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慧
拯救脑容量大作战
☉方慧
是不是越是紧张的考试季,越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是不是越是提醒自己出门别落下东西,最后偏偏还是落下了?是不是觉得脑子经常混沌,不是乱成一锅糨糊,就是硬得像块木头?明明青春正当年的你,记忆力却总是“捉襟见肘”。今天,方慧和你一起大开脑洞、拯救脑容量!
“僵尸”来了——是什么在“吃”掉我们的脑子
潜水“僵尸”:久宅不动
攻击招式:冬眠大脑
易感人群:习惯久坐、不爱外出的御宅族
案例 周末,景怡最喜欢宅在家里睡觉和上网,活动范围往往不会超过卧室到厨房的距离。周一清晨,景怡发现自己依旧脑袋昏沉、哈欠连连,似乎越休越累,让她一整天都不在状态。
其实和人一样,大脑也惧怕“幽闭”。久宅不动会导致血流缓慢,大脑缺乏新鲜的氧气和营养供给,从而出现“冬眠”的状态甚至大闹情绪。毕竟世界那么大,它也想看看。
塑料“僵尸”:缺觉
攻击招式:释放脑雾
易感人群:以学生党为代表的起床困难户
案例 升入初三后,北北的睡眠质量一直不好,晚上窗外有一点点动静,她都听得很清楚, 常常到凌晨三四点才勉强入睡,早晨六点就自动醒来。白天上课时,北北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有时还会头疼,这让她很郁闷。
手机需要充电才能维持运行,大脑也是如此。人只有通过睡眠,才能将大脑从日理万机的操劳中解放出来,而长时间睡眠不足或者睡眠质量差会让大脑一直处于弱兴奋状态,不仅在接纳外界信息时变得迟钝,更会加速脑细胞衰老,使之固化记忆的能力大打折扣,从而造成信息的丢失。
读报“僵尸”:信息爆炸
攻击招式:多维刺激
易感人群:爱刷微博、光顾朋友圈,对一切充满好奇的思维易发散者
案例 于孟是个手机控, 做作业时,他隔两分钟就会不自觉地拿起手机刷微博或光顾一下朋友圈,原本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要花三个小时才能做完。如此一心多用导致了他在作业中频频出错,成绩始终上不去。
人脑并不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同时处理多项事情, 它只能在不同任务间来回切换,就像电脑一样,打开了太多窗口,就不可避免地会在某次切换时造成卡机。像于孟这种一心多用的行为,不仅会导致信息处理的延迟,同时还可能引起智商下降。
小丑“僵尸”:负能量
攻击招式:扰乱激素
易感人群:不善处理情绪者
案例 一天早上, 夏小民挤公交去上学, 因为被踩到了脚和陌生人争吵起来。生气拌嘴后, 他一转头却把练习册落在了车上。当夏小民放学后再去找时,已经找不到了,因此他懊悔不已。
负能量情绪袭来,不仅会让你的关注点无法停留在重要的事情上,更会在扰心之际,引起记忆力减退。
铁桶“僵尸”:熬夜
攻击招式:过度消耗大脑生命物质
易感人群:经常熬夜学习的超级学霸
案例 杨洋在学校是老师喜爱、同学羡慕的学霸,成绩一向很稳定。但在这学期期中考试中,她意外地没考进年级前十,这让她难以接受。为了重回学霸的宝座,她每天放学后在家努力用功, 常常学到凌晨一两点。可是,随之而来的是精神涣散、头晕健忘。
久坐不动、缺少睡眠、持续紧张、营养过度消耗……熬夜带来的一系列连锁效应更是一步步让健康滑坡。熬夜学习会引发体内葡萄糖水平下降、机体供能不足,大脑就像饿着肚子的苦力,透支生命。而无法休息,大脑前额叶皮层就会进入抑制状态,语言、思维、认知等能力都会直线下降,久而久之,容易健忘。
脑洞大开,吹响健脑集结号——高冷司令部也需温柔相待
吃 作为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吃是最能影响大脑状态的行为。大脑作为高耗能的“吃货”,忌讳和偏好都很有特点。长期服用止痛药、抗失眠药和胃药会引起记忆神经反应活性减退,进而导致记忆力下降。而重金属和油炸食品,同样对大脑有百害而无一利。暴饮暴食或者不吃早餐,会引起脑动脉硬化或者脑动脉供能不足,甚至出现早衰和智力减退的现象。
健脑食物:富胆碱类,如肝脏、花生、鸡蛋、猪脑等;富卵磷脂类,如牛奶、豆制品、内脏、坚果等;富镁类,如玉米、油菜、香蕉、沙丁鱼等。
休 在恢复脑力上,睡眠是把双刃剑。虽然睡眠可以使大脑的劳累程度得以缓解,但睡眠过多同样会加重中枢神经的负担,导致感受功能减退。
除了睡眠外,做1分钟醒脑操也能收到给大脑减负的效果。用拇指轻轻按压与耳垂同一水平的风池穴,持续5秒后瞬间加压,而后移开,重复10次,能极好地放松紧张的大脑,从而提升记忆和学习效率。
练 运动不仅能带来新鲜的氧气交换,让窒息的大脑活跃起来,同时可以刺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不过体力练习只是花边,脑力训练才是提升记忆力的根本。习惯用笔记本和手机备忘录记事的我们,对辅助工具有极强的依赖。对记忆力的闲置,会让它负气,从而离家出走哦。从今天起,扔掉记事本这根拐杖,你会发现自己的记性也能好得飞起来。
乐 在沉默许久或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后,进行娱乐放松或交谈都是缓解脑疲劳的好方法。教育专家证明,音乐可以提高左右半脑的交流,高频的古典乐会提高大脑皮层的活跃性,使人产生理性的行为,而摇滚乐则能唤醒情绪。
(本栏目编辑 王燕梅)
Email:1031119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