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角度教学环节的教学价值

2016-02-15 14:03
中学语文 2016年6期

于 娜

“生本”角度教学环节的教学价值

于 娜

实际上,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不可能解决很多个问题,要花在2-3个环节的把握上,要设计2-3个能够使学生充分展开学习的教学环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是符合学生实际的,具有现代教学价值的课堂。那么,什么样的教学环节才具有教学价值呢?

一、历尽天华成此景——教学环节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学生的学习是感知、领悟、积累、运用、形成的过程。就语文学习而言,主要就是感知、理解、迁移、内化四个步骤。这四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环节的设计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次作文教学活动上,杭州外国语学校黄昊老师执教的作文课十分精彩,这得益于他设计的教学环节:环节一:引出“幻”。老师以电影《盗梦空间》里的陀螺是真是幻为由头,引出作文的关键词“幻”。环节二:识“幻”。老师通过杜甫的《对雪》“炉存火似红”一句解析,让学生明白炉中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环节三:解“幻”。通过看短片《卖火柴的小女孩》讨论“幻”在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功效。然后看短文《交易所的芦苇地》进一步讨论。环节四:用“幻”。老师根据现场的情形现拟了一个作文片段题:“春寒未尽,江南实验学校的礼堂里坐满了人。他们是来自全省各地的专家老师们。二十几只白炽灯将舞台照得通亮。老师在台上走来走去的讲课,学生在台上安安静静地坐着听。忽然,仿佛有一个魔法师挥动了一下魔杖‘哗!’。”

纵观黄老师的几个环节设置,恰好符合学生逐步认知事物的规律。这样的环节设计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经过老师的课堂推进,使学生的认知由浅入深,渐入佳境。

二、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学环节应促进学生言语体验

语文学习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更是一种体验活动。语文学习主要是对言语的体验,他具有亲历化特征和个性化特征。这种真切的体验一定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原有阅读经验而透过文章的字里行间形成的的个体体验。

笔者执教《葡萄月令》一文时,设置了一个环节,按月概括葡萄的生长情况,要求学生填空:月,葡萄。多数月份,学生可以在课本中找到恰当的词语。个别月份需要学生自己概括,其中四月的原文是“葡萄浇水”,一个学生概括为“葡萄喝水”,我追问“原文不是说‘葡萄浇水’吗?你为什么用‘喝水’?”学生回答:“‘浇水’是从劳动者的角度说的,而‘喝水’是从葡萄角度说的。”这就是学生独特而真切的语言体验!关于九月的葡萄生长情况,原文没有概括:“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学生概括说好像女人坐月子。此时我追问“坐月子是为什么呢?”“休息,调养。”学生正是把握了葡萄的休养与少妇的坐月子的相似点,才很好地理解了文本内涵。这样的概括就是学生对文本语言体验后的提炼。

学生的言语体验就是一种言语实践,学生言语体验的过程就是学生生活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善于开发、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凌云健笔意纵横——教学环节应激发学生言语内化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个体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就言而得意”到“据意而择言”“言意互转”“精神和言语共生”的过程。

笔者执教《五人墓碑记》时采用如此做法:“请同学们将自己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所思所感写成对联,表达对这五位义士的赞颂与缅怀。”学生写好后,我把一些好的对联在投影上和大家分享,修改。如同学们撰写的对联:义气凛然震天地,声名显赫传古今;五颗丹心献社稷,一腔热血报祖国;意气扬扬无视生死,鲜血滴滴伸张正义;抛头颅保正义赴汤蹈火,洒热血挥真心在所不辞;义士激昂大义赴黄泉,后人扼腕墓道叹壮举;五人行刑谈笑死,贤士买首含泪埋;当年逆阉按诛匹夫,今时豪杰拜泣义士;自鸣得意众爪牙献谄魏忠贤,意气风发数豪杰屈身五义士……课堂的凝重过后是学生自发的掌声。随后我又补充了一些对联的常识,然后请同学们适当的修改自己的对联。这样文本知识和对联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了,学生品尝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成就。

学生从表层的“懂”到深层的“用”,强化了内容,内化了知识,固化了自己的感悟。教师设计言语内化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一次次反复的言语实践中积淀、生成、夯实,从而习得语言运用的规律。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教学环节应提升学生思辨能力

语文教学是各科教学的基础,担负着提高学生多种能力的重任。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培养,促进学生智慧的形成,让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课时,老师没有直接问“这样朴素的坟墓带给我们什么样的震撼?”而是问“假如托尔斯泰的坟墓很豪华,这会影响你对托尔斯泰的看法吗?为什么?”学生结合补充材料《托尔斯泰夫人的日记》,理解了托尔斯泰平民化理想的追求。

“多元共生”渐渐成为教学的常态,我们的课堂也应该给学生多元解读的机会。要把思考的权利、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让他们在质疑问难和讨论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悦。一次在执教《雷雨》时,我设置了一个思辨的环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爱是真的吗?学生紧跟文本,找出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但是其他学生并不认同,形成了一种两峰对峙的辩论场景,但是那节课,学生真的是挖到了文本的角落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思辨能力提升往往只需教师一个平台的搭建。

浙江丽水学院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