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凤
(福建三明永安市燕东中心幼儿园)
谈如何培养幼儿绘本阅读兴趣
◆郭晓凤
(福建三明永安市燕东中心幼儿园)
阅读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好方法。热爱阅读可以改变孩子的一切,使孩子受益终身。爱上阅读从绘本开始。绘本是幼儿阶段最容易接受的一种阅读方式。结合自身的幼教体验,谈谈如何从早期培养幼儿的绘本阅读兴趣。
幼儿 绘本阅读 阅读兴趣 阅读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幼儿小时,并不都是喜欢读书的。但每个幼儿都会都一种或多种东西感兴趣。而这种兴趣,就是老师和家长必须通过仔细观察来发掘的。并为幼儿选择优秀的绘本故事。这些优秀的绘本作品让孩子们爱上读书,体验到阅读带来的无限快乐。阅读专家做过调查,孩子的阅读次序是这样的。他们看书喜欢类型的顺序,笑话第一,现在很多笑话都是无厘头的,谜语,像现在脑筋急转弯,第三是冒险故事,第四漫画,第五童话,第六民间故事,第七游记,第八科学故事,第九历史故事。因此,如何发掘孩子的兴趣,并针对性地选好第一本书,就成为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试金石和真正的启蒙老师。
环境造就人才。同样,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对推动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北美,从公共图书馆到学校,就有大量的分级读物。家长很容易通过分级找到孩子喜欢又能读得下去的好书。人都是富有竞争性的智慧生物。设立图书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给幼儿提供图书,更重要的是将幼儿放入一个竞争性选书、竞争性借书、竞争性看书的环境之中,迫使孩子与书为伴,使不爱阅读的“后进分子”被爱阅读的“先进分子”所感染,进而选择读书。实践证明,有些不爱阅读的“后进分子”正是因为看到很多爱读书的孩子一到学校的阅读时间就抢书看的情况,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加入了抢书的潮流,最后“被逼”看书,最后喜欢上阅读的。在幼儿园,教师可将各班活动室的角落都利用起来,创设特色各异的阅读区、图书角。如教师根据阅读区域宜静不宜动的特点,利用教室比较安静的墙面的空间,大胆将其变成了孩子们的“宝贝书屋”;教师根据幼儿独立自主的个性,创设了“让图书漂流到你家”自主借阅图书区,并将纱布围绕借书区垂下营造“亲亲阅读、暖暖童年”的温馨氛围。教师们用各种废旧材料改装制作成阅读活动辅助材料,吸引着孩子们主动参与阅读。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下,幼儿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比生硬的说教要来得更加有效。另外,老师的鼓励是更是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一个亲昵的动作、一副赞赏的表情,一句积极的鼓励,就可以唤醒孩子积极的情感,激发和强化孩子阅读的愿望。在与孩子一对一阅读时,教师时常把孩子搂在怀里,靠在身上,分组阅读时,教师和孩子围坐在一起,感受彼此的关爱和情感,享受阅读的快乐。
科学的读书习惯,必须遵循科学的读书规律。有很多幼儿教师和家长往往急功近利,希望从小就培养成阅读上的超人、能人,这是万万不可取的。有专家研究后称,幼儿2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2~3分钟,与成人一起看6~8分钟;2.5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6~10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0~15分钟;3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2分钟,与成人一起看15~30分钟;4~6岁时,一般看书时间是:独自看10~15分钟,与成人一起看20~30分钟。因此,老师和家长应该遵循科学的方法,科学制订幼儿的阅读时间,由少到多,逐渐增加阅读时间和阅读量,才能循序渐进,否则欲速不达。在幼儿园,每个班级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喜好,安排“每日阅读时光”。一日活动中有一段固定的时间用来阅读,可以是集体阅读一个故事,也可以进行分享阅读、自主阅读,或是教师讲述、看电子书籍。亲子阅览室每天下午离园时向家长开放,每天的上午游戏时间也向各班幼儿开放,保证幼儿每周有一次的阅览室自主阅读时间,有一次亲子阅读时间。
有组织的幼儿阅读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渐次进行的。教师是否设计出合理的活动结构将直接影响幼儿的阅读。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不同的阅读重点来设计合理的活动结构。
1.小班幼儿用听一听、讲一讲的方式进行阅读。幼儿从欣赏绘本入手慢慢过渡到教师带读、师生共读。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提出适当的问题,帮助幼儿把握情节、关系,最后进行讨论、归纳。
2.中班幼儿用画一画、编一编的方式进行阅读。先让幼儿独立阅读,然后在师生共读的过程中,经过教师的提问和提示加深理解。最后教师围绕阅读开展绘画、游戏等活动巩固幼儿的阅读成果。
3.大班幼儿用说一说、演一演等方式进行阅读,体验绘本的情感价值,拓展、表现自己对绘本的理解。此外,为了激发幼儿敢说、会说、想说、大胆说的表现欲望,还可以进行唱绘本、画绘本,演绘本的探索与研究。教师研读绘本设计不同的课程游戏,幼儿与绘本进行特别接触,在游戏中感受绘本带来的别样快乐。
早期阅读是一项丰富多彩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结合幼儿与读物的特点进行活动设计。
研究认为,通过大班幼儿带着中班、小班幼儿一起看书,和亲子阅读可以让幼儿爱上绘本、爱上阅读。大班哥哥姐姐作阅读示范。在示范过程中,大班孩子表现得象十足的“小老师”,而中小班、幼儿也非常认真,目不转睛地关注着哥哥姐姐。活动中,大班的孩子得到了弟弟妹妹的尊重与崇拜,极大地增强了成就感,而中、小班孩子会感觉到这个“榜样”并不遥远,以后能成为这样神气的“小老师”,这种示范引领与传承对于幼儿来说更加近距离。在亲子阅读绘本过程中,家长和幼儿的亲密互动,每个家长与幼儿精心制作绘本,有孩子绘图,爸爸妈妈配文字的;有只有图片,没有文字的;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撕画的,不得不让人感叹,原来,自己做的绘本也可以如此美轮美奂。在家里,父母应尽可能多地和幼儿在一起看书,做幼儿的阅读榜样。同时,还可经常与幼儿在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和心得,鼓励幼儿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然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如果经常这样做,幼儿的阅读兴趣就可能变得更加浓厚,同时幼儿的阅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教师还可以从家长亲子阅读记录反馈中获得家长、幼儿对绘本的感受与价值取向。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家长、幼儿都是阅读者,但在阅读的过程中角色定位有所不同,教师是亲子阅读的建议者、家长是亲子阅读的指导者、又是亲子阅读的体验者。在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中,孩子们体验绘本,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1]徐丹.关于绘本阅读与幼儿教育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9,(31).
[2]孟纪军.绘本阅读,直抵心灵的温暖与感动[J].江苏教育研究,2009,(29).
[3]焦卉,王小斌.信息技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6).
[4]李鑫.幼儿园绘本阅读指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语文学刊,2009,(12).
[5]周妍.论音乐在幼儿情感教育中的作用[J].校园歌声,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