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拉祜山乡
——记云南省先进工作者、澜沧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渔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万彬
在澜沧县农业系统,有这么一个人,二十余年来一直战斗在服务农业生产发展的第一线,一心扑在水产事业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展示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坦荡和无私,用真诚和行动谱写了一曲基层渔业工作者的奉献之歌。他就是澜沧县渔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机关党支部书记、系统工会主席李万彬。
1988年7月,刚从省农业学校淡水养殖专业毕业的李万彬被安排到澜沧县鱼种场。初到鱼种场,当了解到鱼种场每年繁殖鱼苗时间长达两个多月,青鱼用量大,但出苗率及成活率都很低的情况时,激起了这位年轻人的好胜之心。
李万彬通过半年多的认真调查,精心分析,提出改善建设并实施后,鱼种场1989年鱼苗人工繁殖出苗率达78.4%,比原来提高了32%;成活率由原来的10%提高到80%以上,当年实现了产值和纯利润翻番,双双创历史新高。
育种成功了,但这并不能完全解决当地民众的实际问题。当时,当地群众吃鱼主要靠在江河中捕捞,既影响生态环境又不能保障长期稳定供应。要让百姓真正通过渔业摆脱困境,必须有项目来支撑。而澜沧是个全省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根本拿不出启动资金,场里就更不用说了。然而,李万彬的倔强和对事业的执着不允许他就这么放弃了。于是,他建议领导积极向上级申报发展项目,争取资金,并主动承担了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撰写等工作。1993年以来,他撰写上报的56个项目得到了国家和省级批准支持,争取到项目资金835.6万元,有力地促进了澜沧渔业生产的发展。
1993年,澜沧县农业局把12亩试验田改建成池塘,作为名特优良种和池塘精养高产新技术的示范基地,并把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李万彬,他很乐意地接受了。李万彬克服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环境艰苦、经费少等各种困难,先后从广州、海南等地引进淡水白鲳、单性罗非鱼、美国斑点叉尾鮰、中华鲟等20余个优良品种,并结合当地实际驯养繁育了澜沧江土著鱼类叉尾鲶、短须鱼芒、丝尾鱯、本地江鳅四个品种,摸索总结出了符合拉祜山乡的池塘精养高产模式。
1996年,李万彬负责实施的农业部渔业丰收计划3000亩稻田养鱼(蟹)项目又大获成功,实现了亩产千斤稻、百斤鱼,推广示范从坝区向山区、半山区,养殖方式从平板式发展到沟凼式、塘田式、宽埂深塘式,开创了田里种稻养鱼,田埂种菜养猪的“田园小包厢”山区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畜禽、菜多赢的稻鱼生态养殖。谦迈乡张改家稻田养鱼2亩,年收获鲜鱼225千克,稻谷1094千克,两项合计亩收入达1945.5元。
作为场里最有学问的人,场长和员工们不让李万彬干重活脏活累活,但他却说:“生产第一线是最好的学习场所”。因而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和技术培训的同时,李万彬积级主动参加挑粪、割草喂鱼等劳动。为了确保鱼种生产不发生意外,他一夜几次到鱼塘边巡逻观察,后来干脆在鱼场边搭建窝棚,晚上就住在塘边,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有一次,他休假回墨江老家探亲,刚到家就接到场里的电话说出现种鱼浮头死亡。板凳没有坐热,就告别家人毅然返回了场里……
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有更好的延续性,李万彬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鱼苗快速培育综合技术》、《稻田投放鱼苗须消毒》等8篇论文被省级刊物采用并获奖。他还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编写成《池塘精养高产技术》、《山区农民稻田养鱼实用技术》、《水产养殖疾病防治技术手册》等实用技术资料发放给渔民,指导当地群众更好地发展渔业。
付出终有回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农民增收致富的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十多年来已经为农民增加收入累计超过65亿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