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华
考场佳作“滋味”展示
曹耀华
【作文题目】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鲜肥滋味之享。
张衡《南都赋》:酸甜滋味,百种千名。
李煜《相见欢》: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请根据以上材料范围,写篇文章,立意角度自定。
【审题与扣题指导】
1.审题。
三则材料可提炼出核心概念“滋味”。三句话分别是对“滋味”的不同角度的解释和语境限定。第一句话,“滋味”即美味。第二句话,“滋味”指各种味道。第三句话,“滋味”指人生情感体验。立意可深可浅,可小可大,便于不同层次的同学自由构思。但不管从哪种立意角度出发,只有从味觉角度行文,方才符合题意。
2.扣题。
大多数同学在记叙文中的扣题,只是到文末,蜻蜓点水式明示下材料内涵,其余各部分并不照应,或者不能对材料核心内涵进行充分呈现。这是材料作文的记叙文写作误区,亟待解决。从首段甚至从文题开始,一直到结束,应时时想着与材料核心内涵如何巧妙契合。力求景物(环境)描写、人物刻画、情节展开时,一直想着与材料核心内涵如何照应。这样才能紧凑行文,符合材料作文的要求。
契合的方法无外明点和暗合两种手段。这两种手段应交织使用,记叙描写时可多暗合,穿插少量议论抒情句时,可点明材料的核心概念。以下四篇习作各部分中都有很好的扣题表现。
【考场佳作】
酒味
陈玲玉
乡下人酿酒,备一口大缸,在自家灶上置一口大锅,放半锅水和蒸笼,水将沸时把糯米倒至蒸笼里——新鲜的糯米更易来浆。技术娴熟的老师傅提前备好酒曲,不用称,看一眼糯米数量就知道要多少。
酒曲,是酿酒的核心,多了味涩,少了不来浆。将蒸熟的糯米拌入酒曲,倒入缸中铺平,并在米中间挖个洞,塞入竹篓,盖上两床棉被。竹篓中的酒会随着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慢慢增多。
小时候,每至冬天,家里总要酿酒。放酒缸的房间里一开始有淡淡米香,味道是虚的,禁不起深吸就散了。待到米香慢慢聚拢,奶奶就会打开棉被,浇酒,把米洞里蓄积的酒浇到米上,以便更好发酵。
这时的酒叫来浆酒。米白微浑,酒精含量低。因饱含淀粉,甜蜜沁心,是我的最爱。
酒有胶质感,可在口腔里温厚地滑行。刚入口时,有种绵长的甜,不同于糖水禁不起回味的寡甜。这甜会在唇齿间缠绵。咽至喉咙的一瞬间,才稍感有淡淡的酒味,似裙裾不经意间给微风漾起的温柔。咽入腹中,米香渐浓,乃至让人讶异这酒的淳朴深情。
莫非是杜甫曾在浣花溪畔的草堂用它待客?亦或是陆游游山西村时于农家畅饮之物?
大人不喝来浆酒,他们喜欢的是封缸酒。
来浆酒继续在缸中沉睡,直到酒香浓得快滴下来。揭开最后一层棉被,黄玉般澄澈的酒在糯米中泛着的光,沉淀着稻谷热吻镰刀时的梦。
以前还不时兴啤酒,白酒也少。封缸酒便成了爷爷的宝。每天中午从田间回来,叫奶奶温一小碗酒,炸一小碟花生米。坐下来,喝一大口,不酸不涩,清洌甘醇,略带苦味,滑过喉头时,酒气冲上来,那一瞬仿佛全身毛孔都舒张开来。直到咽下,才感到舌尖对米香的流连。
酒味朴实,并不因酒性的狡黠后劲而被掩盖,二者的相搏相生,只有喝过封缸酒的胃才知道。
喝封缸酒的男人,打号子呵出的气都是香的,出的汗都是香的。农家的日子,在温厚地滑行,滑过乡村的喉咙。
即便日后离开乡村,在都市的霓虹灯里,我只要藏着来浆酒与封缸酒的滋味,心就不会迷路。
[点评]本文饶有情趣地描写了乡村米酒的酿制过程,处处照应酒的滋味。描述酒的滋味时,由实入虚,情理相生,表现了乡村的纯朴深情。这篇习作启示同学,要写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来,才能真正感染读者。但仅停留在对生活的描摹,而不能触及生命体验,就缺乏内涵。
酒不醉人人自醉
王焱宁
又值煮酒正熟,邀使君小亭一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这是《三国演义》中曹操邀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场面。一樽酒,竟能品出英豪滋味。
在这样的经典作品中,总能寻得些酒的身影。
不同于日本的清冷,不同于法国的优雅,不同于俄罗斯的呛烈,不同于比利时的多样。中国的酒,有它独特的滋味。
那是快被遗忘的,浸透了故人与旧事的馥郁浓香。
古人得一好酒,并不一定立刻将其畅饮而尽,而是封于坛中,深埋于地下,使其在终日的黑暗中酝酿与升华。不知多少年后终于重见阳光,轻掸去坛体的泥尘,掀开红绸盖,顿时酒香弥散,扑面而来。这便是好酒了,是历经积淀的,不可多得的神之水滴。
不同的人,总喝不同的酒——书生文人,手持一盅东阳酒,凭栏远望,吟诗作赋,细细品味间已有奇绝之句;江湖浪子,所爱的十七年零两个月的花雕尚才开封,倚在枝头,身边是难见难得的朋友,酒中漫出清雅的桂花香;英雄好汉,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且斟下这一碗,待我上阵杀敌,凯旋痛饮一场……
不同的地方,也总有不同的味道——烟雨江南,可爱缱绻的温柔乡,吴侬软语,入口是绵薄的甜,让人酥了心肠;残酷战场,金戈铁马,临行前的帐下豪饮,饮的是无惧与不归的悲壮;塞北大漠,看落日西沉,沙土飞扬,一壶浊酒,喝出了无尽的乡愁与彻骨的苍凉……
但在当今社会的庸碌与繁忙中,这样醉心于酒、寓情于酒的时光越发难寻了;你只能在那些虚假的古装剧中,才能见得古酒的身影。你是否已忘了那传世的典藏,不见了那揉进酒中的人生百味——你怕,所以你喝酒,酒让你胆色愈壮,暂时忘却恐惧与惊惶;你怒,所以你喝酒,满腔火汇于一碗浊汤,酒与血在胸腹中激荡;你喜,所以你喝酒,红绡帐边,暖色烛光里,一合卺,白头偕老,满面红光;你悲,所以你喝酒,与影月对酌,凉酒入喉,咽下遥远而朦胧的故乡……
于是至此,酒中凝聚的已不仅仅是制者的心血与汗水,还是闻者的沉浸与迷醉,是饮者的口中歌,是藏者的辛酸泪,是这九州大地无数人的性情与积累。
在酒中,你总能品味独属于你自己的味道。
[点评]本文显示了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词句上多四字短语、排比句,整散结合,凝练又有气势。写酒味实际上表达人生的况味,立意不俗。采用中外对比、古今对比的方式展开全文思路,纵横开合,大气富有意蕴。
酒的情味
张梦婷
像一味熬了数年的药,悄悄灌到心里,绝顶的苦,却显出浅浅的甘,但终究又品出涩来,似复杂的心绪——这是女儿红的魅力。
我曾经隔着坛子闻过这种酒,是在舅母的婚宴,从绍兴运到广西的两块土方,把泥凿落,香气渐溢,终只剩半来高的两坛。贴了红“囍”字的坛子立在故乡的碎土上,我看看酒,又看看新嫁娘,都好像蹙着眉,笑着眼。而一般得让父亲亲手揭了封条,喝第一口——嫁女儿,怎样的滋味啊,脸红红,眼红红,只道酒太浓。
而好酒也不只为一次畅饮,又留半坛,将老家的枣浸在里面,曰“醉枣”,可以存好久,每天都吃上一个。酒与“久”谐音,出嫁了,这场离别是真的要很久。
酒味自古常配离别。或夕阳长亭衰草,只能更尽一杯,辣辣地烧心,若玉盘珍馐大概失却真情;或“把盏凄凉北望”,多么苦楚,已是别后;又或举杯独酌,与月“相期邈云汉”,李青莲索性醉醺醺想别了人间。
但又如酒有酸涩甜苦酽薄,情意也绝不仅存了愁。临节家宴,举杯畅醉三千场不是什么大事,因那颗心甜蜜的感觉早令人醉倒了;北方那块儿大都市里的小市民往往偏好二锅头,翘脚拍桌子,赤脸比声高。“我跟你们说啊,唉,中央这个事儿呢,它……”边喝边谈,指点江山,豪情万丈;而又见《狼毒花》中,常生在战后整个人泡到一口大酒缸里,是酒为英雄拭了血迹,还是英雄为酒又添了精魂?
酒味又依着地方。吴地酒甜,湘江酒辣,青稞马奶区别都大得很。有些非本土的,葡萄酒一类的果酒,甜滋滋,但喝后还能感觉到舌头的存在,舌尖发麻;日本清酒没有什么酒味儿却很厉害,极易使人麻醉。
好多地方兴啤酒节。苏州的我去过几次,规模不大,初叫啤酒节,后来换成啤酒狂欢节,第三回索性叫游乐城啤酒节。每回差不多,酒味薄得很。游乐场充溢着新漆的味道,美女的脂粉,派对的热气。那里泛滥着啤酒的比赛,身影歪斜摇晃,人声喧嚣狂热。
各个地方不约而同孕育出了酒,料必酒是上天赐给人的心灵抚慰剂。只是觉得酒如果纵容了舌尖的恣意,便是纸醉金迷者的同谋。
然而我仍存了希望,希望甚至有这样的人对饮:浅斟慢饮,就那样喝着水,醉了。只因那水中兑足了情意。有情味的清水,也是酒之极品。
[点评]本文开篇以虚实结合的笔法展开对“女儿红”酒味的描述,感染力强。通篇充分描述了情味才是酒之魂,以啤酒节滥饮的薄味与之对比,更鲜明表现了酒的情味消失实际是人心情意的淡漠。文末别出机杼,“有情味的清水,也是酒之极品”,让人神清气爽。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