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
人人出彩视域下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思考
张春
随着招生形势的深刻变化,2014年全国职业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高职院校的办学进入了新常态发展阶段,如何从人人出彩的新视角来思考素质教育,需要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并进行积极实践。
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内涵;组织实施;人人出彩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经过不断改革创新,得到全面发展,取得丰硕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包括素质教育在内积累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然而,随着招生形势的深刻变化,2014年,全国职业工作会议的召开,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做出重要批示,对高职院校在未来一般时间内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实现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历史背景
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最早要追溯到1999年6月,其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实施,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素质教育。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主要任务,即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紧接着,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部门相继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等。特别是2006年1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至此,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重视和大力推进。经过高职院校十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实践,在学生素质教育方面不仅得到加强和巩固,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和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二)现实背景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发展时期,党和国家进一步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在其办学过程中,又迎来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
1.国家政策层面。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会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会议结束之后,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特别是在会议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批示,进一步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培养目标,确定了我国职业教育新的价值追求。[2]同时,李克强在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3]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教会议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一系列关于加强职业教育的文件,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及《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7号)。这充分标志着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落实“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培养要求,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开展劳动观念教育、专业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塑造、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等综合素质教育,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实现人人出彩的价值追求。
2.生源结构层面。仅以江苏省为例,这个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1)适龄生源逐年减少,招生压力增大。近年来,江苏每年参加高考的高中阶段应届毕业生数量逐年减少,根据从相关部门获得的信息显示,2013年,江苏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约46万人,2014年,约43万人,到2015年,仅约40万人。由于江苏是教育大省,含各类本专科在内共有130多所高等学校,全省高等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每年下达的招生计划数约40万人,其中,本科院校约21万人(含投放到外省的计划),高职院校约19万人(含投放到外省的计划)。另外,外省的高等学校每年还要在江苏投放一定规模的招生计划数。这一现实情况充分表明,高职院校的招生已经由过去的学校选择考生,转变为现在的由考生选择学校,考生上学的选择空间很大,只要想读书总是有学校可以上的。因此,高考生源减少的问题给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何做好招生工作,充分招到学生,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最热门的话题。同时,如何提高办学竞争力、知名度,占据生源争夺战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要务。(2)招生方式改革,在校生结构发生变化。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高考录取制度的改革创新,针对高职院校而言,由过去的单一普高集中统一招生方式,改革为多种形式并存的招生方式,即在保留普高统一招生方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种招生录取方式,即:①提前单独招生方式,就是经过批准国家级示范(骨干)和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当年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提前到当年的三四月份进行招生,只要省内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相关科目学业水平测试达到4C1合格,就可以自主选择高职院校进行注册报名,在通过全省组织的文化统考和报考学校的面试后,就可以正式被录取,考生不再参加6月的全国统考。②对口单招方式,就是招生对象为本省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的应往届毕业生,凡是愿意并已经正式报名参加全省对口单招的学生,既可以选择参加当年4月组织的全省统考统招方式进行集中招录;也可以选择注册入学方式,直接填报最想读的高职院校便可以被录取。③注册入学方式,就是凡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因为成绩较差未被统一录取批次录取的考生,只要想上学,就可以在同意参加注册招生的高职院校中选择填报志愿并进行最终确认。招生方式的改革,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必然导致在校学生的质量和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对于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客观上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关于人的素质的概念
研究素质教育有必要对什么是人的素质做些了解。《词海》对人的素质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根据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素质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因素,或者说是由人的身体、心理、品质、知识、能力等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人格特征。其中,生理素质包括生理机能、运动技能、体质和体型等方面的素质;心理素质包括认识、需要、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与非智力方面的素质;社会文化素质包括思想政治观念、道德行为规范、文化科学知识、劳动生产技能、审美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只有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概念,最早见于恩格斯1845年在爱北斐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活动家讨论会上发表的演讲中,由马克思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在1845—1846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个人独创的和自由的发展”等概念,并认为“个人向完整的个人的发展”,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4]
(二)素质教育的内涵
基于素质教育新的背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应该包括五个方面。
1.政治思想素质教育。主要培养坚定的政治品质,即不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让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即持续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树立远大的人生发展目标,增强法律观念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即以弘扬周恩来精神为主线,广泛开展“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引导学生带头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培育知荣辱、讲正气,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热爱集体、奉献社会,诚实守信、学会感恩的良好风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2.人文科技素质教育。主要提高文化品味,即不断丰富学生人文社科类的知识,了解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会学习、会表达、会沟通,增强与自然、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丰富科技知识,即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让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动态,提高科学素养,培养技术思维能力;提升欣赏水平,即加强艺术美学教育,努力帮助学生学会审美、学会生活、情趣高雅。
3.职业能力素质教育。主要拓宽专业知识,即加强专业知识教育,帮助学生拓宽专业知识面,为今后的职业岗位的转换打基础;提高操作技能,即突出专业技能的训练,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加强职业修养,即注重职业文化的熏陶,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培养职业迁移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职业精神,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4.身心行为素质教育。主要锻炼健康的身体,即改进体育课堂教学,努力增加与职业岗位相关的体育锻炼项目,鼓励和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加强锻炼,健壮体质,充沛精力,提高反应敏捷和应变能力;保持阳光的心理,即加强心理测试和心理辅导,积极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彰显个性,珍爱生命;养成文明的行为,即教育学生严格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讲文明、懂礼貌,习惯好、有爱心,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举止文明。
5.三创(创新、创业、创意,下同)素质教育,主要增强创新意识,即开展创新教育,加强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创新知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业能力,即加强创业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业实践,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促进更好就业;培养创意品质,即进行创意教育,培养学生发散性等多种思维能力,善于激发灵感,学会设计、积极探索。
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要实现人人出彩的价值追求,关键在于富有成效的组织实施。为此,至少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的集中体现,是全面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前提。[5]因此,高职院校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高素质技术技能才培养的新要求,适时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刻不容缓。
1.必须在知识传授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专业课和基础课、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相互关系,以及思政课与其他公共基础课及素质拓展课、专业课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拓展课程的相互关系,切实体现专业知识与公共基础知识并重的学习要求。
2.必须在技能训练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专项技能训练与通用技能训练、核心技能训练与辅助技能训练的相互关系,比如,艺术类的广告设计专业,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要做到不仅能够按照客户要求将广告设计出来,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陈列需要,进行实地测量、选购制作材料和参与产品生产。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既能岗位就业又能自主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必须在素质养成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知识传授与实践训练、专业学习与素质培养的相互关系,加强主题教育活动,即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安全守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义务劳动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和三创教育,努力改进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创新第三课堂,全面打造文化育人氛围,真正形成素质教育主题化、主题活动项目化、项目任务团队化、团队实施责任化。
4.必须在教学计划的系统设计上下功夫。要切实处理好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素质养成三者之间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例,处理好理论修学年限和弹性学习时效的相互关系,为学生的进行自主有效学习和开展创业实践锻炼创造条件。
(二)优化学生社团建设
实践证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社团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繁荣校园文化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人人出彩”基本途径。因此,高职院校要全面优化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层面和二级院系层面的积极作用,按照“学院抓示范提高、二级院系抓普及覆盖”和“人人必须加入一个社团”的要求,加强学院和二级院系两级社团建设,努力打造示范社团、精品社团和特色社团,大力开发专业社团,完善社团组织建设和管理,加强社团活动开展和指导,努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同时,要更多地发挥专业社团作用,切实组织好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开展社会实践锻炼,搞好“三下乡”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育人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要努力为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方能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1.要努力搭建育人平台,即协同育人平台,如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校外的各种教育实践基地等;文化育人平台,如校内外各种文化场馆、校内各种文化艺术节、校外各种活动、比赛和大赛等;实践育人平台,如各种志愿服务、党团义工活动、结对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创育人平台,如创业园、创业一条街、创客实验室等。
2.要努力完善校园文化阵地,包括校园各类网站、微博、微信、世界大学城等新媒体。
3.要努力完善制度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学生学籍弹性学制管理办法、修订学生素质教育学分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完善先进班级体评比办法、学生综合素质考核测评办法及信息化管理软件、完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素质教育活动之星的评比表彰办法、优秀社团评比表彰制度等。
4.要努力加大经费投入,包括增加学生素质教育活动经费预算,建立学生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经费预算,加大相关素质教育实践训练平台建设经费等。
[1]吴晶,刘亦湛.习近平: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EB/OL].[2014-06-23].http://news.xinhuanet. com/politics/2014-06/23/c_1111276223.htm.
[2]王继平.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的十大突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6):5-7.
[3]CCTV.李克强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EB/OL].[2014-06-23].http://news.xinhuanet.com/ video/2014-06/23/c_126660503.htm.
[4]戴跃侬.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145-148.
[5]陈明学.关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管理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3):34-36.
[责任编辑金莲顺]
张春,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素质教育。
G718
A
1674-7747(2016)19-00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