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25例临床观察

2016-02-15 09:26:07王科娜黄涓涓
新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早衰卵巢意义

王科娜,黄涓涓

宁波鄞州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25例临床观察

王科娜,黄涓涓

宁波鄞州人民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肾方治疗。3月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中医症状积分,检测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92.00%,对照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补肾方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并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恢复卵巢调节功能。

卵巢早衰;中药补肾方;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卵巢早衰指女性在40岁以前自然绝经,以闭经、不育、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临床常见闭经、潮热多汗、性欲减退、失眠等,与绝经期妇女症状相类似,卵巢早衰发病率为0.9%~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为2012年5月—2014年4月本院卵巢早衰患者,共50例,未婚2例,已婚48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实验组年龄19~36岁,平均(21.3±2.5)岁;病程6~48月,平均(18.2±9.9)月。对照组年龄18~40岁,平均(23.7± 2.9)岁;病程6~49月,平均(18.6±9.7)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妇产科学》[1]。卵巢早衰:凡妇女在40岁以前出现至少4个月以上绝经者,内外生殖器、第二性征退化,雌激素水平降低[雌二醇(E2)<25 pg/mL],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促卵泡激素(FSH)>40 mIU/mL;促黄体生成激素(LH)>30 mIU/mL],尤其促卵泡素更为明显,并有更年期综合征症状中的临床表现。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2]标准,症状:腰膝酸软疼痛;头晕耳鸣;月经停闭,阴道干涩、性交痛,性欲减退;足跟痛,烘热或潮热,汗出,烦躁,带下量少,皮肤感觉异常,脾气改变;舌淡黯苔少,脉尺弱。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采取人工周期疗法治疗,首选黄体酮肌注(10 mg),每天1次,持续5天,停3~1周后,未有月经来潮或月经5天后开始,停药1周服用戊酸雌二醇2 mg,每天1次,3周;后5天加安宫黄体酮10 mg,每天1次,停药后3~1周月经开始来潮。

2.2 实验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给予中药补肾方,处方:熟地黄、杜仲、山药、何首乌、覆盆子、巴戟天各20 g,锁阳、山茱萸、茯苓各15 g。水煎服,早晚服用,3月为1疗程。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3],主要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少。主要症状评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次要症状:头晕耳鸣,倦怠乏力,腰膝酸软。次要症状评分:轻度2分,中度4分,重度6分。评分越高,症状越重。检测E2、FSH、LH水平。

3.2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2]拟定。治愈:连续3月,月经周期、经量恢复规律,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积分减少≥90%,血清性激素(FSH、E2、LH)测定正常。显效:月经周期、经量基本规律,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积分减少≥70%。血清性激素(FSH、LH、E2)测定接近正常。有效:月经周期、行经期基本有规律,但不能维持3个月经周期以上,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或缓解,积分减少≥30%,血清性激素(FSH、E2、LH)测定较前改善,但有波动。无效:月经周期,症状及体征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积分减少<30%,血清性激素(FSH、LH、E2)无明显变化。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总有效率实验组92.00%,对照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2 5 2 5治疗前1 1 . 2 3 ± 1 . 9 0 1 0 . 8 7 ± 1 . 7 1治疗后7 . 6 3 ± 1 . 3 7①3 . 1 0 ± 0 . 5 8①②

4.4 2组治疗后FSH、LH、E2比较 见表3。实验组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治疗后FSH、LH、E2比较()

表3 2组治疗后FSH、LH、E2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对照组实验组n 2 5 2 5 F S H ( m I U / m L ) 3 5 . 6 ± 6 . 7 2 1 . 5 ± 4 . 5①L H ( m I U / m L ) 3 8 . 4 ± 7 . 8 2 5 . 2 ± 5 . 3①E2( p g / m L ) 4 2 . 2 ± 1 5 . 3 9 3 . 5 ± 7 . 6①

5 讨论

治疗较为困难,有资料调查认为[4],此病可能与遗传、受体传导和其促性腺激素、自身免疫因素等相关,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等方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但不良反应大、且复发率高。

中医学把卵巢早衰归属于不孕、血枯、闭经等病症范畴,认为该病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冲任衰少、肾精亏虚造成,月经的产生是由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作用。笔者认为,本病病机以肾气不足,肾精亏耗为基础,精亏血枯为主要病机环节。导致肾一天癸一冲任一胞宫生殖轴的功能失调,出现多脏器受累,脏腑、气血、经络、胞宫功能失常,其中尤与肾的关系最为突出[5~6]。卵巢早衰就是未至绝经年龄而出现肾精亏耗的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利用西医的激素代替治疗结合中药补肾方,标本同治,优势互补。本研究显示,总有效率实验组92.00%,对照组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症状积分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FSH、LH、E2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疗效优于中医或西医的单纯治疗,不仅能使患者尽快恢复月经周期,使患者体内FSH、LH降低,升高E2,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恢复卵巢功能。

[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781-181.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138-2140.

[3]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夏天,韩冰.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4,31(8):707-708.

[5]徐海霞,胡国华,夏亦冬,等.卵巢早衰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12):2044-2045.

[6]王金莲,刘宇新.抗衰复巢汤合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卵巢早衰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7,39(2):36-37.

(责任编辑:马力)

卵巢早衰病因较为复杂,发病机制不明确,所以

R711.75

A

0256-7415(2016)03-0122-03

10.13457/j.cnki.jncm.2016.03.048

2015-07-22

王科娜(1984-),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妇科疾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早衰卵巢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新少年(2022年9期)2022-09-17 07:10:54
保养卵巢吃这些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卵巢多囊表现不一定是疾病
有意义的一天
蔬菜防止早衰的五要点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 07:58:54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 16:59:40
如果卵巢、子宫可以说话,会说什么
诗里有你
北极光(2014年8期)2015-03-30 02:50:51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