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的小腿骨折成就了芈月传奇

2016-02-17 10:09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战国时期筋膜血肿

战功显赫的秦武王败给了小腿骨折?这一负伤经历的确有点匪夷所思。

史书上记载,秦武王在洛阳见到大禹时期铸的一尊大鼎,便决心上手一试。结果虽勉强举起,却因力气不够,脱手砸断了胫骨。

被这种大家伙砸到,后果相当严重。“血流床席,痛极难忍,捱至夜半而薨。”(据《东周列国志》)很多人费解,骨折有那么恐怖吗?的确,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骨折看似事小,却真是可以要了命。

第一个致命点就是“出血”。骨折时,骨折端很容易刺破周围的血管导致出血,如果还伴有大血管破裂,就会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这种出血难以通过简单的局部压迫等方法止住,往往需要紧急手术结扎或者修补。回想战国时期的医疗状况,秦武王也只能“血流床席”,因持续不断出血导致休克致死。

第二个致命点就是“脂肪栓塞”。因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粒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部、脑部脂肪栓塞。大量脂肪粒(9克~20克)短期内进入肺循环,可引起窒息,或因急性右心衰竭死亡。

第三个致命点是“并发筋膜室高压”。骨折时,由于血肿、组织肿胀以及包扎过紧等原因,可导致筋膜室压力升高。当压力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压迫肢体血管,导致肢体血运障碍,引发大范围的肌肉坏死。坏死往往会产生大量毒素,导致患者肾衰而死。而筋膜室高压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持续的剧烈疼痛。

由此推断,秦武王死前“痛极难忍”,合并筋膜室高压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解决筋膜室高压的方法并不复杂,只要做个简单的减张手术。

但古代的医生是没有这种认识的,没有可靠的消毒手段,没有无菌技术。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特别是在局部有大范围血肿和坏死组织较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如此,轻则肢体丧失,重则性命不保。

一代雄主就这样因一次偶然的胫骨伤而死,年方22岁,令人惋惜。倘若战国时期有专门的骨科大夫,秦武王或许卧床数月便会痊愈了,芈月传奇也就没有机会上演了。

猜你喜欢
战国时期筋膜血肿
试论战国时期的楚墓人殉
三焦“筋膜”说——从筋膜学角度认识三焦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孟子说仁德
手足骨筋膜室综合征早期预防及切开减张术后的护理
隐神经——大隐静脉筋膜皮瓣修复足背部软组织缺损
诈与妄 奚可焉 凡出言 信为先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