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华
例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活动的开展
周丽华
高中语文有别于教学中的其他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涉及繁多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对不同知识点展开记忆,这加大了高中语文教学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活动,语文学习将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创造性活动是师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互动的环节进行有效学习的方式之一。就语文学习来说,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感受体验、想象创造,是一种超越现实、自我满足,是一种平等参与、合作互动,是一种交流对话,是一种主动建构和自我生成的活动。
1.开拓视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
语文是通过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体现出来的生存能力;是通过概念、表达、是非判断、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发展能力。
语文活动往往是简单易懂的,学生学习成绩好坏,掌握知识的多少均不会影响语文活动的开展。活动中师生通过娱乐的方式提出阅读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新知识。如在教学《涉江采芙蓉》时,我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
如果你是导演,你会如何把这首诗歌改编成微电影?
明确任务后,各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开展创造性活动,他们通过文本关注到微电影制作中的画面、人物活动、场景设置、音乐等。课后有个小组的同学交了一份微电影作品,从学生作品中我发现学生不仅对诗歌有了全面的认识,还对诗歌进行了艺术创造。学生在活动中阅读兴趣得到激发,思维得到发散,语文能力得到提高。
2.活动的开展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开展语文活动就是为了让一些抽象化的语文内容变得具体化,这样能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简单易懂。通过语文活动培养起学生良好的语文实现,学生以独特的视角思考语文、阅读语文,思维方式发生转变。在执教《雷雨》时,我提前一周布置了预习作业:
梳理人物关系,并分析人物形象。
上课当天,学生将窗帘一拉,教室一下变得昏暗起来。原来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远超出了我布置的问题,他们已将文本改编成了情景剧,在教室里演了起来。道剧,舞台效果虽显得粗糙,但一个个剧中人被他们演绎得活灵活现,剧中的人物关系及人物形象无需我作说明,学生在编排情景剧时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已然获取。学生的学习从课本跳脱到生活,语文素养得以显现。
3.语文活动促进学生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本身充满了各种隐藏的乐趣,对于学生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能让学生通过活动在语文学习中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是最有意义的。笔者在教学司马迁《鸿门宴》时设计了两个活动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门的文言知识归纳整理比赛活动:
问题1.请找出文中的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做成PPT分小组在课上展示。
问题2.请分析廉颇、蔺相如的人物形象并体会其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
学生在竞争中学习,文言学习也变得有趣、有效。语文学习由“被动学习”变成“我要学习”,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升。
活动的开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教师和学生还面临着诸多问题,或认识不到位,或将整个课堂变成活动的课堂……若要将活动真正为教师和学生所用,务必要将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针对性的准备能引发他们好奇的语文活动,在准备授课章节时,要考虑到怎样讲解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笔者在教学汪曾祺《胡同文化》时,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收集的“表现时间流逝”的主题照片,学生在PPT中展示的内容不仅引起我的深思也引起全班同学的共鸣,有的收集了北京胡同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有的就地取材,选取了丽江古城青石板街道的变化,有的选取了纳西族妇女服饰的变化,还有的选取了纳西族在农耕生活中生产工具的变化……学生们将自己所选主题与汪曾祺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伤感、留恋和理解之情联系在一起,引发出对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既要创造新的文化,也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探究。全班同学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得到激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寓教于乐,增强理解
教师除了利用教科书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知识讲解外,还可以通过科教片、纪录片以及专题片等具备较高文学价值的资料开展语文活动,通过游戏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补充,增添语文课堂趣味性。通过指导学生对游戏的解读,一方面增强学生对文学篇章的认知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文学资料的分析能力以及文学信息获取的能力。例如在讲到李清照的诗词时,我们可以引用康震老师在 《百家讲坛》中对李清照的解密讲解视频,了解李清照作为女人和诗人的不同,将其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和她的诗词风格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展示给学生,这将增强学生对教材中《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两首诗词的理解。
3.依据课标,把握重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活动与课标有效结合,明确每一堂语文课的教学重点,不可将课中的活动开展变成“放羊式”、“群言式”而充斥课堂。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或几个问题,师生都应实施有度。
趣味是学生的思考动力,学生在得到结论时会产生一种满足喜悦。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活动能更好的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敢于钻研的态度,促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用乐观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同时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去对身边的语文知识进行观察探索,使其体验生活中语文所能带来的快乐。
★作者单位:云南丽江市古城区职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