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更晓 □金风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蜀河水电站厂房施工导流与度汛
□徐更晓 □金风清(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蜀河水电站采用分期导流施工,二期厂房施工采用一期已经形成的右岸泄洪闸泄流,原规划为全年10 a一遇洪水标准围堰,实际施工中因情况变化实施全年围堰有较大困难,而对导流方案进行了调整,2008年采用过水围堰加子堰挡水;2009年采用右岸泄洪闸和厂房表孔联合泄流度汛,文章对导流方案调整的原因、方案的比选确定、实际度汛情况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水电站厂房;二期导流;过水围堰;度汛
蜀河水电站位于陕西省旬阳县境内的汉江上游干流上,是汉江上游梯级开发规划中的第6个电站;枢纽建筑物布置型式为左岸溢流式厂房方案,从右至左由右副坝、升船机坝段、泄洪闸、厂房坝段、安装间及左副坝等组成。
工程规模为二等大(2)型,正常蓄水位217.30 m,相应水库库容1.76亿m3,总装机276 MW,安装6台46 MW贯流式机组。工程分2期施工,一期先施工右岸升船机及泄洪闸坝段,二期进行左岸厂房坝段的施工。
厂房工程包括主副厂房及安装间坝段土建、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以及二期导流工程等内容,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51.53万m3,混凝土37.67万m3,6台贯流式机组安装。
2.1 气象条件
暴雨主要发生在5-10月,一次暴雨过程一般历时5 d左右,雨量主要集中在3 d之内,实测最大暴雨一日雨量达370.70 mm,三日达644.10 mm,年平均降雨量752.50 mm(旬阳)。
2.2 径流
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732 m3/s,2月份平均径流最小,为147 m3/s,9月份平均径流最大,为1 660 m3/s。
2.3 洪水
7月至10月上旬为主汛期,年最大洪水在3-10月均有出现,以7月份和9月份出现最多。一次洪水过程一般5-7 d。
全年5 a一遇、10 a一遇、20 a一遇的设计洪水分别为16900 m3/s、19700 m3/s、23100 m3/s。
11-6月(非主汛期),5 a一遇、10 a一遇、20 a一遇的设计洪水分别为8 310 m3/s、12 100 m3/s、15 900 m3/s。
2.4 右岸泄洪闸泄量与水位关系
表1 右岸泄洪闸特征泄量与水位表
采用河床2期导流,一期工程围护右侧河床,施工泄洪闸、升船机、右副坝及纵向导墙等建筑物,由左侧束窄后的河床导流。二期工程围护左侧河床,施工厂房及安装间等建筑物,由已建的泄洪闸泄流。
工程于2005年12月26日正式开工,2007年12月29日一期泄洪闸工程具备过流条件,同年12月30日二期基坑主河床截流,2008年转入二期基坑施工。
4.1 原规划的厂房导流方案
利用厂房上、下游土石围堰及泄洪闸纵向导墙挡水,右岸泄洪闸泄流,全年10 a一遇设计标准(控泄后流量17000 m3/s),厂房全年施工,导流时段为2008年2月至2009年11月,对应上、下游水位分别为222.60 m、210.77 m,确定的上、下游围堰顶高程分别为224.10 m、213.70 m。
4.2 原厂房导流方案的主要节点工期
2008年1月前完成二期河床截流,并于2008年5月底围堰施工完成。自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完成厂房一期混凝土浇筑。2009年11月底拆除厂房围堰。2009年12月30日实现首台机组发电,2010年6月30日前6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
4.3 原厂房导流方案的主要特点
厂房工程工期紧,首台机组发电工期为1 a。围堰防冲刷稳定形势严峻,汉江汛期洪量大、流速高,加之纵向导墙缩短,造成围堰的坡度较陡、坡脚部分伸出导墙以外,对围堰的抗冲刷稳定十分不利。度汛任务重、风险大,全年挡水围堰,要经过2个主汛期,汉江水情特点是洪水陡涨陡落、峰值大,一旦出现超标准洪水将影响到库区及下游的安全。
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拆迁问题,由于库区移民拆迁滞后,原方案上游围堰拦洪水位回水水面线以下拆迁很难在2008年汛前完成,二是,围堰布置问题,纵向导墙上游端缩短49 m,若采用全年224 m高程围堰,即便采用围堰斜向布置及放陡边坡的措施,围堰布置仍很困难,或占压基坑或超出导墙范围;三是,风险大,全年围堰一旦出现超标准洪水危及到上游县城、溃堰风险大进而影响到下游村镇。
6.1 调整导流方案的比较选择
6.1.1 全年围堰(原规划方案)
采用全年10 a一遇的洪水标准,上游围堰顶高224.10 m,其优点是正常度汛标准较高,可施工时段长,其缺点是库区淹没指标大、汛前搬迁难度大,出现超标准洪水时影响到县城、溃堰风险大,恢复施工难度大、对工期影响大,由于该方案风险较大并且2008年汛前搬迁难以完成,因此无法采用。
6.1.2 全年围堰顶部拆除方案
该方案在正常度汛情况下同全年围堰,其不同在于当预报出现超标准洪水时提前将围堰拆除至213.70 m高程,让基坑过流,在不发生超标准洪水的情况下该方案的优点同全年围堰方案,而在出现超标准洪水基坑过流甚至溃堰时的损失要小于全年围堰,其缺点是对洪水预报要求周期长、精度高,围堰临时拆除工程量大、操作复杂、实施难度大,同时该方案也存在2008年汛期前拆迁无法完成的困局。
6.1.3 枯期过水围堰结合加高子堰
枯期围堰,采用过水围堰顶部加子堰的型式,在出现超标准洪水时拆除顶部子堰基坑过流,在确定合适的过水围堰及加高子堰顶高的前提下,可使施工期回水水面线不超过水库运行期20 a一遇指标,移民问题易于解决;围堰高程低,满足布置位置的要求,出现超标准洪水时不致影响到上游县城,溃堰风险低,其缺点是度汛标准较低,可施工时段比全年围堰少4个月,遭遇超标准洪水的几率大。
综合以上3种方案,前2种方案均存在较大的风险,且拆迁工作在2008年汛前难以完成,方案3比较稳妥,确定按方案3实施。
6.2 枯期过水围堰加子堰设计
6.2.1 堰顶高程和过流堰面高程确定
枯期10a一遇洪水流量12100m3/s,对应上、下游水位216.10 m、207.20m,确定上、下游围堰堰顶高程分别为217.70m、208.20m。
当坝址流量为17 000 m3/s,过流堰面为203 m时(此时已拆除子堰),堰前水位为214.60 m;当坝址流量为全年20 a一遇23 100 m3/s时,堰前水位217.30 m,与水库永久运行坝前水位一致。因此,上游围堰过水堰面顶高程确定为203 m,下游围堰过水堰面高程为202 m。
6.2.2 边坡坡度及防护设计
过水围堰上下游坡面采用钢筋笼石防护、顶面采用1m厚混凝土防护。
6.3 度汛施工安排及实际度汛情况
6.3.1 2008年度汛施工安排及度汛情况
由于导流方案发生变化,采用过水围堰结合加高子堰,2008年汛期基坑预备过流,施工安排相应调整,基坑内布置两台履带式布料机,安排左非坝段先升高、在其位置布置2台门机,在2008年汛后再在基坑内布置大型门塔机。
工程实施中,2008年5月底完成围堰施工、6月底厂房基础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具备应对主汛期的条件,而2008年全年未遇到12 100 m3/s以上的洪水,厂房基坑未过流,厂房全年施工,工程进度按原计划进行。
6.3.2 2009年度汛施工安排及度汛情况
根据工程在2009年6月底前表孔具备过流条件及7月份开始机组安装、年底首台机组发电的进度情况,按照DL/T5397-2007《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年施工度汛标准为20 a一遇标准洪水,流量为23 100 m3/s。
6.3.2.1 2009年度汛方案、施工安排
在2009年上半年仍采用2008年同期的导流方式、标准;在厂房主体形象具备过流条件后,拆除子堰,保留过水围堰。
当遭遇到20 a一遇洪水23 100 m3/s时,安排1、3#2台机组正常安装施工,即1、3#机组工作门与下游检修门挡水,而2、4、5、6#厂房表孔及泄洪闸过水,厂房这时上游水位为217.20 m;当坝址遭遇23 100 m3/s以上流量时,厂房所有表孔流道参与泄流。
6.3.2.2 2009年实际度汛情况
2009年6月份以前未出现大的汛情,最大流量2610 m3/s,基坑内正常施工。
2009年7月5日-18日遭遇持续强降雨,7月9日洪峰流量达到12100m3/s,采用右岸泄洪闸过流,其后流量>12100m3/s,厂房2、4、5、6#机组表孔及安装间表孔参与过流,7月11日洪峰流量达23 100 m/s,7月12日洪峰流量达到27 000 m3/s峰值,各机组表孔及安装间表孔全部参与泄流,7月14日洪峰流量回落至9 680 m3/s,各表孔不再参与过流,厂房继续施工。
蜀河水电站位于汉江上游,汛期洪水流量大,库区及下游人口密集,度汛不仅事关工程自身建设的成败而且影响到上、下游的安澜,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了导流度汛方案及施工安排,工程总体进展顺利,按期实现了2009年12月份首台机组发电目标,其导流度汛方案对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赵 鑫)
TV 551.1
B
1673-8853(2016)11-0080-02
2016-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