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研究

2016-02-14 08:27尹宏祯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文/李 胜 尹宏祯

(1.2.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研究

文/李 胜1尹宏祯2

(1.2.四川行政学院,四川成都 610072)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速度导向性城镇化致使城镇化发展越来越不均衡。地理环境等自然条件的分布不同,对四川区域间的城镇化差异的可能存在先天性影响。但是借助四川2000-2015年份样本地市的面板数据发现,相同的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城镇化的影响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产业、经济等政策,分区域推进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

四川城镇化 城镇化差异 均衡发展

一、引言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绝对的大城市论、中等城市论和小城市论者所主张的发展某一类城市的观点存在一定的问题。[1]一方面,大城市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能将周围的中小城市的发展和自身的发展融合起来,形成合力分工,促使整个城市群体系的发展。另一方面,依托县域城镇发展中小城市,并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城镇基础设施吸引人口集聚,并将具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城镇化的末端,鼓励更多的人就地城镇化。有关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两者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了城镇化质量的提高,在陆大道等教授递交给国务院的发展咨询报告中指出,城市用地速度以及城镇空间建设过快,与城镇人口的增长逐渐失衡,大大降低了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质量。[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区域城镇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城镇化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必将导致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进一步增加社会经济管理和运行成本。[3]

城镇化的归宿和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是为人提供极其便利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同时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的均等化,未来的社会势必是绝大多数的人生活在城镇,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城镇化是不可避免的世界性现象,它不仅影响和富于国家,也影响着贫穷国家”,而本文更认为,城镇化更是一种历史现象。[4]虽然城镇化的落脚点是人,或者说是人口城镇化,但是在人口城镇化的过程中势必会伴随着土地城镇化,教育城镇化以及公共服务城镇化,但是由于历史、人文、自然等等条件的制约,不同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巨大,城镇化质量以及人口城镇化率也存在着巨大差异。据统计2015年我国的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而美国、欧盟人口城镇化率截至2014年就分别已达到80%、70%以上,中国、美国和欧盟城人口镇化率的差异说明虽然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但是在具体实现中会因各种原因存在差异。四川地理、历史、人文等的差异,各地市自身城镇化发展结构不平衡,各地市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一般拥有较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以及更多的发展机会,这促使人口大规模的流向这样的城市,同时资本等生产要素也向高城镇化水平的城市流动,致使区域的难以协调和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四川整体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以本文基于四川省各地市从2000年到2015年的经济发展面板数据,分析影响各地市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原因。

二、四川及主要地市经济发展概况

(一)四川省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四川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和工业化水平迅速提升,同时积极响应中央新型城镇化的部署,遵循“以四大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图1 四川省GDP、三产业增加值及城镇化率变化图

图1显示四川省GDP呈明显增长态势,2010年是17185.48亿元,到2015年达到30103.1亿元,其平均增幅达到12.01%。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历年GDP的50%左右,从2010年的8672.1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 14293.2亿元,其平均增幅达10.89%。第三产业增加值历年所占GDP比重比第二产业少,35%到40%之间,2010年是6030.41亿元到2015年达到12132.6亿元,期间其平均增幅是15.0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呈递减态势,2010年占GDP的14.45%,2015年仅占12.22%,其绝对量上略有增加,由2010年的248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677.3亿元,期间平均增幅8.36%。这样的产业结构变化,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29.28%迅速上升到2015年的47.69%。

可以看出随着四川经济的高速增长,城镇化率也是迅速增长。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平衡,城镇化质量却不是很高,一是各地市区域间的城镇化水平相差甚大,尤其是省会成都在经济、政治以及人口方面都显著优于其它地市。二是各地市内部城镇化结构失衡,主要变现是人口增长和城镇空间扩张失衡,以及人口发展与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不匹配。新型城镇化要完成传统城镇化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的转变,而创新驱动的核心就是人的城镇化,而这种人的城镇化不仅仅是人进入城镇生活,更多的是新进入城镇的人能够公平地享有公共服务和公共资源。这需要土地、户籍与公共服务、行政与财税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同时需要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来提振内需,为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使自然环境可持续。

(二)聚类分析

表1显示2015成都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明显的优于其他地市,其城镇化率高达71.47%,比四川省47.69%的城镇化率高出近24个百分点。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经济结构使成都位于四川经济发展的重心,成都经济形势一旦趋弱,整个四川经济就会增长乏力。针对以上数据,利用SPSS20对各地市作聚类分析,得出如下分类树状图。

图2 各地市分类树状图

图2显示根据2015年四川各地市经济发展的状况可以将21个市(州)归为五类,第一类:成都;第二类:攀枝花;第三类: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雅安市、巴中市、广元市;第四类:南充市、绵阳市、宜宾市、德阳市、凉山彝族自治州、达州市、资阳市;第五类:广安市、眉山市、遂宁市、自贡市、乐山市、内江市、泸州市。这五个类别城市中,类别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即使人口城镇化率差异并不是很大,但是由于其他方面的差异,分类页不同,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城镇化,应该包括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代表地市经济发展数据对比

由以上聚类分析,笔者选取成都市、攀枝花市、广元市、绵阳市、自贡市五个城市作为其分类的代表,详细考察其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城镇化发展水平。

图3 成都经济发展概况

表1 2015年四川各地市经济发展简表

图3显示成都GDP在2010到2015年期间呈高速增长态势,从 2010年的 5551.3亿元增长到 2015年的10801.2亿元,其平均增幅高达14.39%。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也高速增长分别从2010年的2480.90亿元、2785.34增长到2015年的4723.5亿元、5704.5亿元,其平均增幅分别为14.03%、15.49%,第三产业增加值在绝对量上和增幅上都略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增加值相比,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了GDP的大部分比重,而第一产业只占微小的一部分。第二、三产业的产业聚集作用,可以促进人的聚集,尤其是第三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使得成都的城镇化率一直处于较高态势,并且处于平稳增长中,从2010年的56.65%增长到2015年的71.47%。

图4显示出攀枝花市独具特色的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历年GDP的比重都在70%以上,第三产业20%左右,而第一产业不到10%。2010年攀枝花市GDP是523.99亿元至2015年达到925.18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2.21%。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是386.63亿元至2015年达到661.0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1.62%。第三产业增加值则由2010的115.8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32.85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4.99%。第一产业增加值也略有增加,2010年是21.49亿元,2015年达到31.31亿元。城镇化率处于平稳增长阶段,增幅不是很大,2010年是60.10%,2015年是64.74%。

图4 攀枝花经济发展概况

图5显示出广元市与成都市和攀枝花市不同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特征。第一产业增加值还占据历年GDP的很大比重,其比重随广元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呈递减态势,2010到 2015年分别是 23.77%、20.77%、19.59%、18.18%、17.41%和16.48%。广元市GDP增长迅速,由 2010年的 321.87亿元迅速增长到 2015年的605.4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65%。第二产业增加值2010年是125.67亿元,到2015年达到285.5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是18.57%。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19.68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20.14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为12.98%。可以看出第二产业增加值在量上仍比第三产业高,且其增幅也比第三产业快。城镇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是34.50%,2015年40.83%,期间每年增长1.27个百分点。

图5 广元市经济发展概况

图6 绵阳市经济发展概况

图6显示绵阳市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基本一直处于50%左右,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的三分之二,第一产业增加值基本一直处于第二产业增加值一半的水平。绵阳市2010年GDP是960.22亿元,到2015年达到1700.3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2.27%。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较快,由2010年的468.27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858.9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3.29%。第三产业增加值平稳增长,由2010年的325.46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581.35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是12.31%。第一产业增加值也有所增长,由2010年的166.4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260.05亿元,期间平均增幅9.47%。城镇化水平略高于四川省平均水平,2010年是 39.85%,2015年达到48.00%,期间每年增长1.63个百分点。

图7显示出自贡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历年GDP的比重接近60%,第二产业接近30%,第一产业10%。自贡市GDP增长态势也较明显,由2010年的647.7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143.11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2.14%。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趋缓,2010年是370.84亿元,2015年达到664.42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2.5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也趋缓,2010年是 192.21亿元,2015年达到350.73亿元,期间年平均增长率12.8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极较慢,2010年是84.68亿元,到2015年达到127.96亿元,期间年平均增幅8.72%,而且到后期增长极不明显,2014年到2015年增长仅为3.86%,占自贡市GDP的比重也呈逐年递减态势。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平稳上升态势,由2010年的41%到2015年的47.88%,期间每年上升1.38个百分点。

图7 自贡市经济发展概况

数据、图表对比可以发现,成都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城镇化水平都遥遥领先其他地市,一枝独秀。从内部经济结构对比还可发现,成都与其他地市的很大不同,成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要比第二产业增加值高出许多,所占GDP比重也较多,第三产业对人口极强的吸纳能力,促进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在其他地市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第三产业多,尤其是攀枝花市第二产业是其主要产业,城镇化水平也处于颇高水平。可以发现一般规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越低的地市,其城镇化水平会相对较高。

三、实证研究模型

(一)指标选取

为进一步相对客观地分析四川地市城镇化发展状况、各地市经济结构对自身城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推进四川各地市城镇化水平协同提升,促使四川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承接上述分析,依然选取成都市、攀枝花市、广元市、绵阳市、自贡市的有关经济指标,以四川统计年鉴和有关地市的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为数据来源,选取 2000到2015的时间序列数据和五个样本城市的截面数据构成面板数据。同时遵循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本要求,抓住经济活动中最为主要和本质的因素,舍弃次要因素、非本质的影响因素,以便使模型更为简单化、清晰化和理想化。 城镇化的影响因素众多,本文主要选取如下指标以期有一定发现:(1)人均GDP(万元),主要反映样本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2)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主要反映样本城市工业化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3)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主要反映样本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4)从业人数(万人),主要反映样本城市从业人数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5)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主要体现样本城市硬性经济实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土地城镇化对人口城镇化的影响。

(二)模型构建

以上述指标和面板数据构造如下具体模型:

其中被解释变量Yi=(Y1,Y2,Y3,Y4,Y5)分别是5个城市的人口城镇化率的时间序列。解释变量X2i=(X21,X22,X23,X24,X25)分别是5个城市的人均GDP变量时间序列;解释变量X3i=(X31,X32,X33,X34,X35)分别是5个城市的第二产业增加值变量变量的时间序列;解释变量X4i=(X41,X42,X43,X44,X45)分别是5个城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变量的时间序列;解释变量 X5i=(X51,X52,X53,X54,X55)分别是5个城市的从业人数变量的时间序列;解释变量分别是5个城市的固定资产变量的时间序列。βi=(β1i,β2i,β3i,β4i,β5i)是5个城市对应变量的系数向量。

四、实证结果分析

面板数据模型分为变系数模型、不变系数模型和变截距模型。由于本文是通过样本城市分析四川城镇化的不均衡特征,因此选用变系数模型较为方便。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

表2的第一行是模型整体检验统计量Wald chi2(5)=12.75,第二行是其相伴概率Prob>chi2=0.0258,表明模型整体显著。但是X1、X2、X3、X4和X5所对应的z统计量和相伴概率却表明系数不显著的不为0,说明模型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原因:1)所选取的经济指标变量间存在相关关系;2)采用的面板数据使这种相关关系可能得到加强。第十行的参数稳定性检验chi2(24)=4026.89和Prob>chi2=0.0000,表明强烈拒绝“参数不变”的原假设,说明选择变系数模型相对优于变截距和混合效应模型。Group 1、Group 2、Group 3、Group 4和Group 5分别代表成都市、绵阳市、攀枝花市、自贡市和广元市。可以看到,在成都组下,X1、X3和X4对应的系数检验表明其对应的系数在0.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的不为零,说明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是三个经济变量的变动确对城镇化率的提高有影响,而X1的系数带负号说明过分看重人均GDP的增加对于城镇化率的提高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在绵阳组下,X2和X4对应系数显著说明第二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对绵阳城镇化率有显著影响。在攀枝花组下,X2对应系数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是0.001,表明X2的系数显著的不为0,而其他变量对应系数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都较大不能拒绝系数为0的原假设,说明第二产业增加值对攀枝花城镇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这也符合攀枝花市工业城市的身份。在自贡组下,X3对应系数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为0.07,表明X3对应系数在0.1的水平下显著不为0,而其他变量对应系数检验统计量的相伴概率都较大不能拒绝系数为0的原假设,说明在自贡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在广元组下,X3对应系数较为显著不为0,说明在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增加对城镇化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

由于随机性的存在,以上分析虽不能说明确定型的数量关系,却也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四川省区域间(各地市)城镇化进程存在巨大差异,各自的经济结构也不尽相同;二是区域间(各地市)城镇化水平的显著影响因素存在区别,同一影响因素对于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影响。因此为使尽量多的四川人民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享受便利和高质量的城镇生活,必须推动四川整体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在推进四川整体性城镇化进程不断前进的过程中,要结合各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分区域、有区别的推进区域内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注意区域内部经济结构的协调性,以避免某些经济要素过多而另一些要素不足导致城镇化水平提升不明显,总之就是要发挥出各经济要素的最大作用,同时注意区域间的联动,以促进四川城镇化均衡发展。

五、促进四川城镇化区域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内部各经济因素的协调发展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相应的机制还不完善,市场还不能起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区域自我组织的功能较弱,区域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内部各经济因素的协调发展还难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达到协调平衡。因此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的刺激,依靠各区域政府之间的协调,政府之间的协调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在市场的力量还不能满足推动城镇化进程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之间势必需要合作,通过培育和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才能统筹好区域城镇的发展。同时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纠正区域间经济发展市场失效的时候,要注意保持必要的区域之间的公平,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促进四川城镇化更均衡

的发展。[5]

表2 面板数据变系数模型回归结果

1.推进产城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会逐步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会逐步上升,由图2.3、2.4、2.5、2.6和2.7也可看出,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增加的同时,城镇化率也在提升,但是不同城市第二、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的不同,城镇化率提升的幅度也不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仅仅注重某一产业的发展,未必能带来城镇化率相应的大幅提升。实证分析中,仅仅以第二、三产业为例进行了分析。实际中,更要对第二、三产业进行具体化的细分,做到产业分工明确、产业协调发展和产业的发展促使城镇化率最大限度的提升,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目前,在城镇化进程中,有两个极端倾向在一些地区出现:过分注重房地产业和工业园区的发展,却没注意房地产业和工业园区与其他产业的协调和与城镇发展的融合,影响了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与城镇发展的深度融合,一要促进城镇各项功能匹配,包括横向上,城市生产、居住、交通、商业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类别之间的匹配,纵向上,各类别功能在不同阶段不同时序上的衔接匹配;二要促进就业与居住融合,实现就业人群与居住人群的合理匹配;三要促进产业链条的衔接与协调,经济上实现以最低的代价换取较高的城镇化水平,生态上实现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高利用,文化上实现特有城市文化的传承,避免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似的城市文化。

2.提升就业水平,优化就业结构,推动就业人口在城乡之间、城镇之间的平等使用和合理流动,夯实城镇化健康发展基础。[6]从需求角度看,城镇化能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就成了高速的城镇化率的提升,但是这忽视的城镇化的终极目的:为人服务,因此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就业。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就业人数的增加可以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而就业背后的问题就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因此努力提高就业水平的同时,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培训,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出个别城市就业人数的增加,却并没有带来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就是因为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匹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个别城镇多余就业人口向缺乏劳动力资源、就业岗位较多的地方转移,提升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也推动了就业水平的提升。

3.适当调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强城镇内部经济结构协调能力,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区域结构失衡带来的城镇化发展区域差异。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一般而言将促进城市空间的扩张以及人口的聚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一个地区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要素和促进该地区交通、房地产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发展和完善,进一步导致城市地域不断向外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急剧扩大,越来越多的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可能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7]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并不是直接作用于人口聚集,因此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可能并不会带来城镇化水平大幅度的提升,实证分析结果也显示个别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所以应适当调控固定资产投资,以使固定资产投资与城镇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因为固定资产投资会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所以还应建立适当的就业导向机制,以使大量的就业人口与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就业岗位相匹配。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利润的追逐会使得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地方流向利润高的地方,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投资区域结构失衡带来城镇化区域发展的差异。

4.合理布局城镇发展空间,形成大中小城市、城镇和乡村均衡的协调发展空间体系。在高速的城镇化进程中,四川很多城市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城市问题,如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用水紧缺等问题,如不加以适当引导控制,城市问题可能愈演愈烈。[8]另外,还出现一些小城镇过度开发房地产,大量空房滞售。因此需要合理划分主体功能区和布局产业、人口与城镇,引导人口以及经济活动逐步向集聚能力强的城镇迁移。同时需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努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和职能互补的城镇空间体系,促使就业人口结构与城镇分工相匹配,人口在城镇和乡村形成合理分布。抓住供给侧改革契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上,真正做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使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共同进步,从而实现城镇的均衡发展。

[1]顾仲阳.城镇化要摒弃二元态度[J].中州建设,2013(01).

[2]方玉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3]魏人民.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解决七个失衡问题[J].经济纵横,2013(09).

[4]宋立.劳动力与消费者“分离式”城镇化——劳动力过剩经济体的全球化现象还是中国特色问题?[J].经济学动态,2014(05).

[5]崔许锋.民族地区的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非均衡性与空间异质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8).

[6]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04).

[7]李元春.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变化对城镇化的影响[J].城镇化研究,2004(10).

[8]付益亚.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刍议[J].企业技术进步,2011(04).

责任编辑:李 翔

F291

:A

:1008-6323(2016)04-0060-07

1.李胜,四川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2.尹宏祯,四川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2016-04-26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重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ZD2014220)。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安徽省生态足迹与城镇化率关系实证研究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县域城镇化率及其推进预测
——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