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卫︱受访者 慕达希︱文
当黄皮肤来到黑色的土地上
——记塞内加尔农业之援
王红卫︱受访者 慕达希︱文
笔者按:
“听,那歌声;
听,我们黑人的血在流动;
听,深沉的非洲脉搏跳动在偏乡僻壤的浓雾中。”
塞内加尔前总统,载誉世界文坛的诗人桑戈尔,这样描绘他的家乡。在非洲,在塞内加尔这片遥远的土地上,有着一群远道而来的大爱使者,那就是中国的援助农业团队。他们是神圣的使者,满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友情,远离家乡、远离家中亲人,在“黑人的血在流动”的热土上,无私地传播着中国农业技术,造福于当地,回馈于国人。《国际援助》(以下简称国援)采访了其中一位代表--王红卫。通过与亲历者的对话,让我们走近这批使者,了解他们的奉献和成果。
国援:您哪一年到的塞内加尔?在原单位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王红卫:2009年4月—2011年元月,我第一次参加塞内加尔农业援助工作。第二次从2014年12月至今。我在国内的工作单位是湖北省枝江市蔬菜办公室,平时的主要工作包括蔬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技术培训,蔬菜生产基地项目的申报、组织实施等。
国援:我国农业试验田位于塞内加尔什么位置?请您介绍一下驻地的情况。
王红卫:援塞内加尔农业组每期13人,包括9名农学(园艺)和2名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以及2名法语翻译,分成水稻、蔬菜2个小组。蔬菜小组7人,驻地在离首都Dakar 30公里的Sangalcam的小镇上,蔬菜试验、示范基地位于驻地院内,面积1.5公顷。水稻小组工作地点在塞内加尔的北部Podor省的边境上,隔塞内加尔河对岸是毛尼塔利亚,距首都将近500公里。水稻组6人,示范基地面积2公顷。每个小组都有明确的人员分工,包括技术培训、基地示范生产、下乡指导、机械技术培训维修等。
国援:塞内加尔地处西非之角,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当地的农业种植情况和发展水平。是否能满足粮食自足?为促进农业发展,塞方农业部有哪些具体措施?
王红卫: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国土面积为196722平方公里,全国总人口1287万(2013年)。塞内加尔地形主要为平原,东部和东南部有丘陵高地,沿岸多起伏沙丘。
塞内加尔属热带稀疏草原气候,日照充足,年均气温29℃,无霜冻,适合作物生长;境内有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卡萨芒斯河、吉耶尔湖、大量湿地和充足的地下水资源,每年6-10月为雨季,其余为旱季,从北至南年均降雨量由300毫米至1000毫米。除部分水稻、蔬菜产区外,大部分农作物通常雨季前播种,雨季生长,雨季结束后陆续采收,年降水量对农作物产量影响很大。
农业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粱、玉米、木薯等为主。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2.5%以上,但农业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可耕地815.7万公顷,已耕地380万公顷。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和棉花,农作物有小米、高粱、玉米。年降雨量对农作物产量影响较大,2014年降水很少,农产品产量锐减,2015年降水量充沛,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2015年农产品总量比2014年增长57%。典型的“靠天吃饭”。加上农业科技水平低下,劳动力素质差,缺乏良种,化肥,农药,缺少农业机具和灌溉设施等原因,农作物单产量极低,粮食自给率仅约50%左右,尚不能自足。
2012年,萨勒总统就职后,将农业作为优先发展的第一领域,政府制定了2013-2017五年农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塞内加尔复兴计划》和《塞内加尔农业发展节奏加速计划》,希望通过修建农田水利、改良土壤、投入现代化农机具、培育良种、加强农业技术培训等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创造社会财富,缩小贫富差距。
《塞内加尔复兴计划》中的农业发展方面:政府具体实施150-200个微型项目,确保这批项目可进行本地化操作,实现家庭农业的集约发展。其中包括:实施40-50个项目提高生产率和高效开发产品实现成果转化;实施100-130个项目提高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例如:养蜂,香料作物);实施10-20个项目鼓励开发者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调整(例如:蔬菜或水果种植)等。人力资源方面:在实施塞复兴计划的过程中,保障广大人民能够获得必要的工作技能和资质,和谐的就业,晋升并融入到职场。对于各个行业的职业教育,政府的重点是普及科学和技术,尤其通过各公营和私营合作伙伴来实现这一目的。通过建设、发展和装备技校和技术与职业培训中心,调整职业培训供给的要求和适用性方向。
《塞内加尔农业发展节奏加速计划》的主要内容:通过集约化经营及完善的营销和更好的质量管理促进家庭农业开发;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业之间智能协作,同时关注环境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合作社的遍地开花;通过建立农场,创造就业,加强培训和投入,提高劳动者技术知识水平和农业装备水平,形成良好氛围,吸引青年和妇女积极参与农业生产;在国家层面保证满足粮食需求和农产品多元化,建立起弱势群体的抗冲击能力。
2017年目标:稻米:实现自给自足,生产160万吨稻谷;(塞内加尔河谷地区稻米贡献率要达到60%);花生:生产100万吨,平均单产1.3-1.4吨/公顷;洋葱:2016年实现自给自足,生产350万吨;反季节水果和蔬菜:实现每年10%的增长,出口欧洲量为1.575万吨。
政府配套政策措施:在灌溉区域实施加固、翻修和扩建工程;提供和安装灌溉设备;充实农业物资设备;资助生产;建设仓储和交易基础设施;结算电费。
2014年政府在塞内加尔河谷地区投入水平:投资100亿西法,整治村民灌溉区土地1万公顷;投资25亿西法,翻修水利设施;投资30亿西法,安装375套抽水设备;投资25亿西法,充实农业物资管理站;投资11亿西法,兴建36座仓库。另免除农民债务约115亿西法。
然而,塞农业公共财政支出仅占相当于GDP的3%左右,塞农业财政预算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10%左右,对农业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若塞内加尔能出台一些鼓励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技术水平,塞内加尔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巨大。
国援:国内时,您在湖北省负责农业方面的工作。来到塞国后,国内外的农业环境存在一定差别,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王红卫:与国内相比,援塞农业工作的生产、生活的环境差别很大,各方面都会遇到一些困难。
一是交流的困难。塞内加尔的官方语音是法语和沃洛夫语。在塞生活几年,简单的法语和沃洛夫语能说一些,但要亲自与当地农民、学员深入交流,还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工作中有法语翻译,但农民文盲多、素质低、思想陈旧保守、普通农户缺少必要的农业技术培训、咨询、指导和实践,缺少科学的肥水管理、合理密植和化学除草等多项农艺技术,导致农民种植水平不高,劳动力素质不高。大部分农民、学员都不懂法语,交流是最大的障碍。我们在组织培训的时候,都是专家先通过翻译与塞方农业官员先就培训资料进行认真的沟通,在培训的时候由中国专家先讲,然后由塞方农业官员用沃洛夫语进行再讲,效果还不错。
二是生产中的困难。限于技术和资金等原因,农作物品种更新较慢、成本高、推广少,塞内广大农户由于经济基础较差,无力购买生产必需的优良品种,致使生产上使用的农作物品种严重退化,丰产性、抗病性和品质性逐年下降,单产普遍较低。塞内加尔国内农药、化肥等农资企业较少,而且生产水平较低,农业生产资料大部分依靠进口,国内企业只能提供部分农业生产资料。绝大部分价格高昂,相当数量的农户基本不使用化肥农药。农作物生长因缺少营养元素而致使产量严重不足。
非洲是动物的天堂,各种动物自由生活的同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许多困难。鸟儿、猴子、松鼠的危害比国内严重的多。比如:黄瓜、豇豆等作物在旱季露地完全不能种植,因为旱季缺水,鸟儿专掐植物的嫩尖,导致植株不能正常生长。水稻组的试验田每当稻子快成熟时要雇当地的小孩进行驱鸟,如不进行驱鸟,铺天盖地的鸟儿会令产量大减。塞内加尔全年没有低温,害虫世代交替,虫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较大。比如果蝇的危害要比国内严重的多,黄瓜、苦瓜、辣椒等作物只能在覆盖防虫网的大棚内种植。
塞内加尔的土地私有,极大多数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只能租用别人的土地或者给别人打工,而且大部分人赤贫,根本没有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改善生产条件,多数人只能“靠天吃饭”,塞内加尔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缺少一支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农业组虽然可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少量的物质扶持,但杯水车薪,也只能解决一部分的一些困难,不能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这也给技术推广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国援:听闻您经常受邀到外省进行讲座,这是否说明在试验田积累的宝贵经验适合大范围推广?在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重大意义有哪些?
王红卫:援塞农业组这些年在示范基地的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在平时的培训、下乡巡回中都起到了较好指导作用。
培训工作是援塞农业组的一项主要工作,而高质量培训资料是培训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能编写出贴近塞内加尔实际情况的培训资料,专家们一是认真学习借鉴历届专家组留存下来的资料,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二是在平时外出巡回指导时注意收集当地农民的种植习惯、各个品种种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三是在专家组驻地示范基地内种植一些当地农民普遍种植的品种,针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集思广益寻找解决办法,最后综合所有资料、意见,几易其稿编写成一篇完整的培训资料。两年来,共整理、编写了《辣椒栽培技术》、《甘蓝栽培技术》、《黄瓜种植中应抓住的几个要点》、《塞内加尔洋葱种植应注意的几个环节》、《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中国蔬菜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等十多篇培训资料,并把这些资料全部制成PPT便于培训中使用。两年来,共参与主持大大小小培训班20多场次,培训学员1500多名。每周2-3次巡回指导是援塞农业组的日常工作,为了能将试验田积累的经验大范围推广,带动当地农民通过蔬菜种植来增加收入,蔬菜小组在Sangalkam周边建立了10多个蔬菜生产示范点,筛选了20多个示范户进行技术指导和一定的物质帮扶,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指导、帮扶,这些示范户生产情况和收入都会有较大改观。
援塞农业组的工作在改善民生,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重大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了当地蔬菜、水稻种植水平。这些年蔬菜小组主要进行了网室栽培、移栽遮阳覆盖、雨季覆盖育苗、穴盘育苗等技术的展示;水稻小组进行了高标准整地育秧,合理密植,化学除草,优化土肥水管理等技术的展示,通过示范种植展示,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地蔬菜、水稻生产习惯,提高了当地蔬菜、水稻生产水平。
二是培养了一批蔬菜、水稻生产技术骨干。援塞农业组坚持把为塞方培训一批农业技术骨干作为日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培训前会精心挑选有一定知识水平、从事农业生产的农业技术人员和综合素质高的农民作为培训对象,然后通过中国专家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并在示范基地参与劳动,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实用技术,在培训和实践结束后,专家组对他们进行了考核,对达到培训要求的颁发毕业证书。这些人中一部分成为当地农场主争抢雇佣的对象,一部分成为当地合作社中的技术骨干。
基于一项又一项工作佳绩,我所参加的第二届和第五届援塞内加尔农业组都获得了塞方农业部的嘉奖,并颁发了证书。
国援:农业援外工作,既需要与天打交道,克服自然困难,更需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人心。如何让非洲农民接受我们,接受我们的农业种植方式?
王红卫:援非农业专家组既是促进中非交流的桥梁,更是增进中非友谊的友好使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援塞农业组努力与当地民众打成一片。
一是真心帮助当地民众。每次巡回指导都是直面最广大、最基层的非洲人民生产、生活实情,面对贫困的人群、贫瘠的土地、微薄的产出以及那些期盼的眼神,专家们深感责任重大。在示范点上郑俊杰组长和几位专家多次自掏腰包支持多位示范户发展生产;蔬菜组机械师徐家登经常帮助示范基地工人Keba、Jiaoman排除他们生产田内的水电问题和机械故障。两个小组最远示范点往返距离都在100公里以上,为适应当地生活习惯和塞方工作节奏,每逢出去巡回指导,午饭总是要拖到下午2点左右。 “头顶骄阳、脚踏滚砂,旱季一身汗、雨季一身泥”是援塞农业组专家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王红卫(后排左二)与第五届援塞农业组全家福
二是真心交朋友。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专家们都非常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主动融入当地人之中,结交了不少当地朋友。蔬菜组示范基地有4名老工人和多名学员,每逢他们家里有婚丧嫁娶、小孩出生,专家们都会带上礼金上门祝贺;基地内工人平时如有感冒头痛的小毛病,专家们也会毫不犹豫拿出自己从国内带过来的药物给他们服用,尽心尽力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真情终有回报”。每逢宰羊节,专家组总会收到许多黑人朋友送来的羊腿,也有条件稍微好点的朋友会邀请专家组上门过节。有时虽然吃到的是由于保管不善变味的羊肉,但专家们内心依然是高兴的。援塞农业组专家们的行为,增进了与当地人民群众的情谊,也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水平高、不怕苦、有爱心”是塞内加尔农业地方官员对援塞农业组专家们的评价。
“眼见为实”是让非洲黑人朋友信服的最好办法。非洲自然条件与国内相比差别巨大,照搬国内耕作制度、栽培模式、栽培技术注定失败。比如:果蝇、线虫等虫害的危害范围和程度比国内都要广和严重;塞内加尔旱季鸟害是国内也不曾碰到的问题;雨季里暴雨频繁,给蔬菜育苗工作带来了相当大困难等。面对这些困难,专家们都想方设法一一化解了难题。示范基地黄瓜种植一直表现不好,为了找到解决办法,从播种、移栽、调节剂处理、浇水、施肥、打药、搭架所有环节我全部自己动手,终于摸索出了一套黄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当季240m2面积生产黄瓜2000多公斤。在基地工作的老工人Keba面对这样的种植水平竖起了大拇指,表示由衷地佩服。非洲大陆光照强烈,给蔬菜育苗移栽带来困难,刚移栽的蔬菜苗在强光的照射下失水快,成活率低。在展示基地里,专家们要求工人移栽后用遮阳网覆盖,刚开始工人们总是嫌麻烦不愿做。专家们只好亲自动手,盖上一部分,留下一部分不覆盖进行对照,2—3天后,覆盖下的蔬菜苗绿油油的,长势喜人;没有覆盖的地块蔬菜苗部分新叶才刚刚抬头,大部分老叶因失水已枯萎,而且有部分苗子整株死掉,成活率低。就是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都要经过多次重复,工人们才能结束。现在,每次移栽后工人们都会自动地用遮阳网进行覆盖。
援塞农艺组简介:
蔬菜小组成员:郑俊杰(组长)、王红卫、阎承勋、谈兵、袁俊权、徐家登、王新星
水稻小组成员:崔朝臣(组长)、吴光银、曹涛、熊三林、雷飞、王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