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河池有了纤检所

2016-02-18 18:41滕启跃
中国纤检 2016年1期
关键词:纤检所宜州生丝

滕启跃

“河池市种桑养蚕的人特别多,桑园已经达到了80多万亩,河池市原来是原材料生产地,现在变成了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发展很快。”广西纤检所宜州实验室的负责人邓文杰说。

在这种形势下,河池市政府为了加大对河池市蚕茧产业的支持,更好地管理和服务当地的产业发展,专业的纤检机构应运而生。

纤检所成立有动因

广西宜州市是河池下辖的一个县级市,因为蚕茧产量大,产业分布密集,从2010年开始,中国纤维检验局在这里设立了桑蚕干茧公证检验实验室,而随着广西蚕茧产业形势发展得越来越好,一个单纯的实验室已经不能满足当地产业发展的需要。

邓文杰告诉记者,随着产业的强大,宜州实验室在三个方面显露出了不足。

第一个是管理区域限制。

首先,河池下辖十几个县级行政区域,而现在这些地方的蚕茧产业发展都很迅速,像巴马、天蛾这些县蚕茧产业虽然起步晚,但是这几年规模成长得也很大,急需专业的纤检机构进行服务、监督和管理,而目前宜州实验室限于级别的原因,管理不到这些地方。

第二是升级为纤检所后,将具有更完备的监督执法职能。

随着广西茧丝产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法分子贩卖劣质蚕茧、违法收购毛脚茧等行为,这些违法行为目前仅凭我们实验室的职权监管还存在着一些障碍,升级为纤检所后,能更好地提高这方面的监督力度和打击力度。

第三个就是人手不足的问题。

“我们现在只有五个编制,将来成立纤检所,我们的业务范围将从宜州覆盖到整个河池市,而现在的人员配置是远远不够的。”邓文杰说。

据他介绍,未来河池市纤检所成立后内部设置大概是这样几个部门:质量技术业务科,主要负责技术开发和保障;行政执法队,主要负责纤维质量监管;纤维检验室,主要负责纤维检验。

本身是宜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本身有五个编制。然后把宜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提升为河池市质监局的二层技术机构,更名为河池市纤维检验所。计划增加10个编制,力争达到15个编制,现已上报河池市编委。

将来河池市纤检所成立以后,将承担包括宜州在内的整个河池市11个县市区的茧丝公证检验与质量监管工作。随着河池市政府搬迁到宜州,宜州未来作为一个区,河池纤检所将继续在宜州办公。

为产业办了些实事

截至2015年9月30日,宜州实验室为非棉公证检验试点企业、茧丝交易市场提供了公证检验22067.99吨,共计3103批次;其中茧丝交易市场利用公检数据进行交易达92%以上,试点企业利用公检数据进行结算或参考结算达75%以上。自开展公检以来,客户满意度达95%以上,无一要求复检仲裁现象。

邓文杰告诉记者,在中纤局及广西质检院的大力支持下,宜州实验室以往检验技术水平低、检验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在干茧公检这一块逐渐得到企业的认可,公信度逐年得到提高。

现在,某种程度上宜州实验室已经成为当地蚕茧质量测评的标杆,很多企业都会来实验室取经。

“2013年,我们当地的宏基公司利用实验室设备做了一个试验,他们用我们实验室的煮茧工艺来煮他自己的茧,煮完后我们在实验室做一部分,他拿回他的厂做一部分。做完后他感觉我们煮的茧解舒率比他自己煮的茧解舒率高5~7个百分点。如果他大规模煮茧的效率能达到我们实验室的标准的话,那他一年的利润会增加一两千万啊。”邓文杰说,因此宏基公司正在改进技术,已购买与实验室一样的煮茧设备,正在调试过程中,不久就可以投入使用。

自在宜州开展公检以来,企业为了提高桑蚕干茧的毛茧出丝率,使干茧获得更高的价格,在参加公检前对桑蚕干茧进行分类摘选,把双宫茧、下烂茧等摘选出来,提高桑蚕干茧的上车茧率、毛茧出丝率和洁净度,从而提高了生丝的质量。使宜州4A的生丝从80%不到提升到90%以上,5A生丝从不到20%提升到35%,上车茧率从原来的85%不到提升到88.2%。

河池纤检所成立后,已于2015年11月把公证检验推广到生丝领域。

河池作为生丝生产的重要产地,生产的生丝以出口为主,现在出口的企业主要依赖进出口检验检疫部门的商检。未来,河池纤检所希望能在这方面更有作为。

“商检是检验人员先来企业抽样,再拉回南宁。这个周期就拖得比较长,而我们就在本地为企业提供检验服务,时效性比较高。而且因为生丝公证检验是免费的,相比于商检的按1%的抽样比例计费有很大优势。”邓文杰说。

记者从一家当地的生丝企业了解到,商检目前实行“以样代费”的原则,比如生丝年产量达到300吨,商检要抽走1%,就是3吨,这3吨生丝的价值要达到90万到100万。如果能省去这笔费用,是为企业减轻了一笔不小的负担。

幸福的烦恼

当初,听到河池纤检所要成立的消息,邓文杰说自己内心充满了兴奋。成立纤检所,一是代表这些年在宜州的工作受到了肯定,二是进一步明确了未来的工作方向。但是随之而来的烦恼也来了。

从宜州实验室建立,到后来河池市纤检所成立的筹备,这段时间邓文杰成了大忙人。实验室、企业、蚕茧交易市场,这几个点几乎成了他每天的固定路线。

因为纤检所处于早创阶段,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还有欠缺,所以每件事邓文杰都要亲力亲为,就怕万一有什么差错。

“其实我也在边做边学习,对于很多专业知识也在慢慢摸索。”邓文杰说。

这次中纤局来广西调研,带来了几位山东、江浙纤检所的技术好手。看着湖州市纤检所的姚主任在实验室里指导试验员工作,迅速解决了一些困扰已久的问题的时候,邓文杰会心地笑了。

“要感谢中纤局、广西所和各地兄弟局所对我们工作的帮助。没有中纤局和广西纤检所的支持,河池纤检所也建立不起来,没有兄弟局所的帮助,我们现在在技术人员上还是一穷二白。”邓文杰说。

过段日子,邓文杰准备继续让一些技术人员去浙江、江苏等地学习。

“将来编制下来了,新人会更多,不让现在这些人赶快学习,变成老手,将来如何带新人啊!”邓文杰说。

说到编制,这也是邓文杰的一块心头事。正如前面说的,河池市纤检所成立后计划编制15个,但是这是计划申报的编制数,实际最终批下来的未必达到这个数字。

“即使最终这些编制能全批下来,人手还是不够用的。真正来做生丝的稽查,包括办公室日常工作人员,要28个才够用。关键岗位关键部门可能还要有些辅助啊,那要30人才够用。”邓文杰在算着这笔账。因为未来可能承担更多的监督执法工作和开展生丝公证检验工作。

邓文杰回忆,在2004、2005年的时候,宜州市产品质量检验所参加过打击收购毛脚茧的严打行动,持续了几周的时间。所有贩运、买卖毛脚茧的行为,不管多少,发现一次就要罚款两万。那次行动对当时市场上违法销售毛脚茧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

作为专业的纤检机构,将来很有可能会更多地执行这样的监管任务。而这种专项行动将会投入大量的经费和人力,这对初创的河池纤检所会是一个考验。

“压力很大,但是动力很足。有了这些年宜州实验室的经验,有中纤局和地方政府的支持,有各地局所的帮助和指导,我们没理由不把工作做好。”邓文杰说。

猜你喜欢
纤检所宜州生丝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含胶率试验比对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柔软工艺对生丝性能的影响
黄庭坚谪贬宜州期间交游研究——以黄庭坚著述为中心
生丝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