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倩 耿 烽
1.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 江苏南京 211167
本科层次应用型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张 倩1耿 烽2
1.南京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2.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阐述了国内城市轨道车辆工作岗位实践性特点,分析了南京工程学院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合理安排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本科层次城市轨道车辆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教育;城市轨道车辆;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城市轨道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辆制造、车辆维护等专业人才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加。特别是城市轨道车辆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更是企业需求的对象。进入21世纪,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设置城市轨道车辆专业,培养本科层次城市轨道车辆高级专业应用型技术人才。我校于2002年成立了城市轨道专业方向并开始招生,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城市轨道车辆高级技术人才,为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和运营企业输送应用型工程师[1]。
然而,我校在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过程中,感觉始终跟不上行业发展节奏。所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欠缺,总是不能达到企业所需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究其原因,实践教学体系没有合理安排成为制约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我校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弊端及原因,提出了优化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措施,旨在为提升高校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应用型能力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轨道车辆属于技术含量高、技术更新快的机电结合产品,涉及机械、电力、自动化、信息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目前中国城市中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主要采用在国际上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德国庞巴迪、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等国外公司技术,我国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铁路车辆制造企业为主与上述公司合作,以进口方式或者合资生产方式,满足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需求。
诚然,在实际运用中,我国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改进,但是车辆主要核心技术仍以国外公司技术为主。城市轨道车辆采用的核心技术凝结了大量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成果,涉及了许多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本科层次学生所学既达不到这些知识的深度,也不能涵盖其广度。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清楚城市轨道车辆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毕业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特征。
在我国,城市轨道车辆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之一是车辆制造企业的设计和工艺岗位。但是,目前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所用车辆主要以国外车辆为原型车进行自主改进,车辆总体设计已在国外完成,所做改进大多是局部设计,需要的是专业更为明确的机械、电气、计算机等专业人才。尽管国内也有企业进行自主车辆总体设计,但是总体而言,城市轨道车辆总体设计岗位专业人才需求量非常有限。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带给车辆制造企业大量的生产任务,这使得车辆生产制造工艺师数量缺口较大。因此,工艺设计岗位成为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在车辆制造企业最主要的工作岗位。实践证明,要胜任城市轨道车辆制造工艺师的工作,不但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
另外,随着每一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开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城市轨道车辆进行运转。这就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保证每节车辆的正常工作状态。因此,城市轨道车辆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另外一个主要就业岗位就是地铁公司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的车辆保养维护岗位。该岗位的工作职责就是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营状态。该岗位实践性更强,更加注重工作人员实践操作能力,要求工作人员完全了解车辆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以及车辆维护操作规范,处理车辆故障的工作流程。
这两个工作岗位职责表明了城市轨道车辆工作岗位的实践性特征。岗位实践性特点并不要求工作人员需要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更需要较强的现场操作和处理故障的能力。车辆制造工艺师需要对生产现场的工装设备、车辆总体结构及部件、零件、车辆结构装配过程有深入了解,才能制订合理的车辆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车辆制造成本。车辆维护工程师需要对车辆总体结构以及各个部件的功能、各个零件起到的作用深刻了解,掌握车辆运营工况和工作要领,才能保证车辆正常工作状态,有效处理车辆出现的故障,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因此,目前国内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必须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成为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等基本特征的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是应用型人才的主体和核心。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的应用性不同于高职教育,高职教育强调的是针对具体工作岗位的应用,是成熟的操作技能、操作方法、操作程序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轨道车辆所集成了许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这就需要大批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新理论、新知识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城市轨道车辆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应用性不只是对现有工艺、技术、方法的传承,更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拓展和创新[2]。
纵观我校十余年城市轨道车辆专业办学历程,已经有9届毕业生约600余人走向工作岗位。通过对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等城市轨道车辆制造企业、南京地铁公司等城市轨道车辆运营公司等用人单位走访,普遍反映主要集中在毕业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欠缺,不能真正达到企业对所需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反馈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成为制约所培养的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工程实践能力薄弱。
2.1实践教学环节课时偏少
城市轨道车辆人才需要极强实践动手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有较多时间锻炼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能力。而现在的人才培养教学安排中实践环节占总课时比例约36%,其中专业实践环节时间更少,这在时间上就达不到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仍沿袭学术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
2.2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目前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导致专业课内实验项目缺失,多数专业课没有设立课内实验项目。个别课程课内实验只占课程总学时的10%,还只能做一些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且实验项目还以干线铁路车辆为对象,学生几乎不能深刻掌握城市轨道车辆专业知识和锻炼实践技能。专业课程设计内容没有结合实际工作岗位情况,题目一成不变且单调,没有以项目形式激发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融入课程设计。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生产实习环节是学生感受企业生产实际现场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的主要纽带。然而现在的生产实习时间越来越压缩,实习形式也演变成为集体参观,学生根本没有实际操作机会,不能理解企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内涵。部分毕业设计题目没有紧扣专业,设计内容不能涵盖专业知识,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有效锻炼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另外,尚未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无法真正了解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车辆相关工作岗位技能的作用,也无法实现指导实践教学体系的合理改进。
2.3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
城市轨道车辆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要求专业教师对该专业有着深厚的知识背景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然而目前专业教师多是高校直接毕业的硕士、博士,虽然学历高,但是多缺乏在相关企业一线实践经历。另外多数教师不是轨道车辆专业科班出身,没有行业的联系背景,无法及时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不能有效带领学生完成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诸多弊端导致所培养的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不能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普遍存在企业或行业的需求无法体现等现象,导致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尽理想。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校内设施,依托校外企业,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培养出企业需求的城市轨道车辆应用型工程师。
3.1完善校内实践设施
学校主动深入城市轨道车辆生产制造企业和运营公司,倾听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应该具有的知识、素质、能力的具体要求,了解工作岗位特点,结合学校授课知识,完善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的实验设施。城市轨道车辆主要由车体、转向架、车钩缓冲装置、制动系统、电气系统、车辆内部设备、信息网络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可以在校内分别建立包括动车和拖车转向架的城市轨道车辆转向架实验室,包括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和半永久牵引杆的城市轨道车辆车钩实验室,包括车门和司机室的局部城市轨道车辆车体实验室,包括制动机试验台、制动控制单元和制动控制装置的城市轨道车辆制动实验室,包括空调系统和通风装置的城市轨道车辆空调实验室,包括电机、减速器和联轴器的城市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实验室,包括主断路器、高速断路器、受电弓、接触器、继电器等专用电器的城市轨道车辆电器实验室以及城市轨道车辆信息网络控制系统和故障诊断系统的模拟实训室。
完善的硬件设施不但可以解决实践环节课时比例不够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专业课内实验项目短缺、内容单一的不足,也可以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提供研究对象。只要利用这些设备体现城市轨道车辆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项目,就可以在学校模拟实际生产环境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2校企合作提升实践内涵
学校聘请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专业实践教师,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专业实践内容。做到企业需要学生具有实践技能,学生在校内就能实际锻炼这些技能。依托校内的城市轨道车辆实验设备,企业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编写实践教材,专业课内实验项目尽可能以现场实际工作内容为参考,进行设计、综合、研究性实验项目。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专业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节,设计题目结合企业实际生产,以企业项目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学校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有机结合。学生生产实习在企业以准员工项岗实习,实际动手操作完成实践任务,让学生真正融进现场生产实际,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3.3校企产学研合作提升锻炼教师
教师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对学生的应用型技能培养至关重要。校企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企业利用学校教师资源解决一些生产实际的问题和产品升级技术难题,学校教师通过解决一些实际生产问题可以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学校教师在解决问题中,深入企业生产现场,参与企业技术探讨,甚至参加一些生产技术培训,自身实践能力会得到大幅度得到锻炼,可以更加有效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
3.4科技创新评价学生应用能力
通过学校的培养,学生是否具有了一定的工程应用能力,需要进行评价。评价可以利用不同方式,例如学校可以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点评,聘请经验丰富的有双师特点的教师把脉诊断教学效果等。但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应该是考核学生能否有效完成与他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对应的工程实际问题,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需要实实在在的工程实践才能实现[3]。大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通过科研训练、创新项目及科技竞赛等活动评价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校再认真分析整理评价结果信息,及时反馈到实践教学环节,从而有效提高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科层次城市轨道车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企业输送具有极强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在整个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学校只有敢于正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加强高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制订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符的真正能够锻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才能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在我国当前的高等学校多元化办学体系下,一些高校也开启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有效的成果[4,5]。然而,不同行业有其不同特点,城市轨道车辆行业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行业特征。如何使得高校与城市轨道车辆相关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双方共赢局面,仍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
[1] 耿烽,张倩.应用型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4):110-112.
[2] 訾琨,彭鹏峰,龙志军,杨志勇.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及实现路径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11-12.
[3] 余魅,程红霞,杨月寒,刘伟.构建工科特色“五层次、四结合”工程实践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6-29.
[4] 夏建国,杨若凡,李晓军.新建本科院校产学合作的实践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5):108-113.
[5] 时培成,周陆俊,高洪.车辆工程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13):53-54.
Research of Undergraduate Level Applied-type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Zhang Qian1, Geng Feng2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2.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Rail Transi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Elaborating the practical trait of domestic urban rail vehicle jobs,analyzing the shortage of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in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e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y enhanc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re put forward,to cultivate the undergraduate level advanced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ho can meet the ac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
college education; urban rail transit vehicle; practice teaching;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2016-03-10
张倩,本科,讲师。耿烽,博士,副教授。
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校企深度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以轨道车辆人才培养为例》(编号:2014ZC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