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东莉,裴恒涛
(遵义师范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贵州遵义563006)
长征研究
遵义城市精神的内涵解读和传承策略
谢东莉a,裴恒涛b
(遵义师范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贵州遵义563006)
【主持人语】从2007年遵义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历届党委和政府都把“创文”工作作为不懈的追求奋斗目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然而,在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之后,对一个文明城市的精神内涵究竟是什么?在理论上还缺乏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期刊用的《遵义城市精神的内涵解读和传承策略》,对这个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认为“遵道行义,自强不息”是遵义城市精神最新最贴切的表达,并对遵义城市精神的传承与实践策略,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只要秉承“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人,以“创文”为载体加快建设,就一定能够推动大发展,改善大民生,促进大发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于中央红军为什么未能粉碎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不少研究者只简单地认为是“左”倾领导的错误指挥所致,而对博古、李德极端恶劣的领导方式,却很少深入研究。实际上,在反五次“围剿”期间,毛泽东等同志曾多次提出正确意见,然而,博古特别是李德“对军事上一切不同意见不但完全忽视,而且采取各种压制的方法,……造成了军委内部极不正常的现象。”(《遵义会议决议》)。《中央红军不得不选择战略转移的成因分析》一文,对博古、李德一再拒绝采纳正确建议,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同时,认为“左”倾路线在苏区的统治,造成苏区政治、经济、组织和思想等方面的危害,也是致使苏区沦陷,中央红军不得不选择战略转移的重要原因。本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遵义会议纪念馆研究员:费侃如)
“遵道行义,自强不息”是遵义城市精神的最新表达。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切合历史,关照现实,着眼未来,贴切恰当地凝练了遵义城市精神的科学内涵。红色文化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基因;绿色文化是遵义城市发展的基本遵循;自强不息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内在动力。通过深刻挖掘,努力研讨遵义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使遵义城市精神家喻户晓、深入民心;践行遵义城市精神,推动遵义发展等策略方法,践行遵义城市精神,干事创业,助推遵义发展。
遵义城市精神;内涵解读;传承策略
我们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如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建设时期的三线建设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在这些精神的引领下,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改革开放的当代也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当下,众多城市凝练的城市精神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都凝练提出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内凝聚人心,对外展示了全新的城市形象,如“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如“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遵义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被称之为“红色圣地,醉美遵义”,从2012年开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凝练,[1]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即:“遵道行义,自强不息”。这是当下遵义城市精神的表述,遵义城市精神不仅是遵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遵义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科学把握遵义城市精神的文化内涵,对于凝聚人心,推动遵义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遵义,古称播州,是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遵义”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贞观时期,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将播州所领的罗蒙县改名遵义县。[2]遵义市名即源自于古老的先秦经典《尚书·周书·洪范》中“无偏无陂,遵王之义”,[3]意为不偏不倚、秉持王者之正义,有遵从道义,遵从民意,与中央保持一致的含义。城市的名字,是一种底蕴,来源于其发展历程。汉三贤、清三儒,遵义文化一直承载着道,追随着义,浩歌不息。遵义历史上800多年的播州土司时期,治理播州的杨氏土司整体上效忠中央王朝,传播先进文化,效力祖国边疆。上世纪30年代,遵义各界群众迎接中央红军入城,大街小巷张贴标语,宣传红军主张,支援红军,参加红军。红军驻守遵义期间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拨乱反正,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后,红军转战黔北,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出奇兵,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点睛之笔、得意之作。遵义又是座年轻而有梦想的城市,新中国成立来,遵义人民在地瘠民贫、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建工厂,修公路,筑铁路,拓机场,开新区,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可以说,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科学全面地概括了遵义的历史。同时,又关照了遵义当下及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它是遵义城市品格的科学凝练、准确表达,必将形塑遵义城市新形象,增添遵义发展新动力,助推遵义城市发展新跨越。
城市精神作为城市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个城市文化的集中凝练。“遵道行义,自强不息”是当下遵义城市精神的表述,是名城遵义丰厚历史文化、多元地域文化和鲜明红色基因传承的精确凝练,是遵义革命老区跨越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遵义人民满怀信心全面奔小康的精神动力。红色文化是遵义城市精神的主题,是遵义发展所要遵循的正道,是遵义城市精神的红色基因。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绿色发展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定位,是遵义发展的应有之义。自强不息,开山辟地,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内在动力。遵义城市精神不仅是遵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遵义当下和未来发展的动力源泉。
1.红色传承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基因,是遵义发展所要遵循的正道。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遵义红色文化资源丰厚,集中体现于厚重的长征文化。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通道转兵进贵州,强渡乌江入黔北。红军转战遵义3个多月,其间召开遵义会议,进行四渡赤水系列战役,使得遵义成为一座光荣的城市。可以说,红军长征因遵义而转折,默默无闻的山区小城遵义也因长征而闻名于世、载入史册。以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为标志,中国革命的航向得以扭转,危急中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得以拨乱反正,从此中国革命走上沧桑正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遵义是中国革命的福地,红色是遵义不变的底色。遵义也因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而蜚声中外,多少红军的回忆录和日记里动情地回忆这座英雄的城市,如杨成武在回忆中深情地说:“经过战斗洗礼的遵义城,沐浴在朝霞里。我们看到,房屋鳞次栉比,街道宽阔,店铺很多,有的已经卸下门板开始营业,鲜红的桔子、松软的蛋糕、装潢华丽的云烟和装潢古朴的茅台……真是琳琅满目”;[5]许多外国友人如埃德加·斯诺、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所著长征传记中提到这座光荣的城市;多少国家领导人、军事将领一次次踏上这片热土、赞扬这座英雄的城市,如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亲自为遵义会议纪念馆题写馆名,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参观指导。由此,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遵义首批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井冈山、韶山、延安、西柏坡等被称为红色革命圣地。红色景点遍布遵义各地,红色旅游风生水起,为遵义这座城市带来了声誉与财富。
当下,遵义发展的战略思路之一是坚持红色传承,就是抓住了遵义精神的红色主题,把握了遵义发展的政治方向。遵义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与使命感,让红色的基因在这片热土代代相传,进一步做大做强遵义的红色文化,挖掘丰富的长征文化资源,推出一批优秀的遵义长征文化研究成果,开发打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坚持遵义的红色传承,就是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把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融入遵义城市精神当中,使之成为推动遵义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死路,也不走改弦更张的邪路,旗帜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是实事求是,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科学把握遵义的市情,坚持扶贫开发,一心一意谋发展,走有遵义特色的发展之路,建设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就是要民主团结,心系民众,在全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加强廉政建设,关注社会民生,充分调动全市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2.绿色发展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定位,是遵义发展的应有之义。
老子说“道法自然”,[6]即是强调“天人合一”,行事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遵义发展要遵守红色之“道”,又要坚持绿色之“道”。放眼世界城市史和人类发展史,无不是一个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现代城市作为工业文明的标志,在集中汇聚展示人类工业文明成果的同时,也往往承受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阵痛,如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各个城市开始转变发展观念,强调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也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新加坡的闹市区分布着大片热带原始雨林,成为这个城市国家的天然“绿肺”。据世界银行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在方圆7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736人,位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新加坡有大大小小340多个公园,居民区平均每500米就有一个公园,绿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5℅,绿化覆盖率达到80℅以上,[7]成为世界闻名的花园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使得新加坡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世界金融贸易中心。
遵义作为西部内陆山区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这样的发展阶段使得遵义留下了相比发达地区更多的青山与绿水。另外,遵义作为亚热带山区,雨量充沛,气候湿润,山地林多,也使得遵义比北方城市及中东部城市拥有更多的绿色植被。遵义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9℅,获得“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遵义四处皆绿、四季皆绿。比如,遵义市中心是四季皆绿、植被茂盛的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遵义城市建设环绕凤凰山而展开,之外又为葱郁的群山环绕,成为遵义一道独特的城市景观。因此,遵义可以充分借鉴发达城市的经验,吸取其经验教训,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要弘扬绿色文化,强调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遵义的绿色发展,就是要把绿色环保的理念深入到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项决策当中,融入到每一位遵义市民心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遵义现有的青山绿水。制定严格的产业政策,坚决抵制各种高污染高耗能产业落户遵义。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如全域旅游,大数据产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现代观光农业等。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发展绿色食品,建设绿色交通,倡导绿色出行。大力进行植树造林,建设更多的城市公园,绿化美化城市环境,进一步营造“山在林中,城在绿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环境。
3.开山辟地,自强不息,是遵义城市精神的内在动力。
红军长征转战遵义时召开的遵义会议,即是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中断联系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召开次会议,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篇章,正如毛泽东同志建国后接见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时所说,中国共产党“真正懂得独立自主是从遵义会议开始的”。[8]遵义会议之后,红军在黔北大山中放开双脚,在不断的运动中,四渡赤水河,战胜严酷的自然条件和强大的国民党各路围剿大军,出奇制胜,绝处逢生。可以说当年红军长征在遵义的战斗历程体现了共产党人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这种体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的精神,保证了艰苦卓绝的长征及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样,遵义今天的社会发展中也需要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遵义的山地文化独具特色,举目皆山,地瘠民贫,交通不便,思想观念封闭陈旧,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城市建设布局狭小,这是解放前遵义的基本特点。正如遵义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遵义市欠发达、欠开发、欠开放的阶段特征没有变,贫穷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的基本市情没有变,仍面临着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优、基础设施滞后、发展动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生态环境脆弱,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改善任务繁重,人才短板明显等具体问题。[9]目前,遵义农业基础条件差,农产品品质不高,价格偏高,农产品对外依赖度大;工业基础不强,除了茅台酒之外,缺乏有实力、有影响的工业企业、工业品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与省会贵阳差距巨大。城市基础服务设施发展滞后,目前没有高铁,也可能是贵州最后通高铁的城市,没有五星级酒店,没有5A级旅游景区,城市建设水平甚至赶不上一些县城。遵义城市发展水平反映了贵州城市发展的共性,即城市建设速度慢,城市道路、供电、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落后,各项指标位居全国末端。有学者认为“城镇基础设施滞后、服务水平低已成为制约贵州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10]需要正视这些缺点与不足,发扬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发扬不怕吃苦、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发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敢于亮剑,敢于拼搏,才能后发赶超,否则差距会越来越大。
当前,遵义市委确定“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发展战略与奋斗目标,即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深刻理解自强不息的要义,一是通过分析调研,横向比较研判,深刻认识差距,认准各种对手,不夜郎自大,不封闭僵化。二是看到机遇与优势,不妄自菲薄,自强不息,确立目标,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气魄,迎头追赶,缩小差距,有所突破。
1.深刻挖掘,努力研讨遵义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
召开多层级的学术研讨,多方面解读遵义城市精神的丰富内涵。每一个城市精神的酝酿产生,都经过了一个较长的研讨、修正、提炼过程。如“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形成,历经1年多的专家研讨,中科院、清华、北大、人大等首都2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哲学、历史、文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受邀,参加了7次研讨会,提出了30多种北京精神初步表述语,然后再征求意见、投票评选、最终发布。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使得城市精神符合城市的独特历史人文与时代发展诉求,有其独特性,体现该城市的鲜明特色,反映该城市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广泛的学术研讨,也是城市精神宣传普及的过程与手段。通过学术研讨,使得城市精神在城市精英层面得到广泛认同,这就为城市精神在广大民众中的宣传普及创造了条件。所以,召开多层次的学术研讨,探寻遵义城市精神形成的历史渊源,研究遵义城市精神提出的时代背景,科学分析遵义城市精神的丰富内容,深层次多角度解读遵义城市精神,是弘扬宣传遵义城市精神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路径。
2.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使遵义城市精神家喻户晓、深入民心
深入宣传,利用多媒体形式融入城市景观设计,充分利用街道标语、宣传栏、高速公路出入口宣传牌、公园绿化造型、城市广场商场电子大屏幕、公交站牌、电视电影广告、歌曲演艺、报刊杂志、城市官方网站、遵义机场航班登机牌等,全方位地宣传遵义城市精神。可以利用中央电视台新闻综合栏目等权威媒体,制作宣传片,宣传遵义城市精神,展示遵义形象。
广泛宣讲,可以组织市委宣讲团,编写遵义城市精神读本,深入遵义各地广泛多层次地讲解,使遵义城市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可以在遵义市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开辟遵义城市精神大讲堂,定期地聘请专家学者,围绕遵义城市精神,进行公益讲座。可以创作以遵义城市精神为内涵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遵义》等,结合遵义丰厚的历史人文和改革发展的光辉业绩,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示遵义城市精神的丰富面相。
树立“遵道行义,自强不息”遵义城市精神的先进典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精神的承载者是人,干事创业的关键是人。宣传遵义城市精神,推动遵义跨越发展,关键是调动遵义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关键是各行各业不断涌现“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在遵义的发展中,无论是历代先贤,还是新时期各行各业的骨干、标兵、模范,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了“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通过大力宣传表彰这些先进人物,在全民中树立典型,为人们理解遵义城市精神内涵、践行遵义城市精神提供可学习的榜样。
3.践行遵义城市精神,推动遵义发展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幸福不会从天而将,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干才能梦想成真”,[11]宣传弘扬“遵道循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传承遵义精神,推动遵义跨越发展,需要宣传动员,更需要全市各界大力实践这种精神,谋事创业,付出艰辛的劳动,让梦想成真。
其一,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就是要进一步深入挖掘遵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深入开发挖掘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的土司文化、古老神秘的黔北仡佬文化、自强不息的盐运文化,以及汉三贤、清三贤为代表的乡贤文化,艰苦创业的三线建设文化等。同时,更要浓墨重彩地弘扬以遵义会议精神为核心的长征文化,精心打造遵义会议会址红色文化核心区,努力打造娄山关风景名胜区,精心打磨土城红色文化创意区,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科学提炼遵义会议精神,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多层次多角度挖掘遵义丰厚的长征文化资源,打好红色牌。
其二,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就是敢为天下先,敢于认识差距与不足,彻底放弃夜郎自大的传统观念,放眼未来,紧盯先进,找准短板,迎头赶上。加强与重庆、上海等先进发达城市的深度合作,学习其先进经验。进一步高起点、大手笔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高速公路、高铁、机场、轨道交通、信息化方面,寻求突破,缩小与贵阳、重庆等周边城市的差距。进一步强化科教优先发展的战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争早日办成遵义大学,以优惠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奠定遵义科学发展的人才智力基础。
其三,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就是要在发展中,遵循科学规律,敬畏自然,做到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遵义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后发赶超是其必然路径选择。在发展的过程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验可以借鉴,教训理应避免。就是坚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要强调科学发展,绿色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保住青山绿水,也就保住了金山银山。坚决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落户遵义,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如现代旅游业,高效山地农业,大数据信息产业等。
其四,遵道行义,自强不息,就是要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坚守政治纪律,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投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抓住遵义仍然是西部贫穷落后地区的主要矛盾,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总量。在经济的发展中,保护青山绿水,保持生态平衡,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同时,关注民生,精准扶贫开发,解决大山深处的贫困问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引领遵义全民奔小康。
总之,作为精神文明核心的文化与城市发展血脉相连,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的遵义城市精神,是遵义城市文化的集中凝练,亦是遵义发展的文化自觉,也是遵义跨越发展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解读遵义城市精神的文化要义,对于认识遵义历史,建设现代遵义,把握遵义未来发展,意义深远。我们要通过遵义精神的文化解读,传承遵义城市精神的红色基因,把遵义精神的内涵由政府层面融入市民意识,由政策认识层面上升到实践决策层面,由短期行为成为长期共识,真正为遵义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卢莹.浅谈遵义城市精神[N].遵义日报,2012-09-10(07).
[2]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冀昀.尚书[M].北京:线装书局,2007.138.
[4]鲍宗豪.城市精神文化论[J].学术月刊,2006,(1):17-24.
[5]杨成武.忆长征[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
[6]老聃.老子[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4.
[7]新加坡闹市区分布大片原始雨林[EB/OL].(2016-06-24) [2016-07-18].http://zj.qq.com/a/20160624/023730.htm#p=1
[8]中央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9]魏树旺.2016年遵义市人民政府工作报[EB/OL].(2016-03-07) [2016-05-19].http://www.pincai.com/group/870062.htm
[10]王国勇,杨文谢.贵州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5,(7):I0004-I0006.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娄 刚)
On the Connotation of City Spirit about Zunyi and Its Strategy for
Carrying on It
XIE Dong-lia,PEI Heng-taob
(a.School of Marxism Studies;b.The Research Center for CPC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Cultural Resources,Zunyi Normal College, Zunyi 563006,China)
“Follow morality and exercise justice while keep moving”is the latest expression for the city spirit about Zunyi.And thi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and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city spirit about Zunyi.Red culture is the gene of city spirit about Zunyi;green culture is observed to develop Zunyi city,and keep moving is the internal thrust for the city spirit.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this paper endeavors to discuss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spirit;various means or ways will be employed to promote this spirit so as to let the spirit known among people;besides,we will put the spirit into action to further the development of Zunyi.
city spirit of Zunyi;the reading of connotation;the strategy for carrying on
D231
A
1009-3583(2016)-001-05
2016-08-25
贵州省教育厅2015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遵义会议精神与长征文化研究(2015ZD09)”阶段性成果
谢东莉,女,河南漯河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红色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