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无为之“道”刍议

2016-02-18 18:35虎雪梅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摘 要:《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哲学思想的基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道德经》的核心思想在一个“道”字,具体表现为“无为”,老子的无为思想主要表现在:无为是无私而成其私,是上善若水之无为,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之无为。若想成就这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状态则需要成为拥有“玄德”的圣人,这样就必须遵从“道”的规范做事,持虚守中、为道日损。“道”虽难以把握却客观存在,它可以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事物,知道适可而止。“道”的这些特点便是人们遵从于“道”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因。

关键词:无不为;持虚守中;玄德

收稿日期:2015-09-07

作者简介:虎雪梅(1991—),女,回族,宁夏西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阐述。人作为“四大”之一,应当通过“法地” “法天”来“法道”,以成为真正的“法自然”之人,抑或是老子笔下的“圣人”。而“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就是通过“法自然”之无为而具有了顺乎自然之“玄德”。究其根本,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始于“法自然”之“道”,归于知“道”、守“道”。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无为的‘为,跟违背的‘违是相通的。无为真正的意思就是不违反自然。”[1]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人物便是“圣人”。圣人是通过效法“道”和“自然”来“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二章)的。“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德经》第七章)所以,无为是无私之无为。老子认为,水有三个特点:第一,“水善利万物”(《道德经》第八章);第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第三,“处众人之所恶”(《道德经》第八章)。正是由于水的与世无争,才使得它没有过失。由于“水”的这种“无为”,才成就了水之“上善”。

所以无为,是上善若水之无为,是不争之无为。不论“无私”“不争”还是“上善若水”之无为,都主张通过“不妄为”达到无不为的“善果”。

一、无为之前提:持虚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中有“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橐龠”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冶铸所用致风之器也,橐者,外之椟,所以受龠也,龠者内之管,所以鼓橐也。犹今之风箱也。”用风箱来比喻天地之间,因为风箱中间空虚无物,但是一旦开始运动所造的风便不会枯竭。当然,如果风箱运动频率过快,风量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所以最佳状态就是保持适中,顺其自然。“持虚”“守中”便是“法道之无为”而无不为的前提。

“持虚”指把握“无”或“空”。“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第十一章)车毂、器皿和房屋都是因为有其“无”或“空”,才能有其“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有”“无”相生把握住“无”便是掌握住了“有”。学会“持虚”接受“无之用”,才能把握“有之利”。“有‘无之心,则无‘有之忧”。[2]

“守中”是要教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和把握生活中的“度”。“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道德经》第九章)用器皿盛水要知适可而止,追求利益要知节守度,做人不能锋芒毕露,同时不能过度聚敛财富并且因财富过度而骄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与“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相呼应。功成身退才“合天道”,符合自然规律。“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只有功成身退才能赢得身前身后名。“持虚守中”才能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因此,“持虚守中”是“无为”的前提。

二、无为之方法: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学”指认识外在的一切事物。在老子看来认识外在事物的方法是“日益”,即日积月累。但是求道的方法截然不同,要“损”。“损”就是减少,其含义在于抛弃俗念,避免“有为”的观念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影响。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和“难得之货”有害于人的身体和心灵,感官诱惑和外在的享受有助于欲望的增长。在“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将心灵比作“玄鉴”,认为心灵就是一面无形而又玄妙的镜子,人们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自己的内心,其意在希望人们可以洗涤心灵中的俗念,使其恢复明澈,没有瑕疵。“人们必须经过心灵的活动才能达到精神和元气相结合,心灵如一面镜子,宇宙万象都在镜中,镜面需要经常抚拭,去其污垢才能明察世间百态。”[3]

所以,若想做到无为、玄德,就需要打扫内心的各种欲望,同时,“去甚、去奢、去泰”(《道德经》第二十九章)。只有“损之又损”方可使内心明澈,才能保持简单简朴的生活,明察世间百态,法自然、法道而为。

三、无为之结果:玄德

老子认为“圣人”应该拥有的品德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这种顺乎自然的行为便是“玄德”之体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二十八章)便是其最佳状态。

《道德经》中共有三次提到“玄德”。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力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

“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

由此可见,道之所以能够称得上具有“玄德”,是因为“生之”“畜之”却又“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认识并掌握道的法则,便是知道了何为“玄德”。

“玄德”的最佳体现便是“常德不离,复归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最能接近并拥有“玄德”之圣人的人便是“婴儿”。因为婴儿可以专心致志,达到宁静柔顺的状态,无欲无求,最具纯真质朴。正如“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道德经》第十章)所述。老子通过与“俗人”的比较,描述了“我”的生活品质和人生态度,“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道德经》第二十章)“我”独自一人淡泊宁静,无任何寻欢作乐的念头;混混沌沌如还不会笑的婴儿一般纯真朴实。在“我”与“俗人”的众多不同中,根本的区别是:“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道德经》第二十章)即我与别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我注重向婴儿从母亲那里吃奶一样,用自然之道来滋养自己。婴儿除了吮吸母乳以外,不再有任何欲求。而吮吸母乳亦是遵循自然之道的行为。所以,“我”与“俗人”的最大不同在于“我”除了遵循自然之道以外,别无欲求。“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道德经》第六十五章)大德深不可测,远不可及,与万物返璞归真,于是才能极大地顺乎自然。这便是“玄德”之所在,亦是遵从无为之道的结果。

四、无为之归宿:从道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德经》第二十一章)真正能够做到“玄德”之人便是做到了遵守和服从“道”以达到“与道为一”。因此,人及世间万物应当始于“道”、法于“道”而又复归于“道”,与道为一,这才是“至圣”之所在。“从道”便可无为而无不为,在老子看来其原因在于“道”的特点。

首先,“道”虽难以把握却客观存在,可以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事物。“道”“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德经》第四章)虽然用了“似”“或”和“象”三个字来体现“道”的无影无形、无边无际、无处不在、难以把握,但是却肯定了“道”的客观存在。这种难以把握却又客观存在的“道”可以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道德经》第二十一章)“老子意在说明两个事实,第一,关于道,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认识,并给了它‘道的名字,人们就是用它来认识宇宙本原和万物起源的。第二,我也是通过道来认识宇宙本原和万物起源的,我的智慧就来源于道。道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根本方法。”[4]“道”虽然难以把握,但是“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即从古至今“道”的名字就没有消失过,老子知道万物的起源和初始状态靠的就是对“道”的认识,我们可以用它来观察万物的起源和初始,以认识世间万物。

其次,遵从“道”而行事的人不贪求圆满,做事不会过度,知道适可而止。“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道德经》第三十二章)在这里,老子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有名”和“知止”。所谓“名”,就是事物的名称及其所代表之物所具有的可以让人感知和分辨的特征或界限,通俗地讲,就是“名字”和“名分”。“名字”和“名分”便是身份、地位及其活动范围的象征,每个人在自己名分所规定的范围内行事,保持应有的状态和秩序、不逾越,便是“知止”。“知止”是指知道“道”之所止,亦指“守道”。要求人们按照“道”的规范行事,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坚决不能做什么,为自然之“道”。“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道德经》第十五章)遵从“道”的人做事不贪求圆满,知道适可而止,所以才能够历久而常新。

最后,“道”的作用无穷无尽,却“不自为大”。虽然道“淡无味”“视不见”“听不闻”,但是其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执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便告诉我们“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根本,其“用之不可既”“用之或不盈”,执守大道,便可走遍天下。虽然“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但是它却不自以为大。因为“道”始终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

老子《道德经》中“道”所蕴含的人生哲学是无穷的,学习老子的“道”之思想,能对我们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常 桦.老子智慧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3][4]张国春.大道无垠[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