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东风 姚学军 刘洁 王天坤 薛勇 王瑞 王美丽 纪辰晨(北京市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昌平区2015年奶牛结核病的检测
文│黄东风 姚学军 刘洁 王天坤 薛勇 王瑞 王美丽 纪辰晨(北京市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奶牛结核病是由牛型和人型结核杆菌引起的牛和人共患的一种慢性消耗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结核结节,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该病分布很广,以奶牛流行较为严重,直接影响畜牧业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和人类健康。北京市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春、秋两季对全区奶牛进行结核病检测,并对监测出的阳性牛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2015年昌平区奶牛存栏量为10732头,其中养殖大户和规模场共计19个,散养81户,昌平区牛场较为分散,山区和平原均有分布,所以检疫难度较大,该区散养户的奶牛由辖区内镇级动物防疫站负责,规模牛场的检疫工作由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1.检疫范围。检疫范围覆盖全区的奶牛场户,以一月龄奶牛为主,2015年共计检疫17520头份。
2.检测方法。采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根据GB/T18645-2002进行检测结果判定。所需检测仪器及用具主要包括卡尺、剪毛剪、75%酒精棉球、1毫升注射器、7×13针头、结核菌素、记录本等。
3.具体操作。
(1)注射部位及术前处理。将牛只编号后在颈侧中部上三分之一处剪毛,直径约10厘米,用卡尺测量术部中央皱皮厚度,做好记录。注意术部应无明显病变。
(2)注射剂量。无论大小牛只,一律皮内注射0.1毫升,即将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稀释成每毫升2万国际单位后,皮内注射0.1毫升,冻干PPD稀释后当天用完。
(3)注射方法。先以75%酒精消毒术部,然后皮内定量注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注射后局部应出现突起,如对注射有疑问时,应另选15厘米以外的部位或对侧重做。
(4)注射次数和观察反应。皮内注射后经72小时判定,仔细观察局部有无热、痛、肿胀等炎性反应,并以卡尺测量皮皱厚度,做好详细记录,对疑似反应牛应立即在另一侧以同一批PPD同一剂量进行第二次皮内注射,再经72小时观察反应结果。
4.结果判定。局部有明显炎性反应,皮厚差大于4.0毫米,判定为阳性反应;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毫米,小于4.0毫米判定为疑似反应;无炎性反应,皮厚差在2.0毫米以下判定为阴性反应。
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于第一次检疫60天后进行复检,其结果仍为可疑反应时,经60天再复检,如仍为可疑反应,可判为阳性。
昌平区2015年春季检测奶牛结核8786头,秋季检测奶牛结核8734头,全年共计检测奶牛17520头,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率为100%。该区奶牛结核病阳性数为0,分析原因如下:
1.严格执行奶牛两病净化方案,对辖区内的奶牛场户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养殖过程中的防疫漏洞,认真落实各项综合防疫措施。依据北京市农业局发布的京农发[2010]65号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奶牛结核病项目实施方案,五年来坚持每年春、秋季对辖区的奶牛养殖场户进行结核病的检疫。
2.昌平区加大对奶牛结核病的宣传力度,让奶牛养殖场户及时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从而减少奶牛结核病的发生。辖区内的奶牛养殖场户积极加强平时的饲养管理,坚持自繁自养,不私自外购奶牛,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
3.昌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着北京市奶牛创新团队综合站的工作,综合站积极联系岗位专家,及时了解国内外奶牛结核病的发展动态,并经常对昌平区的奶牛养殖户进行入户指导,提高了奶牛场的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