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李阳
寻求供需平衡将是2016年主旋律
□《中国农资》记者 李阳
本期嘉宾:
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闫洪涛
嘉宾观点:
化肥市场产能过剩带来的后遗症是需要企业来慢慢消化,同时这也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不断寻求供需平衡也将成为2016年发展的主旋律,而对流通企业来说,打造多元化的为农服务综合销售平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
在粮价下跌、需求下降、税收优惠政策取消等因素的影响下,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化肥市场整体一直呈现跌势,“产能过剩”“萧条”等词汇已然成为农资行业近半年来的代名词。在业内人士看来,2016年的农资行业依然艰难,农资企业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压力,即使是春耕到来之际,化肥的价格起伏也被人们视为“昙花一现”,市场依旧低迷。
近日,山东、河北等地区的尿素主流出厂报价上调40-50元/吨,至1290-1340元/吨,河南地区随着当前局部地区的少量降雨,冬小麦追肥已开始启动,主流出厂报价高端上调10元/吨,至1250-1300元/吨;钾肥方面,春节过后钾肥采购将逐渐增多,但供需矛盾仍然突出,且受国际价格下行的影响,预计短期内氯化钾市场行情难以好转,氯化钾主流报价2050-2100元/吨,60%晶市场流通的到站价多在1960元/吨左右,总体销售并不理想;复合肥企业整体开工率在44%左右,节后复合肥春季市场刚刚启动,但受原料整体行情仍较低迷,下游备肥积极性并未出现明显提升。
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闫洪涛认为产能过剩的化肥行业使得化肥企业面临着困难重重的局面。他告诉记者,在粮食价格下跌、农作物的价格回落、恢复增值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化肥价格持续下跌,压缩了化肥行业的中间环节的利润的同时,也使得化肥行业上游缺乏利好支撑,各个环节的观望的形式比较浓厚,即使是拥有万吨以上产销能力的流通企业来说,如今也是呈现随进随销的状态,这样库存压力就会向上游扩散,使得大的经销商、厂家的压力较大。
在闫洪涛看来,2015年整体经济下行导致了化肥市场需求的疲软。他分析说,在当前化肥行业产能严重供过于求的背景下,2016年的经济形势也依然不会好转,甚至2017年也还会不乐观,不管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大家对市场也多持谨慎、观望的态度,企业要想在低迷期立于不败之地,自身还需不断转型升级,调整产品结构,寻求企业新的突破点,增强信心,适应市场。
在谈到企业根据当前政策形势如何调整经营结构时,闫洪涛结合刚刚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的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向记者诠释了烟台市农业生产资料科技有限公司的转型之举。他告诉记者,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围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行动,烟台众德集团研发了德新缓控释肥,打造缓控释肥的施肥,从而使肥料养分的有效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在确保作物生长的前提下,与同浓度肥料相比,肥效利用率可提高30%以上,可使传统化肥的用量大大减少。
不仅是在调整经营结构方面顺势而为,在销售策略方面,也是力求精益求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闫洪涛表示,面对当前不景气的化肥市场,农资企业应该不断调整心态,继续把传统市场中的优势资源精益求精,坚持循序渐进,打造出以产品、服务、培训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农民会”等接地气的活动,不断提高农化服务质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闫洪涛还强调说,化肥市场产能过剩带来的后遗症是需要企业来慢慢消化的,同时这也是一个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不断寻求供需平衡也将成为2016年发展的主旋律,而对流通企业来说,打造多元化的为农服务综合销售平台,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