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征
近期的中美关系稳定中存有隐忧,总体呈现一种纷繁复杂的态势,尤其是中美在地区主导权、海洋权益、网络安全等问题上的博弈和与之对应的美国国内舆论所泛起的涟漪,使得人们担心美国对华战略会否发生重大调整,以致未来中美关系出现逆转。
近期美国对华舆论的变化
冷战后,美国精英阶层曾就对华战略进行多次辩论。有主张接触交往的,有主张强硬围堵的,也有主张走“中间路线”软硬兼施的。随着中国的崛起及其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美国的焦虑感在上升,自信心在下降。华盛顿决策圈围绕是否将对华战略从“接触”转变为“遏制”争论不休。
自2014年来,主张强硬的声音有了明显上升的势头。2014年,美国前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科特·坎贝尔发表题为《中国对外战略不再被动》的文章,认为发生在东亚海上的“挑衅”是“一项精心策划的整体战略”的一部分:“中国不再只是回应,而是根据自己的计划行动”。而曾在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任职的乔治敦大学教授罗伯特·萨特,则在《如何处理美国的中国问题:瞄准北京的弱点》一文中,认为中国为控制东海和南海而采取的进逼行动,已严重到需要美国认真考虑在不动武、不超出预算前提下集中对付中国的弱点和缺陷。
2015年3月,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表一份题为《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的报告。报告认为,中国已制定了一个大战略:强化对社会的控制,安抚周边国家、巩固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并取代美国作为亚洲最重要大国的地位。未来数十年,中国将仍是美国最重要的竞争者,基于此,报告提出美国需要一个新的对华大战略来制衡中国的崛起,建议未来更多地依靠“施压和竞争”,而较少依靠“支持与合作”。
知名中国问题专家兰普顿不无担忧地指出,中美关系已经处于“临界点”。他说:“尽管美中关系的根基还没有坍塌,但是美国政策精英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倾向于把中国看成是美国在全球主导权的一个威胁,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精英派别与公众也把美国看作是阻止中国获得应有国际地位的一个障碍。”
如何解读美对华负面舆论的抬头
对于美国国内舆论的微妙变化,我们不妨结合中美关系的现状和美国国内政治加以理性分析。
其一,美国对华政策的不同声音从来就没有平息过。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华战略实际上采取了“两面下注”的手法:一方面,加强接触与交往,以便施加影响。另一方面,采取防范举措,在中国周边布局,提升同盟关系,加强军事部署,尽可能延缓中国影响力的快速上升。这也是奥巴马政府近些年来大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个重要目的。
其二,当前的舆论和美国国内政治氛围相关。总体来说,渲染“中国威胁论”的多为右翼智库或右翼人士,其中又以共和党人居多。近年来,共和、民主两党之间的党派之争愈演愈烈,鉴于中国的重要性,在大选来临之际,炒作中国问题从政治上讲既安全,又可以吸引选民的眼球。
其三,美国国内的“军工复合体”出于利益需求,舆论的背后有着军工复合体利益链条的潜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陷入困境,政府债台高筑,不得不大幅削减国防开支。为了维持甚至增加国防开支,包括军方在内的利益集团就需要炒作威胁,而中国军事现代化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炒作的主题,因容易引发广泛关注,因此也更为有效。
其四,美国国内的舆论氛围和中美关系的态势相互关联。随着自身力量的提升,中方外交也变得更为积极主动,从过去侧重“韬光养晦”,到现在注重“有所作为”,有意更为主动地塑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而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或出于意识形态偏见,或出于战略需要,认为中国正在变得愈加自以为是,夸大“中国威胁论”。
其五,面对中国崛起,美国需要一个心理适应期。美国认为中国正在试图另起炉灶,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国际秩序,挑战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正因如此,奥巴马政府才对亚投行采取消极态度,甚至私下里阻拦其盟国加入亚投行。而对于中俄之间的走近,美国更是又急又气。
美国对华战略未至于根本转变
尽管要求转变对华战略的舆论氛围正在酝酿,但至今主张改变对华战略的看法尚未成为美国国内精英阶层的主流共识。曾任奥巴马政府总统亚洲政策顾问的杰弗里·贝德发布报告《改变对华政策——我们是否在自寻敌人?》,对美国近期的对华负面论调表示担忧,明确反对修正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美国所推行的对华接触政策的主张。2015年习主席访美前一天,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珊·赖斯专门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演讲,明确指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关系”,“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一些新闻标题专注于我们两国的分歧,这很容易让人看不到我们双边关系中取得的更大进展……我们两国间的分歧和美国的关切是切实存在的,但与此同时,重要的是认清日益巩固这一复杂双边关系的长期趋势”。
既然这种负面舆论尚未成为主流共识,那么是否对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产生影响呢?这就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尽管目前的舆论氛围不利于中美关系,但不至于造成美国对华战略的根本性改变。目前舆论泛起涟漪尚未能够颠覆美国对华战略问题上的主流共识,远未达到美国大幅调整乃至改变对华战略的程度。更为重要的是,中美之间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分歧在可控范围内。目前中美关系总体平稳的现状也难以达到“可燃点”。尽管相互猜忌,分歧不断,但两国利益交融,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此外,政策转变的可操作性不强。
另一方面,目前的舆论氛围或多或少对奥巴马政府构成了一定压力。大选年的到来使这种压力有所上升,奥巴马政府将会在对华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作出策略性的政策调整,保持一定的紧张度,又不至于局面失控出现剑拔弩张的态势,这是未来美方所要追求的。美国未来有何打算
由于中美结构性矛盾及战略互信的缺失,未来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随着TPP谈判达成基本协议和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走至前台成为“当事人”,中美战略博弈进入新阶段。未来奥巴马政府在继续寻求合作的同时,会进一步采取措施牵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步伐。可以说,美国对华战略目标未变,但手法和策略上会有所变化,例如:
进一步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担负更多国际义务。这体现在包括要求中方维护地区安全、承担更多联合国会费和维和行动、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和带头履行减排义务等。
进一步强化军事同盟关系,并有意将双边、三边乃至多边串联起来,构成防堵中国的网状结构,发挥威慑作用,以塑造和规制中国的对外行为,维护美国在西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继续加强同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往来,离间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与中国争夺地区事务的主导权。这样既可以防止中国在地区做大,同时让中方受困于周边环境,以牵制中方拓展影响力的步伐。充分利用周边国家对于中国崛起的恐惧心理,并以海洋争端为“抓手”,来拉近同中国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为美国推进“再平衡”战略开路。同时,力图掌控国际规则的制定权,继续大力推进TPP进程,拉近同相关国家的经济关系,减少这些国家对华经济依赖。
在热点问题上,展开舆论战和心理战,保持对华高压态势,力图掌控主导权。就南海问题而言,美国逐渐从后台走至前台,有意从“局外者”变成“当事人”,强化对南海问题的介入。这是近期值得我方高度关注的一个迹象。美国政府内外不乏有人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行为视作中国是否挑战现有国际秩序的一块试金石。尽管美国并非南海领土争端直接参与方,但美国坚持认为在全球各地维护“自由航行权”代表着美国的根本国家利益,同时南海问题事关地区安全,因此美国“有责任”介入。美方计划向亚太地区派遣更多军舰,而美国国防部则特别强调称所选军舰“非常适合在南中国海发挥作用”。还鼓励日本、澳大利亚等域外国家介入南海问题,联手巡航。不仅如此,加强美印之间的关系,并鼓励印度东进,牵制中国。强化同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军事援助与合作,离间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近日,面对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美国计划对东南亚国家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海上执法机构予以援助。
五角大楼之所以一直积极主张进入中国填海造岛的12海里领海区域,目的就是不愿意承认中国填海造岛后的12海里领海的合法性。其背后又主要有两点担心——
其一是担心危及美国一贯主张的海上自由航行原则。在美国看来,中方填海造岛后的领海领空主张有悖于国际海洋法的规定。美方担心,一旦默认了中国围绕这些岛礁的领海领空主权,未来中方还可以进而提出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声索。而在南海地区大大小小岛礁很多,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都曾经填海造岛,那么这些国家都可以仿效中国的做法,提出领海领空和专属经济区的要求。
其二,美方担心,中国目前的填海造岛,包括飞机跑道的修建,是为了以后部署军事设施,进而在南海地区设置防空识别区的重要步骤。在美国看来,这是难以接受的。
而五角大楼在这一问题上蠢蠢欲动,背后还有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诉求。同时,美国也有意“秀秀肌肉”,消除本地区一些国家的疑虑,彰显美国的军事存在。奥巴马政府内部在这个问题上实际有不同看法。五角大楼是主张采取强硬举措,但国务院等机构则持谨慎态度,白宫则在反复评估各种后果后作出了派遣军舰进入中方岛礁12海里领海的决定。中方已经一再阐释在南海问题上的原则立场,表达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未来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博弈与斗争将会持续下去。
可以预料,未来中美之间的合作会继续深化,但双方的竞争与博弈也会加剧。由于美国“两面下注”的手法一定程度上存有内在矛盾,因此在具体执行上就存在软硬两者之间度的把握问题。一旦掌控不好,就会出现波动,由此造成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会风平浪静。美国对华战略会在接触交往与防范围堵之间摇摆,但未来一段时间,不排除美国对华政策有可能会向防范围堵的方向漂移。不过,如果中方缺乏正面碰撞的意愿,进而采取适当的策略来加以应对,那么美方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尼克松政府以来的对华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