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_ 严 昕 刘 徽
高中班干部道德情感培养的支持性策略
文 _ 严 昕 刘 徽
在日常道德行为抉择中,高中班干部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主要受制于个体的道德情感因素,即其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需要。
班干部这一角色是在班级授课制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而来的,班干部既是班级中的学生,又是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到了高中阶段,班干部的自主意识、活动能力都较强,是辅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同时,浙江省普通高中全面推行选课走班,传统意义上的行政班级管理模式受到挑战,许多班级事务需要由班干部以同伴互助的方式来完成。因此,高中班干部队伍建设与培养显得非常重要。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生不愿意做班干部、不善于团队合作、不适应走班管理新模式等,虽有多方面原因,但与长期以来班干部队伍培养重道德认知和制度管理,轻道德情感不无关系。
在日常道德行为抉择中,高中班干部采取何种道德行为主要受制于个体的道德情感因素,即其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情绪体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需要。有了高尚的道德情感,才能进一步充实道德认知,增强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从而在道德行为和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1]在这里,道德情感是指高中班干部在道德理性的支配下,基于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遵照一定的德育原则和规则,在现实的班级实践活动中对师生、生生关系和实践行为的道德方面作出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自觉性、持久性的特殊情感体验和态度。道德情感有助于挖掘个体道德的内在动力,有助于推动群体中的人际共情,有助于培育精神统一的美好人性。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班干部道德情感的内容及社会性水平在逐渐丰富和提升,自我意识在增强,开始寻求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人际交往热情高。但是,他们的道德情感发展仍不成熟,团队合作的意识略显薄弱,遇到困难时会产生畏难情绪。由此,本文提出高中班干部的道德情感培养及其支持性策略,需要加强对责任感、信任感和悦纳感的培养。为高中班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新思路。
责任感是道德情感的根本,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个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面对的群体、立足的岗位持认真负责、积极主动的态度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责任感能使高中班干部自愿履行应尽的义务和实现对别人的承诺,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责任感在具体的行为情境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因为情境有助于使高中班干部置身于活生生的实践中,唤起他们的经验和体验,更易设身处地地思考,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
高二(1)班打算在半个月之后举行一次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十八岁集体生日。班级里的班干部们个人能力强,多才多艺,班主任张老师对班干部能够策划组织好这次活动充满信心。当张老师在教室里布置这项任务时,果然,大家都很兴奋。文艺委员小丽脸上露出期待和兴奋的表情:“张老师,平时学习那么紧张,班里好久不搞活动了。这次我们组织亲子才艺秀吧,好好表演一下,我来编排。”话音刚落,班长李强站了起来,说:“十八岁集体生日很有意义,光唱唱跳跳我觉得不合适,应该举行严肃庄重的成人仪式。”小丽兴奋的表情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嘴里嘀咕着:“当然是热闹些好。你要觉得不合适,那就都由你操办吧。”之后的几天,班干部们各自分头做了一些零散的准备工作,有的班干部觉得自己不做总会有其他人做,相互推卸责任,甚至甩手不干,活动准备工作进展缓慢。
张老师决定利用这次集体活动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和合作能力,她要求持不同意见的文艺委员和班长各自列出活动方案,包括设想、对活动的预期、可行性等。一经交流,小丽和李强都发现有些想法确实可行性不够。于是,经过反复商讨,大家确定召开“十八岁,我们成人了!”主题活动,由“回顾童年梦想、青春风采秀、成人礼、展望未来”几个环节组成。张老师强调了每一个岗位的努力对整个活动顺利举行的价值。她建议班委成立几个工作小组,确定好负责人,并列出具体的工作流程。于是,班长总体统筹,小丽负责节目编排组、宣传委员负责采访组、学习委员负责素材收集组、生活委员负责后勤组,大家纷纷开始行动。一周后,召开活动协调会,各组汇报工作进展,汇报时,班主任要求各小组组长一律用“我们”做称呼,而不是用“我”,对活动中各小组遇到的困难充分表达,并相互协商,提出改进策略。在正式举行活动时,由于事先准备工作做得充分,各小组配合默契,活动进行得十分顺畅。活动结束后,班主任用“负责、宽容、理解”寄语大家。
集体活动中的情境,可以使得高中班干部个体与集体间积极情绪情感相互感染,道德情感也就在情境的浸润中发生、发展。依赖于情境的道德情感在高中班干部培养中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对高中班干部个体的道德行为作出权威性的肯定或鼓励、否定或制止, 这是一种社会强化的信号;二是直接影响高中班干部个体道德情感的提高, 因为人们都希望能归属于一定的集体, 并要求能得到集体中其他成员的尊重、信任和温暖;三是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源泉。张老师对班干部组织活动的介入程度恰到好处,既没有全部包办,也没有完全做“甩手掌柜”,而是在具体情境中适时指导,使得班干部既获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又培养了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责任感是道德情感的根本,培养班干部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遇到困难时也能想办法动脑筋,积极履行自己的责任,将来才能鼓起勇气,并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
信任感是道德情感的起点,是集体或个人对某种预期的信心,它会使人产生生活的勇气、爱的能力和道德利他性关注。[2]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生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有时会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包括班干部个体已有的道德规范、道德情感与所观察到的道德事件之间不一致所产生的冲突,也包括师生之间难以接纳和理解对方的道德情感所产生的冲突。冲突是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产物,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回避和忽视的教育资源。面对冲突,教师适时引导、充分沟通、交换想法,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际信任。
例如,师生对班干部这个角色的理解冲突。高一刚开学,班主任姜老师指定了几位临时班委,小王也在其中。一个月后,班上开展了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小王同学被选为副班长。可是,下课后,他却来到姜老师的办公室,表示自己不愿意做班干部。姜老师有些诧异,毕竟绝大多数孩子都是以此为荣的,这次能选上,也代表同学们对他近一个月的工作是认可的。小王说:“老师,我不愿意正式做班干部,因为初中时,我一直做班长。班主任规定班长要协助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留意观察班级里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向班主任反映。老师经常会问我其他同学的表现,我有时候就告了同学的状,可这样做我心里并不舒服。时间一长,有些事情不是我说的,同学们也怀疑是我在告密。”
在小王过去的经历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使用学生管理学生的方式,班干部成了班级里有权利的人,成了处理班级事务的勤务兵甚至告密者,这样的做法不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于是,师生对班干部这一岗位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冲突。试想,如果班级里总有人打小报告,同学关系一定是疏远和戒备的,一个被告密行为侵害过的群体,要重建成员间的情感和信任是相当困难的。
听完小王同学的话,姜老师表达了希望他接受副班长这个职务的想法,并告诉他,班里同学都投票选他,说明他前期的工作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希望他能够接受同学们的信任。同时,姜老师告诉小王:“我反对学生干部给我打小报告。班级里既然有班规,那么遇到同学违纪时,班干部可以当面指出,自己学会应对处理,而不需要动辄告诉老师。如果是严重违纪,老师要了解情况,那就应该如实反映。”之后,姜老师在班会中也重新强调了班干部的桥梁和服务者角色,希望班级成为一个同学之间相互信任、人际关系和谐、有安全感的心灵家园。事实上,青少年开始拥有心里的秘密,可以让他意识到自己逐渐拥有了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这种认识有助于形成自我感,能够拥有并保守秘密是青少年走向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成人应当理解并尊重学生的秘密。
悦纳感是道德情感的关键,是指能够平静而理智地对待自己的长短优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悦纳感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自我感情,即自信。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实行选课走班,走班制教学打破了原有行政班级的界线。行政班的班干部依然按原有模式产生,而教学班的班干部往往由教学班的任课教师安排。针对这种情况,在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中都会有班干部。而一些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班干部的学生,在工作之初遇到困难时容易茫然和缺乏自信。
高一(3)班杨扬同学在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数学基础班担任课代表,可是他以往从来没有过班干部经历,尤其是教学班的同学都来自于不同的行政班,原本就不熟悉,杨扬对做好这项工作更加没有了信心。班主任李老师知道情况后,主动找他谈心,给予信任与鼓励,希望杨扬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多为同学服务,锻炼自己的能力。接着,又带杨扬去和数学老师沟通,让他对自己的工作职责更加清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老师每周召集自己班里在教学班担任班干部的同学聊天,了解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绩,也鼓励他们多与任课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孩子们感觉李老师一直和他们在一起,渐渐找到了自信。
李老师对学生的平等交流、友善态度、支持指导等,都在帮助学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力量,就是促进人的生命生长的力量,教育要做的主要是为个人成长提供条件和支持。[3]有些高中生之前没有做过班干部,又比较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容易在困难面前动摇。教师的关心和鼓励有助于学生安定、坚强,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意志,懂得悦纳自我。
道德情感培养蕴含着师生间心灵的碰撞,教育就这样从真诚的关心开始,把工作做到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这是一种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道德情感是班干部从事班级管理和探索活动的动力,它涉及到一个人的责任感、信任感、悦纳感等诸多方面,这些都是在实践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对于班干部开展工作,以及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意义。激发高中班干部丰富的道德情感,将使其从人的生命的内在需要上看待自己的责任,并体现完善自我的内在自觉。
[1]任德新,张芊.论道德情感对道德理性与道德意志的驱动[J].哲学研究,2006(12):54.
[2]李佳,易连云.普遍责任感培养与儿童道德养成[J].学习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7):21.
[3]李政涛.教育常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12:30.
【严昕,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高级教师;刘徽,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学习科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肖茂红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研究课题“情感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的机制和策略”(2015SCG054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