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丽
探究式教学在《唐诗宋词选读》中的运用
——以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为例
张元丽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知识探索,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终获取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为例,笔者做了一些尝试。
咏史诗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主题,它往往通过吟咏历史故事以及评论历史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在执教《西塞山怀古》时,结合编者在该专题“积累与运用”中的建议,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分解为四个问题:
1.知人论世,刘禹锡的生平经历和所处时代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2.作者怀何古?当年的伐吴大军中,王濬并非主力,作者为何单写王濬烧铁锁?
3.作者为何要怀古?想要抒发什么情感?
4.结合《乌衣巷》、《石头城》和《西塞山怀古》,探究刘禹锡的历史情怀以及他的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然后让全班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研究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选择,分成四个小组,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再形成问题,并开展小组讨论。经过一周的准备,小组长将组内同学的活动成果汇总,以PPT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报告。以下是四个小组汇报的内容:
诗歌中的情思总是有感而发的,在一定具体的情境之下,诗人被自身的生活境遇激起情感的波澜,诗人便通过诗歌倾诉自己的情怀。因此,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时,了解诗人的相关背景知识就很重要。
1.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2.刘禹锡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
①藩镇林立。唐代宗时,刘晏改革盐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唐德宗任用杨炎为宰相,实行两税法。唐德宗还力图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乱。结果发生奉天之难。战争持续了5年,最后虽然朱泚和李希烈等败死,但是唐朝却与其余藩镇妥协,从此割据局面进一步深化。
②土地兼并严重。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统治者巧立名目,对农民“竭泽而渔”。人们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甚至庄稼尚未成熟,先要交“青苗钱”。
具体详实的内容为同学们进一步理解诗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咏史怀古诗一般有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叙”,即以概括简练的语言把史实叙述出来。第二小组的成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全面而独到地表达了自己对此的看法。
作者所怀的是三国西晋灭吴王濬破铁锁的古事,单写王濬烧铁锁,是因为:
1.表现了王濬的英雄才智,胆识过人,与当今官吏的软弱无能形成了对比,表现了对当今官场的不满。
2.用了比兴,以王濬自比,只是君主却不加以任用,否则也可以像王濬一样建功立业。
3.讽刺了当时吴王的昏庸腐朽。同时也劝谏皇帝要吸取历史教训。
4.吴王以后的六朝都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最后也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5.王濬伐吴是从四川到金陵,刘禹锡也是从四川到金陵附近,两人行经的路线相同,但二者的境遇却完全相反。
6.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对变法反对派的蔑视、不屑。
虽然学生得出的这些答案未必严谨,但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言之成理的结论。
咏史怀古诗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就是 “感与论”,即作者所发表的感想和评论。第三小组在汇报时采取了分工合作的形式,由四名同学分别做汇报。
1.作者为何要怀古?
这首诗是刘禹锡由夔州调任和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此诗表面看是写历史变迁,世事无常,兴衰难料。但联系当时藩镇割据的局面和刘禹锡密切关注国事的心态,则可知怀古之意实因伤今,作者是在以古为鉴,警示时人。
2.作者抒何怀?
作者触景生情,想到了历史往事。作者明白天下一统是必然的趋势,希望借助历史来警戒统治者要维护天下太平。表达了作者对天下一统的追求与向往。
在开展古代诗歌探究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同一诗人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法,引导他们探究其中的异同。
1.《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抓住了燕子作有栖息旧巢的特点,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主人的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突出今昔对比。诗中没有一句议论,而是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
2.《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于唐敬宗宝历二年罢归洛阳,路过金陵,见昔日豪华胜地,已成了一座“空城”,感慨万分,写下了这首怀古诗。这首诗咏怀石头城,表面上看句句写景,实际上句句抒情。诗人写了山、水、明月和城墙等荒凉景色,写景之中,深寓着诗人对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的慨叹。
3.探讨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刘禹锡的咏史怀古之作大致可分两种类型:一侧重于表现主观情感;一侧重于观照历史兴衰。二者都具有反思历史的力度和体察人生的深度。就艺术表现而言,虽自抒怀抱,又不露痕迹,令人初读,俨然咏史,细加品味,精义方出,并于用意隐然中带有悲凉沉重的人生感恨。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