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仁福(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失意人生的诗意超越
——《诗意人生》述评
管仁福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莫砺锋教授的《诗意人生》一书对中国古代六位大诗人进行了形象生动而又个性鲜明的评述。全书“以人为本”,主旨鲜明。作者运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等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评人衡文,凸显六位大诗人各自的诗意生存和精神特征,并向读者指明了诗意生存的基本路径,即通过阅读优秀诗篇感发志意,超越失意人生,从而迈向有情趣、有生气、有境界的诗意人生。
以人为本;诗意生存;超越;《诗意人生》
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强调学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普及,凸显“大师写小书”的理念,旨在传播、弘扬中国文化。莫砺锋教授的《诗意人生》就是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普及读物项目之一。该书由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全书分为八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中华文化与诗意生存的关系,第一章评述烈士屈原,第二章评述隐士陶渊明,第三章评述豪士李白,第四章评述儒士杜甫,第五章评述居士苏轼,第六章评述侠士辛弃疾,尾声总结如何迈向诗意的人生境界。如果从该书的逻辑结构来分,又可分为三部分,即引言部分、作家作品评述部分和尾声部分。全书约14万字,从字数看,的确不能算作长篇巨著,但从其内涵表述而论,确实体现了“大师写小书”的诸多特点。
《诗意人生》一书虽说是普及性的读物,但作者深厚的学养,宏阔的视野,使该书在平实的表述中,高屋建瓴,言近旨远。该书的引言部分就从诗意生存与中华文化内在联系的高度,揭示了全书的主旨。作者通过中西比照,追根溯源,指出“中华文明从一开始就是一种以人本精神为基石的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创造力量的民族”“以人为本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精神”①本文引文如未另作说明,均引自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4年出版,莫砺锋所著的《诗意人生》一书。收稿日期:2015-12-14。正是对这一核心精神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作者认为“以人为本”也是中国诗歌的核心精神,“在中华文化中,诗歌的主体是人,诗歌描写的客体也是人……它从人出发,又以人为归宿。”因此,“在中华先民的生活中,对诗意的追求就是最显著的民族特征”。诗歌是诗人的心灵之歌,最便于表达诗人的纯真情怀,抒情性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非常重视诗歌的审美教化功能,他认为《诗经》最重要的特征是“思无邪”,即强调了诗歌情感的纯正无邪。他把《诗经》作为君子的必修课程,在孔子看来,学诗是关乎君子安身立命的学问。他认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孔子论诗的“兴、观、群、怨”说揭示了《诗经》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和伦理功能等,由此也彰显了诗的教化功能。汉儒的《诗大序》在孔子诗论的基础上,强化了《诗经》的教化功能,指出“故
从《尚书》的“诗言志”到陆机的“诗缘情”,都道出了中国诗歌抒情的基本特征。因此,作者俯瞰中国诗歌发展史,认为“由《诗经》开创的这种传统深刻地影响着整部中国诗歌史,虽然后代的诗歌九流百派,千汇万状,但抒情总是其最根本的主流”。因此,他认为诗歌不仅具有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具有人们有效认识世界和有效表达旨意的超越功能。作者在尾声部分还呼应引言所论,指出“超越是诗意人生的共同本质”。由此不难看出,“诗歌的超越功能”是我们理解作者所阐释诗意人生的一把钥匙。
在引言的最后部分,作者指出了通向诗意人生的基本路径,那就是从阅读古典诗歌开始,“因为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读诗就是要倾听古人真实的心声,由此揣摩学习先民诗意的人生态度。古代诗人众多,水平有高下之分,因此读诗要先读那些“在人生态度和作品境界两方面都对后人有巨大影响的第一流诗人”的“第一等真诗”。据此,作者为读者推荐了中国古代六位大诗人,他们是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和辛弃疾。这六位诗人“其遭遇和形迹各不相同,其诗歌创作也各自成家,但他们都以高远的人生追求超越了所处的实际环境,他们的诗歌都蕴涵着丰盈的精神力量”。从这些大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他们失意人生的诗意超越,以及由此展现的崇高人生境界。作者在该书的第二部分,就对这六位大诗人及其作品进行了深入而富有个性的评述。
如果说该书的第一部分引言是宏观审视,揭示主旨,那么其第二部分就是对引言的一个具体展开。该书共212页,第二部分对六位大诗人及其作品的评述占了四分之三的篇幅,可见这部分是本书的主体内容。作者所选的六位大诗人可谓是家喻户晓,且其研究成果丰硕,普及性的介绍也不少,因此要写出新意并非易事。作者的评述兼顾了学术性、普及性和趣味性的统一,使这部分内容的诗人形象有声有色,个性鲜明;作品评述也深入浅出,紧扣主旨。
作者对六位大诗人的名号定位很有个性特征,如烈士屈原,隐士陶渊明,豪士李白,儒士杜甫,居士苏轼,侠士辛弃疾等。应该说这六位诗人各自的名号很难全面对应各自的精神个性,但该书中对六位大诗人的评述,还不同于严肃的科研论文,而是带有普及性、趣味性的人物评述,所以名号取其一个凸显的侧面,张扬个性,是一种巧妙的评述策略,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使读者看到其各自的名号时,带着一种好奇而要探其究竟的心理去认真阅读文本。至于读者是否认同作者给六位大诗人所用的名号已不是很重要了,重要的是读者在作者的带领下,完成了一次次阅读审美的体验,一次次精神洗礼的超越,这也就达到了作者写此书的目的。
该书第二部分评述的独到之处还在于作者运用古代“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根据诗人的生平际遇、理想追求生动刻画了在诗国中各具风采的六位大诗人的艺术形象。在作者笔下,以杀身成仁的激烈方式拒绝尘俗的烈士屈原,将朴素的平凡生活升华成诗意浓郁人生的隐士陶渊明,以狂傲的举止追求崇高和自由的豪士李白,以忧国忧民的精神实现对苦难人生超越的儒士杜甫,以宠辱不惊的态度走过风雨人生的居士苏轼,以壮烈情怀追求不朽功业的侠士辛弃疾,这六位栩栩如生的大诗人形象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一种婉若人在身边,声在耳畔的感觉,从而与他们共同感受现实人生的喜怒哀乐,共同经历人生的忧患与超越。读者在感悟与审美中感知大诗人的心灵世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在评述六位大诗人的作品时,作者更多的是运用古代“以意逆志”的批评方法,并与人物评述互为照应,重在评述大诗人诗意人生的精神内涵及其独特个性。屈原的“故国之恋与美政之思”,陶渊明的“简朴生活的诗意升华”,李白的“冲决羁绊的自由意志”,杜甫“仁爱精神的诗语表述”,苏轼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侠骨豪情与铁板铜琶”等,这种种诗情意蕴让读者在阅读中真切感受了诗人“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艺术真谛。六位大诗人的诗意人生就在作者对他们作品的多维观照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该书尾声部分很像科研论文的结论部分,总括全文,扣合提升主旨。这部分有两个关键词应是解读的重点,一是“超越”,一是“诗意人生”。“超越”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超出;越过”,显然这一解释比较宽泛。该书中“超越”有其具体的内涵,作者认为“超越是诗意人生的共同本质”。在尾声部分,他首先对六位大诗人由超越达到了诗意人生的高境界进行了评述,认为他们虽然形迹各异,时代不同,但他们不甘平庸,超越失意人生的内在精神是一致的。在这里,“超越”就是对现实的忧患和种种人生不如意的超越,使自我人生超凡脱俗,情趣盎然,生气勃勃,而诗意人生的意蕴也正在于此。德国十九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德林写过一首诗——《人,诗意地栖居》,后经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的阐发,“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共同向往。所谓诗意是指通过诗歌获得心灵的解放与自由,摆脱那种昏聩的人生状态。昏聩的人生状态具体表现在“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3]。这种人生状态麻木不仁,生活没有情趣,没有生气,当然也不会有诗意。
作者所评述的六位大诗人都有济天下苍生的宏伟志愿,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他们都有志却不得志。欧阳修的“文穷而后工”,就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学家普遍的悲剧命运。这些大诗人不同于常人之处就在于无论遇到任何艰难困苦,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们“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尤其是在他们穷困之时,“独善其身”是他们坚守不变的信念。“独善其身”实际上包含身心两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灵的涵养。他们诗意人生境界的提高就是他们不断“超越”庸俗人生,追求心灵崇高的过程。志向有高低之分,志向高远者,他们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多的心灵痛苦。正因如此,他们超越庸俗人生而达到诗意人生的境界要更高,而其对后人精神的感召力也就会更大。作者之所以选择六位大诗人进行评述,其意义也在于此。当然人们志向有高低,要达到诗意人生的境界也有不同,因此超越现实人生的形式也有差别。作者最后还提到王维、孟浩然两位诗人寄情山水田园,白居易晚年的知足常乐,黄庭坚沉浸于艺术世界,陆游晚年享受亲情、乡情和友情等,他们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达到了诗意人生的境界。作为一般人,我们不一定有高远的志向,不一定有着波澜壮阔的人生,我们的诗意人生境界不一定那么崇高宽广,但我们不乏生活的情趣,不乏对真善美的追求,因此,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生,同样充满着浓郁的诗意,我们同样可以享有充盈的诗意人生。
超越种种人生不如意,走向诗意人生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作者告诉我们,“读诗是最为简单易行的一种方法”。因为诗歌是心灵的歌唱,其重要功能就是超越失意人生,引导人们走向诗意的人生。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认真读一读莫砺锋的《诗意人生》,在他的引领下,去结识那些中国古代的大诗人,涵泳他们的名篇佳作,从而活出情趣,活出性灵,活出一个超凡脱俗的自我,去领略诗意人生的更高境界。
[1]郑玄,刘宝楠.论语正义[M].上海:上海书店,1986:374.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3.
[3]王夫之.问思录·俟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6:3.
(责任编辑:卢妙清)
Transcending the Disappointing Life with Poetic Sentiment:Comment on The Poetic Life
GUAN Renfu
(Schoolof LiberalArt,Law Public Adm inistr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 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116,China)
ract ProfessorMo Lifengmade a vivid commenton six greatpoets in ancientChina and analyzed their distinct personalities in his book,The Poetic Life,which gives priority to people and delivers specific purport. With the literary criticism methodsof ancient literature employed,such as judging the author’s feelingw ith one’sown and studying authors’backgrounds,to review both poetsand theirmasterpieces,thisbook notonly demonstrates the individualpoetic living and spiritual character of the sixmasters,butalso clarifies the basicmethod of poetic living,namely reading great poems to inspire one’s feeling so as to transcend disappointing life and to livew ith poetic lifew ith interest,vigor and special realm.
ords people-centred;poetic living;transcending;The Poetic Life
I206.7
A
1009-8445(2016)04-0039-03
管仁福(1955-),男,山东胶南人,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教授,博士。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2]。此后,“诗教”说也成了儒家文学批评的核心理念。《诗意人生》作者内在的精神底蕴也是秉承了儒家的“诗教”思想,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当然,作者对儒家“诗教”思想有继承,有创新,他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诗歌的抒情特征和超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