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伦理维度探析

2016-02-18 23:48韩作珍
关键词:伦理饮食人类

韩作珍

(兰州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饮食伦理维度探析

韩作珍

(兰州财经大学 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饮食作为人类极其重要的生命活动与价值活动,不仅是维持人类生命、增进营养与健康的自然欲求,还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伦理意蕴。从伦理维度看主要包含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价值、人际伦理意义、社会文明风尚和生态文明承载五个方面。从这五个维度对饮食伦理进行研究,有助于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建构新的饮食伦理文明,对民众正确饮食观念、文明饮食行为与合理饮食方式的形成提供切实的价值指引与行为规范,从而提升国人的饮食道德素养,促进饮食伦理健康发展。

伦理;道德;饮食伦理;伦理维度

对饮食伦理的追问,就是要深入探讨人类在告别原始茹毛饮血的生食阶段渐渐走向熟食阶段并达到食物极大丰富的过程中,人类饮食活动的内在道德性问题,揭示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形成完善的饮食伦理规范。饮食伦理有助于文化价值传承、个体生命价值实现和修身养性、人际关系协调、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公共伦理精神的建构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饮食伦理的基本维度。

一、文化价值传承

中国饮食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特的饮食观念和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饮食结构和饮食方式,贯穿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伦理、道德、宗教、艺术、美学等各个领域,凝聚了先民们超凡的智慧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蕴涵着不断激励后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和优秀品质,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传承饮食文化的价值理念、礼仪规范、民族风俗、饮食方式有助于构建完备的饮食文化体系。这种饮食文化体系的形成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的,并通过人相承、代相传,周而复始地传承、沿袭。“食物原料品种及其生产、加工,基本食品的种类、烹制方法,饮食习惯与风俗,总之是区位食文化的总体情况与风格,似乎都是这样代代相因地重复存在的,甚至区域内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心理与观念也是这样形成的。”[1]这就是说,封建社会的长期存在,使得适应封建社会政治统治与经济基础的饮食文化以相对稳定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即使改朝换代饮食文化也不会动摇,依然延续、传承。

饮食文化这种相对稳定的传承现象可以从人们的饮食观念、饮食行为、饮食方式、饮食礼仪、饮食习惯中反映出来。比如在饮食观念上,“民以食为天”的观念始终影响着中国人,致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民本、民生问题作为执政的首要问题,孟子也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而对于民众来说,最重要的首先是吃的问题,任何时期人们要获得生存,首先必须解决吃的问题,所以将食上升到天的高度,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相应的观念。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的营养观念与五味调和的美食观念也同样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人们依然坚信“医补不如食补”,重视食物营养、荤素、颜色、形状等的合理搭配与美食配美器、美食配美名、美食配美景以及饮食与音乐、文学等的巧妙结合,以此来提升人的生命质量,实现中和之美与人的生命价值。

在饮食方式上,远古时期形成的一些方式在今天一些地方依然沿用,如中国的筷子文化与西方的刀叉文化,中国的合餐制(中国从远古时期开始一直实行分餐制,直到宋代才真正开始实行合餐制)与西方的分餐制延续了数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但今天我们要用批判继承的态度来看待这些饮食方式,继承一些合理的、有伦理价值的,批判那些不合时代要求、不文明的饮食方式,更要分析这些饮食方式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含义。这不仅仅是饮食方式的问题,而在这看似简单的饮食方式中却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和人们的价值心理。合餐制体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与思维模式,即讲究天人合一,强调整体功能,形成群体观念,是中国传统“和”文化与饮食的巧妙结合,体现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排除其不卫生等缺陷值得我们大力弘扬和传承。分餐制则体现了西方浓厚的个体观念,注重个体思维,强调个体独立性,崇尚个体自由意志,实现个体价值。这些饮食方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需要不断变革与传承,以便更好地促进本民族饮食文化的快速发展。

在饮食结构上,中国远古时期已形成以素食为主、肉食为辅的饮食结构,强调谷、果、畜、菜有机结合,并且要定时、定量进食和根据食物的本性、四季的变化以及人的年龄、体质、精神状况等合理选择、科学搭配食物,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而西方正好相反,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些饮食结构的形成虽然与自然环境、人类发展历史和文化观念有关,但形成之后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饮食礼仪规范上更能体现饮食文化价值的传承性。《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源于饮食活动,同时又指导、规范人的饮食行为,形成完善的饮食礼仪制度。从日常家庭饮食到宴席的标准,请柬的撰写、发送,宾客的迎送,座次的安排,入席的仪态,餐具的陈设,上菜的顺序,菜品的摆放以及吃饭喝汤、敬酒、敬茶等都有严格的规定,从而体现出森严的等级性与伦理规范。这些饮食礼仪体现了中国古代尊老敬贤、长幼有序、恭谦礼让等传统美德,在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发展中成为人伦教化、整合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直到近代之后在西方民主的影响下才得以变革。但今天人们依然继承了一些传统礼节礼仪,以此提升人的德性修养,推动社会文明进程。西方饮食长期以来一直以平等、高雅自居,展现了西方社会的文明水平与人文素养。

在饮食风俗上,我国地域辽阔,南北、东西在自然环境、气候状况、风俗习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风俗。这些饮食风俗几千年来一直传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从而形成不同的地域性格、民族风情、人伦观念与道德品质。今天我们在沿袭这些饮食风俗时,应分析、借鉴其优秀成分,传承内在的价值观念和由此所形成的良好品德以及文明风尚,如节俭饮食、饮食养生、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宗教价值精神、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酒德、茶德和酒道、茶道等,以及在这些饮食风俗中蕴涵的孝道思想、仁爱思想、中和思想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祈求幸福平安愉悦心灵等。

当然饮食文化价值在传承中也伴随变异的成分。随着时代的变迁、自然环境的转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欲望的不断满足,饮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进行变异,以满足人类新的需求。只有变异才能更好地传承,从而实现传承与变异的有机结合。

二、个体生命价值

生命价值的实现是以饮食为基础和前提条件的,离开了饮食人的生命无法存在。但人类不仅要活着,而且还要健康地活着,所以饮食又是人类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一,饮食优先于男女。《礼记·礼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曰:“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男女”即生命的维持和种族的延续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这是人类和动物都具有的自然属性。饮食是为了保持人类现存的生命,使人类能够获得当下存在的可能性;男女即性欲是为了保持人类未来的生命,使人类能够传宗接代、获得生命的延续性。但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中,饮食是第一位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退居其次,择饮食而弃男女。尤其在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影响下,简单地将男女关系理解为单纯的性关系,而“性”在传统文化中被抑制在不公开的领域,否则被认为是道德沦丧,带有神秘化与罪恶化,因而将“淫”看作万恶之首,使性被印上了羞耻和伦理的标签。因此,只有饮食成为人们公开追求的,人生的精力只能倾向于饮食,从而推动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发展。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张起钧说:“古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若以这个标准来论,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的文化)可以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2]当然,这只是说东西方在饮食与男女方面侧重点不同而已,并不是说不注重另外一种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都离不开“食”和“性”。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更加奠定了饮食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和对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意义。

第二,饮食是生命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无论是孔、孟的儒家,还是老、庄的道家,都是追求现世生命的安乐与适度的享受。”[3]这种生命哲学思想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要获得生存和完成现世生命的安乐,首先必须解决“吃”的问题,这是人类实现幸福生活的前提条件。为此,“民以食为天”的观念才深入人心,在人们所向往的“大同社会”也是使普天之下的人们“皆有所养”,毛泽东也认为吃饭问题是世界上最大的问题。《管子·揆度》云:“五谷者,民之司命也。”《淮南子·主术训》也讲“食者,民之本也。”由此可见,饮食是人生命存在的根本,《黄帝内经·灵枢·平人绝谷》说:“人之不食,七日而死。”战国名医扁鹊《千金翼方·养老食疗》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救疾之道唯在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恬神养性以资四气。”都强调了饮食是人的安身之本,人要懂得食物的属性,合理饮食才能获得全生与安乐。东汉思想家王充《论衡·道虚》讲:“人之生也,以食为气,犹草木生以土为气矣。拔草木之根,使之离土则枯而蚤死,闭人之口,使之不食则饿而不寿矣。”人离开食物和草木离开土地是一样的道理,缺乏得以生存的“气”就会灭亡。《遵生八笺·饮馔服食笺》中记载:“饮食,活人之本也。是以一身之中,阴阳运用,五行相生,莫不由于饮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血气盛,血气盛则筋力强。脾胃者,五脏之宗,四脏之气皆禀于脾,四时以胃气为本。由饮食以资气,生气以益精,生精以养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身,相须以为用者也。”人之于饮食,是人类本性的需要,是人类能够生存、繁衍以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正如马克思所讲,“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4]

第三,饮食是养生健体的基本保障。饮食从本性上讲是维持生命、增进营养和健康,实现人生幸福,离开了饮食人类的生命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然而人类在食物资源极大丰富的今天,困扰人们的不再是食物资源短缺,而是能否找到安全、健康的食品。当下恶性食品安全事件给人们带来了一定的恐慌,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所以,对待食品如同对待生命。人的生命价值是至高无上的,这种宝贵的生命价值不是来自对社会与人类的贡献,而是源自生命本身。“珍惜生命原则,在道德规范的次序上是最优先的,它优先于所有其他的道德规范,是最基本的和最起码的人权与道德要求。尊重生命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尽管不同文化群体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只要不是反人类的文化,都会认同对生命的珍视和关爱。”[5]而且“在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中,学界传统上认为最重要的、超过一切的原则是不伤害,它优先于其他所有的原则。”[6]因此,我们不仅要珍惜和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恻隐之心珍惜和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是造成伤害,这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具有普遍意义。“按照康德的绝对命令,一种行为是道德的,而且仅当该行为准则可无条件普遍化。照此,伤害他人的身体和精神从而引起疼痛和痛苦的行为,就不可能成为普遍化的准则。因为如果承认这是一个普遍化的准则,就等于允许别人去伤害他自己。”[7]孔子也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并作为“恕”道推及每个人。

因此,作为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具有生生之德,应当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这也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社会人”在满足其自身最大效用的同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履行的社会义务,把这看做是其追求的最终目的。就像康德的实践命令那样,“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做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做是手段。”[8]所以,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把他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作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而是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食品首先是安全的,能够满足人类营养与健康的需要,从而实现人类的生命价值。

三、人际伦理意义

不论中国还是西方社会,如何设置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如何处理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应遵循何种规范和具备何种德性,对社会的良序发展都至关重要。在中国,大到国家、社会群体小到人们的日常交往和家庭生活,饮食的调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成为联络感情、化解矛盾、增进友谊、进行人伦教化、形成礼仪规范的主要媒介,人与人之间和睦关系的建立和交往伦理的形成都可以通过饮食活动来实现。

第一,饮食是形成人际和谐欢乐氛围的重要媒介。《礼记·乐记》曰:“酒食者,所以合欢也。”饮食活动能够使人们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形成和睦的人际关系,在合餐制的饮食过程中,人们共围一桌、共食一餐,共同举杯相互敬祝,追求的是一种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融合。故友相逢,宾客相聚,开怀畅饮,一切乐在其中。虽然有人批评是“津液交流”不卫生,但其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原则,反映了中国人尚和的伦理观念。“中国家庭传统宴席与其说是一顿丰盛的美餐,不如说是一项唤起天伦之乐的活动,大家欢欢喜喜围坐一席,杯鸣盘响,笑语声声。顷刻间,美馔佳馔成了引发和谐欢乐氛围的媒介,从而达到社会祥和、安定团结的目的。”[9]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以饮食为主要内容的宴会活动,其意义远在饮食之外。

第二,饮食是整合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家人、邻里还是亲戚、朋友,也不管是同学、同事还是师生、上下级,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设宴相聚,以联络感情、加深友谊。即使是素不相识的陌路人,只要偶然同席相坐、举杯相敬,便可以成为挚友,甚至以“兄弟”相称。人们在共同用餐时加深了彼此的情感交流,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更充满了人情味。历代统治阶级常在宫廷设宴招待文武大臣和异国使臣,以此来笼络人心和怀柔番邦,作为其维护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毛诗正义·鹿鸣》曰:“(天子)以行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佩荷恩德,皆得尽其忠诚之心以事上焉。明上隆下报,君臣尽诚,所以为政之美也。”传统的祭天祀祖活动、民间的喜庆佳节、人生礼俗等,无不借助饮食活动来联络宾客、亲善友谊、敦睦亲情,饮食是中国人整合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

第三,饮食是化解矛盾、冲突的重要媒介。只要矛盾双方同席并坐举杯相饮,积在心中的矛盾瞬间烟消云散,敬一杯酒胜过任何言语上的歉意,这就是中国饮食的魅力所在。因而,饮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调解事务、化解矛盾冲突的重要媒介,尤其在中国古代的乡土社会中饮食的这一作用更为强大,得到了更充分发挥。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伦理社会,遇事不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即使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依然运用调解的方式来解决。由德高望重的长老作为权威的评判者,将矛盾双方置于同一桌酒席之中进行分析评理,让输方向赢方敬一杯酒以示歉意,赢方也会向输方敬一杯酒以示礼让,双方握手言和;或者双方都有问题难分高下,这时各打五十大板,举杯相饮,以化怨仇。矛盾双方当事人还要敬酒于长老,以示谢意。这样一方面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另一方面教化晚辈,维持秩序,这一切都是以饮食为媒介展开的。

第四,饮食是进行人伦教化的重要手段。《礼记·乡饮酒义》记载:“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絜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絜、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絜、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严格的礼仪程序体现了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尊让与敬意,这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儒家认为影响天下安定的斗争生于互相侵凌,互相侵凌则生于长幼无序、贵贱乱等,所以要教之以‘敬’和‘让’,以此实现社会的和谐。”[10]敬与让是礼的根本精神,所以在饮食活动中渗透一定的礼仪规范,通过对这些饮食礼仪的遵守,使人们相互敬重、相互礼让,达到人伦教化的目的。《礼记·射义》云:“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燕礼和乡饮酒之礼调节的对象和教化的目的不同,燕礼调节君臣之间的关系,让人明确君臣的名分;乡饮酒之礼则调节长幼之间的关系,使人明确长幼的顺序,从而尊君敬长、尊老敬贤。《论语·乡党》曰:“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有酒食,先生馔。”即在乡饮酒的礼仪结束后,一定要等年长者先出去,然后自己才能出去;有了酒食,应让长辈先吃,以示尊老。饮食活动中这些礼仪规定之目的在于培养人们尊老敬贤的伦理精神。通过对这些礼仪规范的认知和严格遵守,保证处在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各安其位、各守其礼、各修其德,严格履行社会角色所赋予的基本道德义务,达到“贵贱不相逾”(《韩非子·有度》),从而形成人际亲睦和爱、社会和谐有序的大好局面。

四、社会文明风尚

饮食伦理不仅是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规范,也体现为一定时代社会的风尚习俗,这种风尚习俗自然也会有善恶美丑之分,对饮食时尚风俗进行价值分析以引导饮食良风美俗的形成,也是饮食伦理研究的重要任务。

所谓饮食风俗是指人们在选取食物原料、生产加工、烹制和食用的过程中长期形成并传承不息的风俗习惯,包含广泛的内容,“不仅烹调原料的开发,膳食结构的调配,炊饮器皿的择用,工艺技法的实施,养生食疗的认识,筵席燕赏的铺排,风味流派的孕育和烹调理论的建立,都会受到食俗的制约;而且烹调意识中的人情味,厨房设施里的乡土情,酒楼的商招,厨师的行话,还有乡规民约、社交礼仪、民族食风、饮食忌讳,以及四时八节的大菜和小吃,各地肴馔的品位和审美,也都有食俗的‘酵母’在里面发生作用”[11]。所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饮食风俗存在较大差异,体现一定的社会性、地域性、时代性与民族性,是该地区、该民族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艺术、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民族心理、人际关系以及生存智慧等的综合反映,也是时代精神、社会风尚和文明进步的真实体现,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既有积极的引领作用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孙中山先生曾明确指出,中国饮食烹饪技术是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进化的表现,“是烹调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表明文明进化之深也”[12]。所以,我们要用现代批判的眼光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饮食风俗,进行伦理价值建构,使其成为我国社会文明风尚形成的强有力推动者。

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了很多良好的饮食风俗,在规范人们饮食行为、增进营养与健康、实现幸福生活以及形成良好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值得大力弘扬。如节俭饮食就是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对己、对人、对家、对国都是一种善行,是立人之本、兴业之基、持家之宝、治国之道。《呻吟语·存心类》曰:“简则约,约则百善俱兴;奢则肆,肆则百恶俱纵。”节俭饮食对自己可以修身养性,对他人则是尊重劳动价值,对家庭能够形成良好的家风,对社会则可以形成公平公正的饮食环境和文明的社会风尚。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五种遗规·朱子治家格言》)的古训,“对赶‘时髦’的高档消费、跟风消费,‘打肿脸充胖子’的人情消费、面子消费,‘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浪费资源的‘一次性消费’,挥霍奢靡的炫富消费、低俗消费说‘不’。”[13]使节俭饮食风尚永放光芒。

有些饮食风俗还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如中国人一贯以热情好客而闻名于世,孔子《论语·学而》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纯朴的民风形成了人们用最珍贵、最美好的食物招待客人的风俗。平日里杀鸡宰羊,除了逢年过节必是家中有贵客要来。这种良好饮食风俗世世相袭、代代相传,对个体德性的养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文明社会风尚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任何事情都有“度”的规定,超过了“度”就会发生质变。中国人有时热情过度,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给宾客最高的礼遇,想方设法让客人吃好、喝好,否则就是最大的失礼。于是形成了强让的饮食风俗,尤其是在一些地方的饮酒中,只有客人喝得翻江倒海、不省人事才认为招呼周到、不失礼。这种风俗不可避免地给他人带来不便与尴尬,甚至是强人所难。所以,要尊重客人的饮食习惯,给客人一定的饮食自由权,这样才不使“热情好客”的传统发生变异。

中国的千叟宴应是一种政治性或社会性的饮食习俗,撇开其奢靡等缺陷应该是弘扬尊老文化和传承孝道思想的重要平台。正如《大学衍义补·躬孝弟以敦化》中所说,“王者之养老,所以教天下之孝也。……一礼之行,所费者饮食之微,而所致者治效之大也。”通过这种饮食风俗教化天下万民,以此培养人们尊老敬贤的传统美德,达到安邦定国的功效。还有民间的丧宴,除了迷信、过于繁琐的礼节和奢靡等缺陷之外,也是传承孝道思想和培养人们尊老德性的重要风俗。对待鬼神也如同处理人际关系一样,用美食来敬奉祖先神灵以报答其造食之德和养育之恩,寻求人生的安福,进而演化为对健在的父母及年长者的孝敬与尊重,以此来教化民众。所以,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这都需要我们辩证地分析、批判地继承,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当下饮食伦理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之风,对个体的生命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等产生了恶劣影响。如饮食奢靡之风,这是从古至今一直盛行的一股恶风,尤其是上流社会的人们追求奢华、稀有、面子、地位,不管经济耗费和资源浪费,天价的宴席早已司空见惯。这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健康,腐蚀了精神信念和道德品质,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形成一定示范效应,人们试图进行模仿和追捧进而扩大化就会形成全社会的奢靡之风。同时也浪费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文明,加剧了社会的不公正消费,对社会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命打击。

其实,在中国大吃大喝已成为一种不良社会风气,不管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还是生子、乔迁、金榜题名、升官发财、开业庆典、敬神祭祖等都离不开吃喝。本来是增进友谊,敦睦亲情,加强人际交往,创造一个和谐欢乐的氛围,愉悦心灵或祈求平安、幸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吃喝的名目越来越多、规格越来越高、频率越来越快,吃喝已失去了交往这一本真的人际伦理意义,逐渐披上了金钱的外衣,是对礼尚往来、礼轻情意重的一种扭曲,使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功利化和世俗化。尤其是公款大吃大喝,不仅吃空了国家财政,还喝坏了党风,更促使腐败行为在饮食领域的恶性发展,使人类正常的饮食活动成为腐败行为发生的有效工具,助长了腐败之风的盛行和泛滥。所以,国家采取有效措施如“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消除这些饮食中的不良之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生态文明承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欲望无限膨胀,肆意开采、开发、捕杀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系统的失衡,不仅严重影响当代人的生存与发展,而且给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也造成一定威胁,致使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致力解决。“从实践的角度看,人要想实现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同时调整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当代人之间(特别是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关系的调整都需要一定的伦理原则的指导。”[14]有效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合理的伦理辩护和价值取向。

人类生活在一定时空之中,其饮食行为直接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界的无限改造限制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和再生的范围之内,这是人类在满足自身口腹之欲时作为生物共同体的一分子应具有的道德责任。“生态整体主义并不否定人类的生存权和不逾越生态承受能力、并不危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权,甚至并不完全否定人类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但是这种控制和改造必须与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相一致。”[15]“从生态伦理学的视角看,饮食伦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把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对饮食的需求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发展作为衡量人类饮食活动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饮食理念、饮食方式、饮食行为的最终标准。”[16]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的饮食活动应以生态伦理为准则,将维持人类生命健康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是人类所形成的普遍共识。“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17]因而没有充足的理由我们无权剥夺其他生命共同体存在的权力,否则会伤害人类自身。因为人也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份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任何一个物种的减少都会导致生物链的中断。“由此能推演出现代生态学的先进思想:动物是否可吃,特别应当从物种保存的角度来判断。生物物种的生命价值远远超过生物个体的生命。越是珍稀动物,其生命的价值越高,越不能充作食物。”[18]这是从保护生物物种生命价值的角度出发推演出的饮食伦理应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所以,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生命安全与健康。当然,“尊重自然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更不意味着人类不可以利用和改造自然。它只是要求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的基本规律;在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同时,适当关注其他生命的生存和延续。”[19]这是人类能够继续生存与发展的伦理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发展,维护生态平衡。“但转基因动植物的出现,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就可能会破坏原有物种之间的竞争协作关系,扰乱原本和谐有序的生态环境,减少本地区物种的多样性,甚至会使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打击。”[20]因此,我们必须合理食用转基因食品。

现代社会,环境危机往往是人类无限的欲望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之间的冲突,表现在饮食方面就是人类过分地追求口腹之欲而非法捕杀野生保护动物、大量开采自然资源,现代工业食品的快速发展导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和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如人们在吃什么补什么、越珍贵越有价值、炫耀等错误饮食理念引导下,大肆捕杀珍贵野生动物和追求稀有之物,导致我国一些珍贵野生保护动物数量急剧下降甚至灭绝,破坏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再加上人口不断增多,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大面积开荒、砍伐森林,破坏自然植被,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以及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地盐碱化……这一切都与人们的饮食行为有关,都是为了吃或者吃好而酿造的恶果,缺失了人类对生态系统应有的伦理责任。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在满足口腹之欲时应该考虑自然资源的承受度和再生性,注重生态效益。也就是说,“当代人对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应限制在这些资源的可再生速率的范围之内,只使用‘自然资本’的‘利息’,而不使用自然资本的‘本金’。当代人应当以这样一种方式来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即把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所获得的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技术创新,以便在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枯竭之前,人们能够顺利地发现新的可替代资源。”[21]这样才不至于对后代、社会与自然造成威胁,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的道德责任,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1]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9-30.

[2]张起钧.烹饪原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5.2.

[3]朱相远.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与哲学背景[A].李士靖.中华食苑(第七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

[5]刘海龙.食品伦理建设探析[J].理论导刊,2011,(2).

[6][7][14][19][21]甘绍平,余涌.应用伦理学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67,268,192,231,230.

[8]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8.

[9]徐海荣.中国饮食史(卷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12.

[10]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1.

[11]陈光新.中国饮食民俗初探[A].李士靖.中华食苑(第一集)[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300-301.

[12]孙中山.建国方略[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6.

[13]李清华,张达.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让节俭清风成常态[N].光明日报,2014-02-21.

[15]周利刚,黄曦.生态伦理视角下食品安全对策分析[J].生态经济,2011,(6).

[16]王诺.“生态整体主义”辩[J].读书,2004,(2).

[17]B.Devall and G.Sessions, Deep Ecology:Living as Nature Mattered,Gibbs M.Smith,Inc.,1985,67.

[18]高成鸢.中国的食物伦理[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1,(3).

[20]朱俊林.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生态伦理浅析[J].伦理学研究,2006,(4).

(责任编辑 贺卫光 责任校对 肇英杰)

On Dimensions of Diet Ethics

Han Zuozhen

(School of Finance, Taxa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Lan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Lanzhou, Gansu, 730020)

As an important life activity and values activity of human beings, diet not only maintains human life, enhances the natural desire for nutrition and health, but also contain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thic implication. In ethic dimension diet includes fives aspects: inheritance of cultural values, life values of individuals,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 ethics, social civilization and virtues, carrying-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study of diet ethics from these five aspects will help the exploration of Chinese diet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diet ethics and civilization. This will offer practical values guidance and behavior norms for the public to develop right diet ideas, civilized diet behavior and reasonable diet mode. Thus we will enhance the public's moral quality of diet ethic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iet ethics.

ethics; moral; diet ethics; ethic dimension

2016-08-26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伦理学视阈下的我国食品安全战略与监管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BZX09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基于食品安全危机的我国饮食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3YJC720013);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生命伦理视角下的甘肃省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4A-071)

韩作珍(1975—),男,甘肃环县人,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伦理学与社会保障的教学与研究。

G122

A

1001-5140(2016)06-0177-08

猜你喜欢
伦理饮食人类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人类第一杀手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