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 桂 郑 忻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 江苏南京 211167
基于校企融合的自动化专业建设模式研究
童 桂郑 忻
南京工程学院工业中心江苏南京211167
校企合作办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探讨了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指出校企合作应转变建设思路,加强内涵建设,走校企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模式;以自动化专业建设为案例,展示基于校企融合平台对于改革人才培养格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价值。
校企融合;专业建设;融合模式
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控制工程领域系统集成技术应用工程师,要求专业学生具备从事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集成、管理、维护以及开发的能力,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指具备将技术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运行决策的人才[1,2]。应用型本科教育区别与学术研究型教育和高职高专教育,学术研究型教育在于发现新知识,探索事物发展的基本原理,而高职高专教育则强调操作技能,运用智力实现工程设计、规划和决策的专门人才。应用型高等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结合,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发展的必由之路。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因机电而生、缘机电而强”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多元协同,深度融合”的办学特色。工业中心是学校机电类专业综合性实践教学载体,坚持“多途并举,优化整合”的建设理念,广泛吸纳社会资源,先后与8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领军企业开展多模式、高层次、全方位合作共建,为推动学校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自动化专业是依靠校企合作平台的应用工程类专业,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进行了一些创新。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高校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深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名教师,使学校成为产业的大学、城市的大学、社区的大学[3]。不难看出教育主管部门深切希望学校能与企业能紧密合作,帮助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教育进行结构性改革,尤其在国家面临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需要大批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校企合作的核心价值在于改善了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将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质量,符合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但是应该指出,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过于简单,过于强调学校的主体地位,忽略对双方共同利益的认同,校企合作的后续发展陷于停顿,没有体现校企合作的深层次价值—政府、学校、企业期望通过校企合作明确学校的就业导向,形成“官-产-学”联合办学提升学生工程能力,缩短企业和学校的“职业距离”,学校所学即是企业需要的,企业使用即是课堂讲授的,真正形成无“错位”对接的人才培养格局[4,5]。
注重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建立深层合作的校企融合平台是必由之路。目前,校企合作往往过于注重外在形式,即追求校企合作的企业数量、规模、设备总值、场地面积等,忽视了校企合作的内涵建设,没有尊重和考量企业主体地位和附带利益。政府、学校、企业面对校企合作应持有共同的价值观,只有在共有利益趋于一致,才能够在共建平台上帮助学校和企业共同成长,形成长效的发展模式。
目前校企合作发展的阶段性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缺乏与企业的紧密联系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环节缺少企业的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前期由专业负责人牵头开展用人单位调研,中期负责培养方案的具体制定,后期由学校专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审核评估,给出修改意见,通过审核后由专业教育单位负责实施,此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极少。然而,学校承担了人才培养者的角色,企业扮演了人才的接受者和使用者的角色,这相当于产业链中上下游企业。某种程度上说,企业应成为检验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现场裁判[3]。但是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将企业排除在外,只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初期会根据职位需求吸纳社会企业的建议,不会为行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定、实施和监督,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宗旨,学校和企业应共同参与创新合作模式的探索。
1.2多主体平台缺乏关注企业的实际需求
学校和企业的价值理念、运行方式还存在差别,没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无法凝聚两者从而形成紧密的关系。传统的“产-学”合作育人模式,企业的普遍热情不高,甚至消极对待校企合作项目,主要是由于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中获得利润低于预期,企业不仅要调整自己的生产节奏,花费人力、物力配合育人工作,还会因学生的参与带来安全管理问题。因此,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必须尊重企业的经营思维,尊重市场规律,以合理的物质、精神支出来激励企业,认可企业因育人工作而付出的精力。例如学校可通过专项经费、产学项目合作、场地租借、人员培训等方式,双方在尊重各自利益的同时,也共同捍卫校企合作对育人机制的价值。
1.3实习环境缺乏工程氛围项目教学缺少有效管理
基于学科体系特征的高等教育实验实习环境偏向于理论型、验证型,并不适合应用型高校追求工程设计、研发创新的工程项目环境模式,这种环境模式既包括实验设备、实验内容,也包括配套的管理和考核。面对高等教育生源扩招,设备资源严重不足,应用型高校较少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实验实习环境,也较少深入研究应用型高校的教学方法,管理方式上过于闭塞。对于校企合作项目的评估仍然是以实验室验收方式进行考核,主要还是考察实验室每年的授课学时、设备使用维护情况。工程氛围的建立是以最接近企业实际为目标,以企业的工作环境为实践环境、以企业的技术产品为知识要点、以企业的工程项目为教学案例、以企业的管理制度为考核方式,让学生在浓厚的工程氛围中认识自己的专业目标和职业规划。
1.4教师队伍交流不足缺乏互聘互用机制建设
专业建设乃至具体的课程实施,需要企业的不断参与,目前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仍然围绕的课本、知识点展开,在学历至上的高等院校,工程人才的缺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殊不知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工程知识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课堂所学的产品相关知识往往严重落后现场实际,或者根本不会涉及。因此,我们需要企业参与到专业培养的日常教学中,打通教师和工程的身份差别,学校既可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走进讲堂,也可派遣教师实际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环节,回炉深造。
1.5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缺乏长效制度保障
校企合作对于专业建设的支撑作用仍需要一个长效机制的保障,缺乏权利监管和责任约束的合作关系无法保证长久运行。目前校企合作仍处于发展摸索阶段,并没有构建“官-产-学”三者相辅相成的运行管理制度,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项目仍等同于实验室建设项目,用实验室的管理运行规定进行管理,其作用范围和效果受限。学校和企业应该在尊重双方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制定全过程、多元化的校企合作协议,包括校企合作的框架协议、校企合作经费管理使用规定、校企合作人才组织管理规定、校企合作专业培养合作协议等,从制度层面保障校企合作的长足发展。
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较强工程实践能力,能较快胜任企业的生产要求,因此需要应用型高校深化校企合作,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工业中心自成立以来,不断与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合作,其中与三菱电机、西门子自动化、通用、GE等多家单位共建了校企合作实验中心,引入校外资源强化实验基础条件,探索适合应用型高校专业发展的校企融合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培养质量。
2.1培养方案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自动化专业立足培养现代制造业的技术工程师和职业经理人,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一个目标、两个主体”的宗旨,即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学校、企业双主体联合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学校积极联系毕业生用人单位。一方面坚持专业教师走进毕业生用人单位回访,调查近年来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和“二次”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拜访企业相关人员了解国家政治经济趋势对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学校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不断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计划,并且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人才方案的研讨。校企合作单位熟知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要求和职业素质,因此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比较实际和中肯。校企合作单位根据自身具备的工程知识和管理经验,在多方面给学生的专业培养提出好的建议,例如项目组织管理、项目教学考评、团队合作等。
2.2教学内容对接企业工程项目加强工程能力
以企业中提炼的工程实例为项目教学内容,以企业的组织管理方式实施考核。针对专业培养要求和校企共建资源,教学单位调整了培养方案中的具体内容,增加“4+2+1”的项目教学体系。“4+2+1”项目教学体系包含7个三级层次工程实践课程,其中包括为期10周的自动化系统集成设计与训练,项目设置、项目实施、项目考核都在校企合作实验中心平台上完成,并邀请的校企合作单位专家参与项目评审和学生答辩。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实际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对企业的选人用人提供第一手材料。系列化的教学案例由低到高依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经过几年的合作,很多学生在毕业前就被合作单位招聘进企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
加强学校基础条件建设,特别是校企合作的共建教材。合作过程中,校企合作双方在合作之初就明确提出了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校企共建教材,既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实践教学,也适用于对社会培训。教材的编写过程注重参照企业对新进员工的培训条件和要求,并合理改编,使之适用于课堂教学。目前的校企合作实验中心与西门子、三菱、GE等合作单位联合编写多本相关教材,适用于自动化系统集成综合实训、PLC项目训练、电子综合调试等课程。教材建设是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需要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
2.3深化校企多元合作推动专业内涵建设
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专业建设不断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重视科技竞赛、创新创业等课外实践环节对课堂教育的延伸。校企合作提供一个开展科技竞赛的地缘优势平台。校企合作实验中心每年组织或参与校企合作单位的全国性竞赛多项,其中三菱电机自动化创新创意大赛、台达自动化设计大赛等全国性比赛一直由专业教研室协助承办。科技竞赛为师生提供专业交流的平台,师生借此可进一步了解制造业发展动态,参与其中也锻炼了自身能力,在团队合作中增长了自身才干。
校企合作平台提升了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专业教师不仅获得了接受正规的工程培训,也可借助平台承接研发课题。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共同致力于实验仪器设备的研发,例如,与西门子公司联合开发的S7-1200实验平台,与三菱公司合作的风光互补项目和e-f@ctory自动化生产线项目。专业教师借助企业在行业中优势地位承接了众多研发课题,进一步锻炼“双师型”教师队伍。同时,研发课题也体现了新能源、互联网等经济发展趋向,为企业产品在新领域不断延伸提供了一个试演平台。在企业支持下,专业教师会凭借企业资质授权对外进行培训,为企业的技术推广提供支撑。规模化的校企合作中心不仅成为专业建设的强有力支撑,也成为学校对外展示的亮点工程。工业中心每年接待国内外院校、企业的参观人数超过5 000人次,校企合作模式给人印象深刻,学校对中心校企合作项目也给予有力支持。企业会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师生进行宣讲,推广自身的技术产品,学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就业取向,改善教学质量。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赢得了价值利益,进一步与学校合作的动力才能有所保障。
高等教育面临结构性改革,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而校企合作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深化校企合作,尊重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共享利益,改革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规格,建设紧密联系企业的专业目标和培养计划,形成多途径的合作模式,真正形成“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1] 陈小虎.校企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理论思考与南京工程学院的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6-11.
[2] 李磊.环境艺术专业“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2(14):36-37.
[3] 曹丹.从“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困惑与思考[J].天中学刊,2015,30(1):133-138.
[4] 吴金星,魏新利,郑锦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开一扇窗[J].大学教育,2014(3):99-101.
[5] 陈萦.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调查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09(6):42-48.
Research on Autom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Mode Based on School Enterprise Integration
Tong Gui, Zheng Xin
Industrial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1167, China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of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eaching. Discuss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pointed out that cooperation should turn the construction ideas to strengthe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the new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fusing and depth development.Taking automation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the core value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the reform of personnel training patter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are present.
school-enterprise fusing; specialty construction; fusing mode
2016-03-18
童桂,博士,副教授。郑忻,硕士,助理研究员。
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以大工程链项目化教学为载体,探索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编号:2015JSJG169);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深化校企合作,探索高等院校工程教育的新模式》(编号:2014YB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