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社团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2016-02-16 07:41
关键词:全员社团育人

郭 一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浙江 台州 318000)*



全员社团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研究

郭 一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团委,浙江 台州 318000)*

学生社团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剖析学生社团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两者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全员社团化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讨了实践育人的路径,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全员社团化;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

2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受多元文化影响,政治洞察力与判断力不强,如何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他们不断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索和创新思想政治育人模式,拓宽育人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实践育人”一词首次在国家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指出“要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①2005 年,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高校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有效引导青年、凝聚青年中的作用。②2012年,由教育部等部委联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③由此可见实践育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此文件还指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总体规划”“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认真组织军事训练”“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

面对当前新形势、新问题,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高校确立实践育人理念、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提供了政策指导。当前,高校学生社团蓬勃发展,高质量的社团活动起着引导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的作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根据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依托学生社团,研究大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之间的同质性、差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融合性,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社团实践育人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

实践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坚定信仰。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还存在以下问题:

1.实践认知不够到位

在学校层面,大部分高校把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办学的硬性指标,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重视不够,没有系统地设计“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育人体系。在教师层面,部分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性,照本宣科,轻视“第二课堂”,没有摆正“第二课堂”在教育教学中的位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现象,导致“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缺乏有效衔接,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理论层次,达不到真正的育人效果。在学生层面,学生对实践育人的认知只是停留在社会实践活动表面,在学习过程中较少通过实践去检验知识,没有真正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

2.统筹联动不够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长期性,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也不是一个人或某个部门单打独斗就能成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统筹联动不够,具体表现在:在学校层面,校内的各个部门之间联系、配合不够。思想政治教育涉及到人力资源部、教务部、学工部、保卫部、财务部、各个二级学院等多个部门,只有各个部门相互合作,形成合力,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但是当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中,各部门联动不够。在教学层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教学未形成有效联动。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内容相互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第一课堂”主渠道的育人效果,也大大削弱了“第二课堂”主阵地的育人功能。[1]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教师负责的,而实践教学是由学工部、团委等思政工作者负责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没有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实践育人”格局。在社会需求层面,学校与社会各行各业尚未形成有效联动。学校的理论、实践教学没有与校外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相匹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3.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其保障机制有着直接的联系,保障机制是实践育人的重要条件。保障机制的完善与否由以下三个方面决定:一是健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制度,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三是教育阵地、资金、安全等保障。以上三个因素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具体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制度不完善,思政工作者队伍建设不稳定,资金、活动阵地缺乏等。

二、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关系

1.同质性

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之间的“同质性”,体现在两者的工作目标、工作对象、最终成效等方面具有相似性。学生社团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可用之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所以,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他们的工作对象都是高校学生,目的都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2.差异性

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有着同质性,但是他们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引导人,说服人,教育人,属于政治范畴。而学生社团是高校学生根据一定的管理章程,围绕共同的活动目标,自愿组织起来的非正式组织。④本文的学生社团,指学生社团管理,属于管理范畴。思想政治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与很强的思想性。而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非正式团体,它的发展变化受群体、环境的影响较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3.融合性

学生社团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彼此独立又相互联系,它们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相互融合工作内容,会使学生社团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推动高等教育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在育人体系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可以作为向导,积极推动学生社团发展。学生社团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内容渗透到各种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去,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两者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三、基于全员社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路径探索

1.全员社团化概念的界定

全员社团化是指:一方面,每位教师都参与社团指导,构建一个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践育人的体系;另一方面,每位学生都参加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学得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综合素质。全员社团化实践育人体系以全局的视角,构建基于学生社团管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它能理顺学生管理各方面关系,形成各部门相互协作、相互协同的育人格局,促使学生在充分有效的校园常态化社团实践中提高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沟通、交际、表达等可迁移技能,提升诚信、敬业、合作等自我管理能力。

对于学校发展而言,基于全员社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探索。该模式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能够吸引更多年轻有活力的教师加入,形成品牌效应,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此外,全员社团化实践育人模式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实力,最终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对于学生个体发展而言,该模式除了能丰富学生文化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外,还能提升其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综合实力。

2.基于全员社团化的实践育人路径分析

全员社团化实践育人体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能摆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重新构建。它牵涉到学校思政育人体系的整体变革,理念、制度、方法、内容、途径、条件等方方面面都要进行创新改革。

首先,要研究教育对象的特点。当今的大学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主观意识强,判断能力弱,抗压能力弱,诚信意识薄弱,部分学生价值观受到扭曲。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如逆反心理、缺乏分析判断能力、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去积极引导。[2]“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类说教浓厚的信息往往会产生自由度狭窄、压抑感强烈的感觉”,容易对信息出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麻木态度,甚至产生抵触和逆反情绪。[3]因此,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尊重大学生,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材施教,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诉求,开展双向互动的育人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人格品质、思维意志、实践能力等全方位的自我教育。

其次,构建基于全员社团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体系。通过研究学生社团实践育人的规律,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出系统全面、切实可行并具有自我发展潜力的社团管理制度。具体包括运行机制、组织机制、激励机制、评估机制、保障机制、宣传机制等,使学生社团活动成为一个有序、可操作和可预见的动态运行过程。构建完善的实践性教育教学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与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组织实施,制订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纳入教师教学考核体系,合理规定学生的学时和学分,使实践活动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实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真正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实践育人。

最后,要科学评价实践育人的考核结果。学校要改革考核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评价,重点研究全员社团化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过程与实施效果,关注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理解、接受和运用情况;还要研究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处事能力、判断能力、团队意识、组织协调能力等是否有所提升。同时,还要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评教相结合的办法,以评促教,以评促效。

3.全员社团化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途径

一是实施全员导师制。构建全员社团化实践育人体系,使每位老师都参与社团指导,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实践育人的格局。每位教师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与社团指导业绩挂钩。借助指导教师的力量,学生社团可以健康发展,课堂教学可以更为顺畅地延伸到学生社团。指导教师要发挥其专业特长,给予社团专业上的指导,促进社团长远发展。学校制定有效的社团指导教师聘任及考核办法,明确聘用机构、导师质量、聘用形式、指导教师激励措施,通过建立“学生社团—社团教师”双向选择平台,有效地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社团发展,使素质教育内容得以充实,素质教育效果得以加强。

二是实施全员学分制。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创新,将社团实践与思政理论课融为一体,设置社团实践课学分,转变学生从被动接受教育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状态。学校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需求为原则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专业知识、自身能力,结合课余时间,选择喜爱的社团活动。这一改变能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实践课程,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社团学分制将全员社团化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相应的必修学分,要求学生累计达到一定的积分,才能毕业。全员学分制的实施能推动教师更加用心地设计社团实践活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团活动。

全员社团化建设借助全员学分制+全员导师制的激励机制,推动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社团指导,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团活动。此外,还要构建实践育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负责全校学生社团活动积分登记,方便社团管理人员信息登记,该系统与教务信息系统融合,实现信息共享与互通。

四、结 语

基于全员社团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通过两年来的研究和实践,找到了社团实践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点,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注释:

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件。

②《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文件。

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文件。

④伍德勤:《大学生社团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

[1]赵蓓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130-132.

[2]张焕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性教学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1(3):110-111.

[3]马丽萍.受众理论视阈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创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518):19-22.

(责任编辑 吴月芽)

Educational Pathway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in Associations on Campus

GUO Yi

(YouthLeagueCommittee,Tai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Taizhou318000,China)

Student association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ollege;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association and education through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this paper has constructed the model and educational pathway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full participation in associations on campu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

students’ full participation in associations on camp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ducation through practice

2016-09-20

郭 一(1982-),女,浙江温岭人,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讲师,硕士。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全员社团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Y201534249)

G641

A

1001-5035(2016)06-0121-04

猜你喜欢
全员社团育人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全员核酸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