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焰 严玉玲 豆一玲 李阳 申玉飞
基于项目主线、赛说结合、能力为主的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构建*
◆郭焰 严玉玲 豆一玲 李阳 申玉飞
10.3969/j.issn.1671-489X.2016.12.075
基于“项目主线、赛说结合、能力为主”改革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教学,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框架设计、项目的选择实施。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真实的实训场景、完整的工作过程,把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渗透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课程改革
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是高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面向食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化验员、品控员、质检员等职业岗位群培养必备的专业技术技能,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进行技能储备,尤其对学生获得从事食品检验职业岗位必需的职业能力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主要学习食品检测中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操作技能,是一门应用性强、覆盖面大、实践性强的职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之前的教学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单调,考核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应用性差,学生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抑制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与职业需求严重脱节,不能满足毕业生岗位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益。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对“增强针对性”提出的举措是:一是坚持5个对接,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二是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
基于此,探索适应新疆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改革是必要的,本研究提出构建“项目主线、赛说结合、能力为主”课程体系是可行的。
课程体系设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秉承“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内容”的原则;以“食品检验工作过程、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建立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项目主线 即课程设计中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紧紧围绕新疆食品行业生产检验员、品控员的岗位能力,以中、高级职业资格食品检验工职业标准为准则,坚持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实施整体课程设计,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课程设计遵循高职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技能成长规律,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项目与任务,借助实训引入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突出基本功训练,重点强化检验操作技能。项目内容由易到难、螺旋递进,从单一技能训练到综合训练,由生疏到娴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赛说结合 即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基本功比赛”和“样品测定比赛”到教学中,并将比赛成绩作为学生的考核成绩之一。督促学生在实训中养成操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应变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课堂学习,奠定坚实基础[1]。
注重学生参与性,提高学习趣味性,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主动研究、讨论型教学、角色互换等教学活动。如将教材中“化验室建设与管理”章节留给学生讲授,小组学生分工协作查阅资料、认真备课,一人主讲、其他辅助;每组讲完,大家点评、讨论,教师再补充讲解、总结。学生直接参与教学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性好,课堂气氛活跃。
*基金项目:新疆职业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项目“基于项目主线、赛说结合、能力为主的‘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构建研究”(编号:XJZJXH2015-06。主持人:郭焰)。作者:郭焰,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技术分院副教授、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食品加工与检测技术教学与研究;严玉玲、豆一玲、李阳、申玉飞,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830021)。
能力为主 即课程教学设计遵循“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原则。通过单一项目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综合项目系统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勤于动手的能力,采用竞赛项目重点培养学生规范操作、公平竞争的能力,运用说课项目深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
教学目标设计 课程是以职业能力为需求,确定以项目导向引领教学,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技术性,使学生获得从事食品检验职业岗位工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规范的操作手法为教学总目标[2]。具体目标是:掌握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方法,熟悉化学试剂的分类、使用、存放方法,掌握实验室安全与防护知识、应急处理方法;会配制和标定各种标准溶液,会重量分析法与容量分析法的基本操作,会正确判断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误差分析,会正确撰写检验分析报告,能运用规范的、安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具有严谨细致、认真求实、自律向上、善于学习、探索创新、团结协作的素质。
教学内容设计 为了突出食品检验职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教学内容选取按照“以必需为准,加强针对性;以够用为度,加强实用性”的原则,将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必备的能力镶嵌在教学项目中,形成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需求相适应的各个项目(包含多个工作任务)。通过实训项目,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各项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选取的针对性。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食品检测工作过程为导向,依照化验员、质检员、品控员、营销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校企双方共同设计开发。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通过真实的实训场景、完整的工作过程,把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渗透在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中,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3]。
在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实训中,提供牛奶、白酒、饮料、食用醋等样品,学生自主选择样品,按照国标规定的方法,从采样、试剂配制、仪器校正、分析检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对照检查、上交检验报告这一企业实际检测程序来完成实训任务,尤其是检验报告必须当天完成,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工作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我讲给你听,我做给你看,你跟我学做”方法进行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情境的实施完成工作任务。通过课程教学的实施,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承担的工作内容即学习时的教学内容,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即项目化教学中的教学任务[4]。
2)教学内容选取的适用性。课程以食品检测分析基本技能为主线,教学任务来源于检测中的真实案例和工作任务,依据国家颁布的最新检测技术标准和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进行教学,讲述的内容注重就业需要、岗位知识、岗位技能,以培养技能型实用人才为着力点。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学生进入企业后上手快,能较好地适应化验员、质检员等工作岗位。
教学方法设计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导,以课程项目为主线”的行动导向指导思想,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竞赛教学法、角色体验法、工作任务驱动教学法等,从而做到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有效得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牢靠地掌握知识,而且渗透着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训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学生参加食品检验工、微生物检验工、微生物培菌工等工种的职业资格考试。
考核方法设计 考核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指挥棒。以培养目标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中心,以知识考核为参考,采用全过程化考核方法,力求能够测出学生真实的水平。课程的考核评价按照项目进行,每个项目分为知识、技能与态度三部分,考核依据提交的成果、回答问题、作业、平常表现及小组互评的结果进行。综合各个项目的成绩、基本功与样品测定比赛成绩、小组说课成绩、学生自我评价总结后,给出学生期末成绩。
“竞赛项目”实现“以赛促学” 设计“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的操作基本功比赛”和“样品测定操作比赛”两个项目,把“竞赛”引入“教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教有所用”,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检阅教师的教学成果、展示学生的技能和职业态度。
职业资格融入能力训练 将课程中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化解成多个项目,通过项目化这个载体,把食品检验职业资格必备的知识能力镶嵌在检验任务中,形成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各个项目,通过“做”实现“教与学”,倡导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训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应用。
考核评价实施全“过程化” 课程的考核评价按照项目进行,项目考核标准参照食品检验工中、高级工职业资格标准,全程采用过程化考核。督促学生注重过程、淡化结果,重视每一个训练项目、每一个任务的完成。
学生评价 有学生反馈:“刚刚领到这本书时,我没有任何的兴趣,起初以为只是理论课,后来发现并不是;这门课安排有很多实训操作。老师为了让我们将知识掌握好,还将整本书分为十几个项目,又在各个项目中细化工作任务,令我记忆深刻的是那场‘化验员大赛’,它不光考验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更是锻炼了我们分工合作的能力。”
也有学生总结:“这学期老师给了好多锻炼自己的机会,第一次是让我们进行食品检验仪器正确使用的比赛,第二次是‘化验室管理与安全防护’学生说课比赛,第三次是角色体验,当一次某企业的化验员。这些活动都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团结性。‘操作比赛’提高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水平,‘说课比赛’展现了小组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这些活动都让同学们对这门课有了很大的兴趣,在兴趣中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企业评价 通过实习生、毕业生企业跟踪调查问卷显示: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按照产品检验流程进行项目化教学,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符合企业实际,课程评价体系合理,重视过程化考核,使学生进入企业后上岗快,适应性强。采用工作情境化教学,有效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理论知识,培养了工作意识,适岗能力强,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主线、赛说结合、能力为主的食品检验基本操作技术课程建设,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
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同时能够适应“一带一路”特别是核心区建设给新疆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适应新疆区域经济发展和大力培养食品检验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张建中.以赛带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10-13.
[2]翟希东.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36-39.
[3]郭焰,李阳,严玉玲,等.探索以模块和项目为导向的应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97-98.
[4]郭焰,王鹏,申玉飞,等.探索高职食品检验基本操作课程建设[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7):94-96.
G712
B
1671-489X(2016)12-00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