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爽+易志勇+刘冬强
摘 要:目的:分析解剖学活体教学方式对护生掌握静脉输液术的影响。方法:从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进行研究,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仅采取静脉输液术示范教学,实验班在对照班的基础上事先采取解剖学活体教学。观察并比较两个班级的静脉输液术课程考核成绩。结果:对学生的静脉输液术课程进行考核,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79.9±10.6)分,对照班为(71.5±9.3)分,实验班的课程考核成绩更加优秀。结论:解剖学活体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使学生掌握专业的解剖学知识,不断巩固基本护理操作能力,从而提高静脉输液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解剖学活体教学;静脉输液术;护生;影响
收稿日期:2015-08-31
解剖学活体教学主要指的是通过活体演示方法,使学生对人体结构有更加深入具体的认识。医学院的系统解剖学大都是向全部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其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因而与护理专业课程的联系不够紧密,具体表现为与护理专业操作技术脱节。[1]本文通过分班教学的方式,主要分析了解剖学活体教学方式对护生静脉输液术的影响。
一、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班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分班教学的实验对象。将两个班级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各65人。两个班级学生的专业课程成绩、生源情况、性别构成和学习态度等因素基本一致。
二、方法
1.静脉输液术授课方式
向护生讲授静脉输液术的一般操作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尤其是对静脉输液术的解剖定位、针头刺入深浅、注射角度等重要知识进行全面讲解,保证学生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同时在结束理论知识讲解后,进行静脉输液操作演示,让学生自行练习并在课上演示,教师在旁边给予指导。
2.解剖学活体教学方式
在进行静脉输液术授课前,开展解剖学活体教学。在第一课中运用活体演示,使学生通过触摸感受骨性和肌性标志,研究活体表面的形态、结构以及深部结构反映在体表上的器官运动和形态、结构。[2]在第二课中对解剖学活体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并开展静脉输液术示范教学。
三、结果
本阶段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对两个班级的静脉输液术课程学习情况组织考核,分为理论知识(30%)和操作技能(70%)两个部分进行考核,采用百分制评分,运用一般统计软件对两个班级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班的静脉输液术课程考核平均成绩为(79.9±10.6)分,对照班平均成绩为(71.5±9.3)分,实验班的课程考核成绩要优于对照班。
四、讨论
静脉输液术是护生课程学习中的重点,输液部位定位的准确性、常见变异和静脉组织的熟悉程度、活体辨识能力均对静脉输液操作的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也是评价学生对该项操作的掌握程度的主要依据。临床实习经验表明,大多数护生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很难实现一次性成功穿刺,主要表现为穿刺角度不当、进针后不见回血等。其主要原因是护生对解剖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在基本的护理操作中没有扎实的解剖知识作为支撑。
解剖学活体教学运用了触摸、感受等方式,使学生对活体体表的基本形态、结构有了具体的认识,对深部器官及其结构反映在体表上的器官运动、体表投影等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解剖学活体教学方法可让学生通过触摸进行活体观察和辨识,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标本教学的弊端。该方法主要侧重对体表标志进行活体触摸训练,能够不断巩固护生的解剖学基础,提高基本护理操作的准确率;同时在该学科的教学课堂中,学生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参与性,学习兴趣浓厚,对所学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解剖学活体教学的主要优势是让活体演示得到了灵活应用,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对活体标志的辨认能力;不再只拘泥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实践操作练习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在本次分班教学活动中,实验班教师通过活体演示方式,向学生更加具体、生动地展示了解剖学活体体表结构及体表标志,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感性认识。因此,结合静脉输液术基本的护理操作要求,将解剖学活体教学方法应用到静脉输液术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夯实护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其专业操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中.解剖学活体教学对护生静脉输液术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 90-91.
[2]王建中,蒋红英,应丽娜.解剖学活体教学对护生学习皮下注射术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4):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