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晚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及趋势分析
目前,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处分蘖至拔节期,江淮单季晚稻处拔节至孕穗期。稻飞虱短翅型成虫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田间虫量增长较快,重发威胁大;稻纵卷叶螟在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世代重叠严重,呈加重发生态势;稻瘟病在西南局部,华南、江南晚稻区扩展速度快,后期重发威胁大。
迁飞性害虫。稻飞虱在西南、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局部偏重发生发生,累计发生面积1.87亿亩,同比减少0.7%。据了解,与上年同期相比,田间虫量西南稻区和江淮稻区分别增加39%和37%,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则分别减少26.6%,23.1%和39.7%。
稻纵卷叶螟在西南、华南、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其中西南东部,江南西部局部地区发生程度较重,累计发生面积1.21亿亩次,同比减少9%。据各地监测,西南、华南和江南稻区中稻田间蛾量和幼虫量明显偏低,亩蛾量一般20-300头,高的400-1000头,局部地区超过2000头;亩幼虫量一般100-700头,高的900-2000头。与去年同期相比,田间虫量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分别增加20.3%和208%;华南、江淮稻区分别减少31%和45.6%。
流行性病害。稻瘟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西南稻区局部偏重发生,累计发生面积3064.32万亩,同比增长9.4%。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中稻田间病叶率一般在0.1%-4.2%,桂中局部漏防田块病叶率高达80%,病穗率一般在0.2%-2%;晚稻病叶率一般0.2%-3.1%,高的5.2%-9.6%。西南稻区单季稻一般病叶率8.64%,重庆合川局部严重田块高达96%;一般病穗率5.86%,合川局部严重田块高达98%。
常发性病虫害。二化螟在西南、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中等发生,累计发生面积1.3亿亩,同比增长2.1%。当前二化螟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进入3代为害高峰期。重庆北部,湖北来凤局部漏防田块枯心率高达25%;晚稻田枯鞘率一般3%-5%,江西万安漏防田块枯鞘率超过25%。
纹枯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总体偏重发生,病情上升态势明显,累计发生面积1.64亿亩,同比减少5.9%。华南、江南稻区中稻病情基本稳定,病丛率一般在10%-35%,高的45%-80%;江西莲花、武宁,湖北新洲漏防田块高达100%。晚稻区处于水平流行期,病丛率一般1%-20%,高的25%-36%,江西湖口漏防田块高达56%。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未来几天,西南地区东部、华南、东北等地将迎来持续性小到中雨,局部地区有大雨,比较有利于水稻病虫的发生发展;另外,未来10天,南海海域将有1-2个台风生成,有可能影响我国华南地区,有利于晚稻两迁害虫和稻瘟病的扩展蔓延。(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