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资》评论员 徐晓磊
农业创新必须适应农村“小世界”
□ 《中国农资》评论员 徐晓磊
农业创新难,农业创新的普及更难,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农业领域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相对多,创新意味着高风险,创新与推广的对接更难;农业的面广、量大、要让人人都了解新制度,掌握新技术,创新与普及的对接更难;当前从事农业的主体人群老龄化问题突出,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任务更重,创新与农户的对接更难。
当前,以创新驱动农业转型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的重要方向。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农业改革发展的战略决心。近年来,农资行业高新技术产品不断涌现,特别是新型肥料的发展如火如荼,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市场琳琅满目的产品已经让人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如何让更好的农业创新得到有效的扩散,是值得农资企业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现在有许多农资企业在广电传媒上大投经费,轰轰烈烈地做广告宣传,在这里对效果权且不做评论,而以笔者在基层采访的情况来看,倒想更多地从微观层面谈一下农业创新普及的问题。笔者从某些缓控释肥料品牌在市场的知名度与认可度发现,以村镇为网络载体的推广效果,无论从农户个体,还是村镇整体来看,对这一创新产品的接纳和扩散,更具深远的现实价值。具体一点说,开一场村镇的农民会或者建几个示范户比打十几秒的广告可能更接地气,半天时间农民会的那点投入比按秒投钱的巨额轰炸可能更实惠。
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是一个带有明显地缘和血缘色彩的网络社会,更是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社会,农民的习俗和村落的社会规范更大程度上影响着村落结构中人们的行为方式。因此,认真研究农村社会网络的特点,农资企业才能找到创新普及的突破口。
所以,面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农资企业要掌握农村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要充分利用农村网络社会以村镇为基本单位的“小世界”结构特点,还要发挥好村镇网络结构中典型农户的带动效应,通过邻里、同乡的互动交流发展出村镇群体性的共同倾向,让创新产品被村镇的大多数农户所接纳。同时,还要抓住农业创新在农户社会网络中的传播规律。研究表明,在关于创新扩散的研究中存在一个基本事实:无论出于何种社会文化之下,所有创新随时间的扩散总是一致地呈现出非线性的“S型”状态。把握这样一个客观规律,对于农资企业来说,关键就是创新推广初期找准切入点,紧接着选择好有效的“传播源”即示范户,然后,在创新扩散过程中,充分鼓励农户之间的交流互动,加上企业持之以恒的市场深入推广,早日迈过那个“S型”状态的临界点,使农业创新扩散在推广中更加顺畅。
农业创新及其普及是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的动力源泉。总而言之,农资企业少做“大而全”的事,多做“小而美”的事,在农村市场中更注重微观层面的开发,推动创新在农户群体中的扩散,将更有利于农业创新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