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静
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初探
张文静
讲好中国故事,是新时期宣传工作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坚持学科要求,结合中国发展实际,根据青年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式,帮助大学生理解理论成果、扩大学习视野、认识发展实际、突出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故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形势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宣传工作的重要指示,其重要意义在于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理应重视讲好中国故事,不断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学习科学理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从而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
(一)思政课要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当前新时期宣传工作的总体布局中
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促进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增强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这些自信,来源于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不断发展,来源于中国人民在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和探索。[2]讲好中国故事,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当前,中国正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与理论都取得了重大的新成果,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国发展的道路与成就要为国际国内所了解,中国发展对世界发展的贡献要为国际国内所了解,中国需要不断增强话语权。
恩格斯曾说:“一个没有理论思维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3]思政课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科学理论素养,引导大学生学会全面观察与理性思考。因此,思政课要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新时期宣传工作的总体布局中,让大学生了解中国道路的选择历程;了解中国今天的现代化建设,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探索,找到这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理解中国为何选择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别的发展道路,不是这种或者那种模式,也不是外国的模式;了解中国的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内在联系。
(二)思政课要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中
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思政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在当前时代,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网络媒体信息多样,各种价值观念相互冲击,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思政课作为引导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之一,有着重要的学科使命。思政课要重
视发挥本学科在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优势,引导学生了解作为时代接班人的责任,正确认识个体发展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个人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国家发展、社会发展,都是紧密相联的;时代和社会为青年提供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成长环境;外部条件与资源的供给很重要,但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坚持努力,同样是重要的动力因素。
思政课要把讲好中国故事融入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帮助大学生加深对党的科学理论成果的认知与认同,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思政课承担着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现状原因,让大学生了解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又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认识中国的国情,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各项事业的推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一个过程。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事物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思政课要以中国精神鼓舞青年,凝聚青年,引导大学生要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增强文化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时代青年。
(一)切实坚持学科要求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学科要求,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当前,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各种文化思潮激烈碰撞,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思政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成长,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认知社会发展规律,学会判断、学会选择、学会坚持。
(二)全面认识中国发展
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全面认识中国发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把握好两种思维”。从纵向上,引导大学生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感受中国对世界发展历程的影响与推进,特别是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基于怎样的时代背景;从横向上,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发展状况,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面临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看到伟大的成就;另一方面,直面客观存在的问题,理性分析这些问题,鼓励当代青年不仅要把握良好的时代发展机遇,同时,要勇于承担时代发展的责任,满怀信心迎接挑战。
(三)紧密结合青年特点
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紧密结合青年特点,创新理论阐释的方式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理论思维。(1)青年时期是人生最富活力的阶段。青年是时代的最生动的群体,大学生是关注时代与国家发展的,他们是最新思潮的感受者和接收者;(2)青年时期是人生最迷惘的时期。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一方面,有美好的理想,对不良风气有批判的精神;另一方面,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信心动摇;(3)青年时期理论思维没有完全形成。大学生由于生活与工作阅历不够,缺少专门的理论训练,对于理论知识不太理解。另外,大学生既关注时代,更关注自身发展。思政课要结合大学生成长特点,把握青年的内心需求,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重视对大学生科学理论思维的指导。
(一)理论课堂:及时反映最新成果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思政课教材及时做了修订。党的最新理论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及时总结,同时,理论高于实践,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因此,课堂教学要将科学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及时反映最新的精神。理论课堂也可以增加实践环节。课堂学习小组以“新闻播报”“主题辩论”“即兴演讲”“情景表演”等方式,都可以很好地结合主题教学,嵌入到理论课堂中。通过理论课堂,及时反映最新理论成果,帮助大学生感受时代发展脉络,学会客观分析时代发展中的现象,培养科学理论素养,养成良好的理论思维习惯。
(二)实践课堂:高效运用各种资源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指出,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大学生在知行合一方面,比较欠缺。网络影响着大学生对社会的感知,网络扩大了我们的视野,当然这些对社会的认知是经过加工的。思政课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举办“龙城常州我体验”“家乡的变化”等活动,让学生静下心来,学会用心体悟社会,真实体会时代发展。除了专题实践以外,学校本身就是生动的实践场所,如设计安排“志愿活动我参与”“我为校园文化建设献一计”“校园先进人物事迹进课堂”等,都是很好的实践主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政课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实践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例如,“红色之光—我读经典”活动,引导学生阅读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相关的经典书籍,从而生动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脉络;“辉煌巨变—我看改革”,引导学生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各领域的进步与变化,从而形象感知改革开放是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我解民生”,引导学生真实调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们,从而真实感受每个具体人物的内心关切。通过实践课堂,高效运用校内外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更生动地认识中国发展历程与时代脉络,感受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同时,也认识到青年对时代发展的重大责任,从而勇于承担历史使命。
(三)网络课堂:不断扩大学习视野
为了更充分地扩大学生学习视野,思政课开辟网络课堂。网络课堂让每位教师结合自己研究专长,以专题讲座的方式,录制学习内容,上传校园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网络课堂,可以让学生灵活选择观看时间,并可以参与网络互动,实现师生交流与答疑。通过网络课堂,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感受更多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风格,接触到不同思政课教师的研究特长。通过网络课堂,充分延伸教学内容,使大学生更多视角地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更加理性地解读中国发展,从而感受时代对青年提出的希望与期待。
(四)翻转课堂:充分突出学生主体
教学信息化对思政课提出新的要求,也为思政课丰富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平台。翻转课堂以知识点教学为主线,通过提炼每个专题的知识点,以微视频的方式,阐释每个知识点,并针对每个专题设计思考话题,帮助学生了解专题重点和难点。学生看完知识点之后,分组就思考话题展开讨论与调研,形成最后的观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准备好汇报资料,最后回到课堂交流分享。翻转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各个学习环节,最大程度突出学生的主动学习与积极参与。通过翻转课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社会与思考人生,不断培养大学生观察、分析与表达能力,更好运用科学理论认知时代脉络和社会发展。
能决定一个人走多远,人生价值实现多大程度的,是一个人的正确价值观念。作为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大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科学理论,对于提升个人素养,提升人生境界的,具有重要意义。思想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的发展历程和发展道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大学生把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
[1]卢丽君.“大国方略”:引导青年学生真切理解中国[J].中国高等教育,2015(1):49-51.
[2]黄蓉生,李栋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四有特质”的时代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2):75-81.
[3]苗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1.
[4]邓军,张力.关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110-113.
[责任编辑 秦 涛]
2015年度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研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探索”
张文静,女,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G711
A
1674-7747(2016)29-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