险分担,此种风险分担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协同创新主体间的稳定程度,减少协同创新过程中不必要的资源投入和资源浪费等行为的发生[58] 64-68。
从国内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其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评价以及风险的识别方面,而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的其它环节则有所忽视。总体而言,我国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三个方面。
(1)国内研究的重复性和同质性。本文通过对国内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比较重视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的研究,而对于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形成机制、风险识别机制以及风险控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则显不够,尤其是从定量的角度的研究仅仅集中在对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识别与风险测评等两个方面。由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的各个机制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因此本文认为,对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不仅需要从系统角度进行研究,而且应该对各种风险机制进行有效的整合,不能仅仅针对某一环节进行研究。否则,其研究结果必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不足。
(2)风险管理理论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管理活动的融合度不足。纵观目前的技术创新风险、合作创新风险以及协同创新风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在风险管理理论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进行融合的研究方面,大多数研究成果仍停留在仅仅用风险管理理念来分析企业技术协同创新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风险管理理论已经有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宄方法,特别是一整套数理研究方法。而在目前的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中,很少见到将风险管理理论的数理方法应用于微观企业层面的技术协同创新行为的研究。
(3)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研究的可持续性不足。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研究的可持续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的前瞻性不足。从现有的有关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研究成果对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指标选择依旧参考多年前的研究成果,且静态评价指标较多,而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市场形势可以说是瞬息万变,因此,大部分研究成果所构建的风险指标体系对制定企业技术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措施和优化方法的参考性和实用性不足;第二,企业技术系统创新风险管理研究的系统性不足。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目前我国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理解层次以及研究水平的差异较大,从而导致现有的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管理研究往往陷入“千篇一律”或“各自为政”两个极端,研究的视角、范畴以及成果分布较为分散。很少有学者能够系统地对风险识别、风险测评、风险传递扩散以及风险控制和优化决策等完整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研究。因此,未来我国技术协同创新风险理论的研究应逐步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综合交叉研究的方向转移。
[1]杨建君,李垣.企业技术创新主体间的激励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04(3).
[2]刘晓敏,李垣,史会斌.治理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5).
[3]谢凤华,姚先国,古家军.高层管理团队异质性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8(6).
[4]徐亮,张宗益,龙勇,等.竞合战略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9(1).
[5]钟和平,张旭梅,方润生.企业的冗余程度与基于冗余的技术创新激励合约[J].管理工程学报,2009(1).
[6]刘铭,姚岳.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4(4).
[7]尹继东,魏欣.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
[8]李寒蕾,杨力刚.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联性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9(16).
[9]封伟毅,李建华,赵树宽.技术创新对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1995—2010年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2(9).
[10] 谢言,高山行.原始性技术创新的产生及结果:企业家导向、原始性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5).
[11] 张可,高庆昆.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研究[J].管理世界,2013(6).
[12] 张文绢,叶永玲,徐建超.浅论技术创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3(14).
[13] 雷磊,王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14(8).
[14] 秦汉锋.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互动关系理论的比较[J].经济科学,1999(5).
[15] 王大洲,关士续.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机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1(1).
[16] 徐英吉,徐向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组合对企业持续成长的影响: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J].财经科学,2007(9).
[17] 蔡乌赶.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18] 吴涛.技术创新风险的分类研究及矩阵分析方法[J].科研管理,1999(2).
[19] 周寄中,薛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的分类与识别[J].科学学研究,2002(2).
[20] 王攀,薛艳.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析[J].商业经济,2013(12).
[21] 高昕欣,叶惠,康永博.基于风险矩阵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6).
[22] 黄继鸿,柯孔林.基于集值统计的技术创新风险度量及其预警[J].科学学研究,2005(2).
[23] 陈建新,资明贵,刘志龙.BP神经网络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24] 汪新凡.基于联系数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7(2).
[25] 包国宪,任世科.基于模糊AHP的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及决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0(1).
[26] 宋哲,王树恩,柳洲,等.ANP-GRAP集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1).
[27] 尹晓菲,杨昱梅.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2(7).
[28] 马有才,宋传文.企业技术创新及其风险控制[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9] 陈红川.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8).
[30] 马志强,洪涛,朱永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6).
[31] 王海刚,陈钢,程旭.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及防范探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6).
[32] 彭纪生,吴林海.论技术协同创新模式及建构[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0(5).
[33] 陈劲,王方瑞.再论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协同创新:基于协同学序参量概念的创新管理理论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4] 张波.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
[35] 辛冲,冯英俊.企业组织与技术的协同创新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1).
[36] 谢雨鸣,邵云飞.后发企业技术发展与其协同创新模式的演化[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3(6).
[37] 张在群.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38] 李京晶.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39] 邱建华.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及绩效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40] 张琰飞.新兴技术研发主体间协同创新效应实现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4.
[41] 陈红喜.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2).
[42] 边伟军,罗公利.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官产学合作创新机制与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43] 徐珏,于丽英.产业集群成长中的官产学三重螺旋关系演变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1).
[44] 陈静,林晓言.基于三螺旋理论的我国技术转移新途径分析[J].技术经济,2008(7).
[45] 孙耀吾,赵雅,曾科.技术标准化三螺旋结构模型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5).
[46] 饶凯,孟宪飞.政府研发投入对中国大学技术转移合同的影响:基于三螺旋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8).
[47] 张凌,刘桐旭.高校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风险评价[J].科学经济社会,2010(3).
[48] 包国宪,任世科.基于三层次双维度评价体系的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风险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7).
[49] 胡慧玲,杜栋.基于AHP灰色综合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风险评价[J].项目管理技术,2014(6).
[50] 沈云慈.产学研协同创新风险指标体系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4(9).
[51] 谈毅.风险与收益相匹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必由之路:以宝钢集团为案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4(12).
[52] 郭韧,李朝明.企业协同知识创新的风险识别与评价[J].运筹与管理,2011(3).
[53] 刘丽贤,李鹏.供应链成员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6).
[54] 王秀红.基于QFD的组织协同知识创新风险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2(4).
[55] 李霞,宋素玲,穆喜产.协同创新的风险分摊与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12).
[56] 陆立军,郑小碧.产业集群技术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0).
[57] 杜勇,黄庆华,张卫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微观主体协同创新风险控制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2).
[58] 李林,贾佳仪,杨葵.基于合作博弈的协同创新项目的风险分担[J].社会科学家,2015(3).
(责任编辑王栓芹)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f Enterprise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isk in China
TONGLinjie1,2,MENGWeidong2
(1.CollegeofHumanitiesandLaw,YanShanUniversit,Qinghuangdao,Hebei,066004,China;2.SchoolsofEconomicsandManagement,YanShanUniversity,Qinghuangdao,Hebei,066004,China)
At present,there is the high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risks in our enterprise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Therefore,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s about our enterprise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isk from four aspects like enterpri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isk management,and also analyzes the lack of research about domestic enterprise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risks,and overlooks the trend of future risk research.
technical collaboration;collaborative innovation;risk management;industry groups;stone effect
2016-05-05
佟林杰,男,河北保定人,燕山大学文法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创新管理。
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重大课题项目(ZD201507);河北软科学项目(15455302D)。
C939
A
1008-5645(2016)05-0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