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振燕
(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
浅谈有效运用时政推进政治课教学
◆徐振燕
(吉林省白城市毓才实验学校)
政治学科是一门与社会发展有关的学科,具有现实性、开放性和极强的时政性。运用好时政教育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源和政治学科的生命力和教育力。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如能把时事新闻融进课堂,进行资源整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略显滞后的不足,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时政 政治课教学 学习兴趣
学生大都封闭在学校,没有更多的时间和途径了解国内外新闻,显得“孤陋寡闻”。要流畅地运用时政教学并非易事,如何有效运用时政助推政治教学呢?
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而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打造“时政新闻角”,营造时政氛围,能够让学生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我充分利用报纸和网站,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国际重大事件以及与教材联系紧密的热点问题剪贴或打印下来,粘贴在教室固定的区域里,让学生阅读,以提高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观察、认识、思考身边社会问题的热情,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台湾问题”,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只是由于美国等外部势力的介入而复杂化、国际化。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等。这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关注时事的兴趣,使他们拓宽了视野,增长知识,还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的意识,增强其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最高利益的意识。
只有将收集的时政资料同教材联系起来,达到直观教学的效果,才对课堂教学有真正的助推作用,学习的效果,首先取决于作为学生主体的学生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而时政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新奇性的特点,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条件,以时政热点导入课堂。因此,我设计课前“时政论坛8分钟”,让学生对粘贴在教室里的时事资料结合教材进行评论和分析,不仅实现时政新闻角的功效,而且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运用教材知识的能力。例如,关于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只是由于美国等外部势力的介入而复杂化、国际化。为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去观察、分析,然后由教师点评,这样教学不仅学生感兴趣,教师教得也轻松,直观形象的时政讲评比任何的说教都更具有说服力。
时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在时时政进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星期天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寻找重要时政新闻和热点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以试题的模式组合材料,寻找切入点设置问题,组织答案,回到学校后,再让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学习。还通过同学投票,评出谁是最有价值的新闻人和最佳命题人,并展示在教室时政新闻角上。比如,2012年11月第九届亚欧峰会期间,一同学根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九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所做主旨发言时提到的能源问题设题:“结合材料说明我们重视能源问题的依据,并说明如何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这位同学因此被评为最有价值的新闻人和最佳命题人之一。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收集新闻的积极性,而能通过自己命题,加深对材料主旨理解和教材知识的运用。
当前中学政治考试呈现出以时政热点为载体,以课程内容为依托,以全面考查学生能力为手段,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的的特点。通常教师都是以时政专题的形式来进行时政复习。政治课堂上所选的时事资源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归宿。教师从现实热点中筛选有价值的东西、编制成试题,穿插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归纳分析,不仅能够提高训练的针对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快速提升。时政材料试题化,不仅可以达到一题多练的目的,实现时政的考试功能,而且时政进课堂的效果也得以凸现。
实践证明,运用好时政教育资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兴趣源和政治学科的生命力和教育力。在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如能把时事新闻融进课堂,进行资源整合,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弥补教材相对于形势发展略显滞后的不足,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政治兴趣。时政进课堂不仅使思想政治课生动活泼,而且使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时政复习效果,培养学生关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